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1121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精品精练(1)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三语文一轮精品专题精练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 鲜明 生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备考三部曲之一:自主预习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ww!w$.k#s%5u一、基础题训练考资源网(一)语言表达准确专练1.在下面横线上各写一个句子,表示对该句的理解。商界有一种说法:“有两种人肯定赚不到钱一种是把生意当作生命,另一种是把生命当作生意。”(1)把生意当作生命的人,_。(2)把生命当作生意的人,_。答案:(1)孜孜以求,斤斤计较,视生意如生命(2)害怕吃苦,不敢拼搏,视保命为第一要义(意思相同即可)2.贬词褒用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巧,使用得当可使语言幽默,强化语意。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

2、文段中“得寸进尺”“无法无天”的真正含义。有“巴蜀鬼才”之称的当代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连用了四个贬义词:“您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但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见利忘义,得寸进尺,无法无天。”接着他又娓娓而谈,加以解释:“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与时俱进;见利忘义指眼中只有利于新时代、利于观众的追求,而没有那些陈腐的僵化的教条主义;得寸进尺指_;无法无天指_。”答:_答案:不满足于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高的新目标努力;艺术创作不被陈旧的条条框框束缚,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二)语言表达鲜明专练考资源网3.假如以“知难行易知易行难”为辩题展开辩论,请针对正方辩词中的某一点为反方写出辩词。正

3、方(知难行易)辩词:“知”是“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我们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反方(知易行难)辩词: 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形式为写辩论词。首先注意针对正方辩词的某一点进行反驳说理,其次要注意本方的观点要明确。可针对正方中的“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进行反驳,即“行”的知识和方法需通过“行”来获得。答案:对方辩友说的掌握“行”的知识和方法该如何获得呢?当然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格物致知”的真

4、义呀!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即“行”比“知”显得更难!4.(2010新创题)按照示例结合事例特点来点评,要发人深思。例:最牛群体之中国工人【事件】:“中国工人”今年以“亚军”身份登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时代的年度人物榜。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点评】:赞美“中国工人”的不是美国的时代,而是我们这个时代。(1)最牛群体之荆州救人大学生【事件】: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大学生救人到底“值不值

5、”再次引发大规模争论。【点评】:_(2)最牛飞车党胡斌【事件】:富家子弟胡斌在杭州闹市街头飙车,撞到过斑马线的大学生谭卓。谭卓被撞飞5米高20多米远,经抢救无效身亡。【点评】:_答案: (1) 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敬意,而不是用怀疑的目光来亵渎他们。(2) 胡斌再次触痛人民情感坚守底线,让“富二代”社会形象跌到谷底。5.阅读下面的文字,对画线句作简要点评。有位部长,出身贫寒,学历不高,年轻时当过泥瓦匠。有记者调侃他,故意问:“请问部长先生,做部长与做泥瓦匠,两者有什么共性?”部长意味深长地回答:“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而不头晕。”考资源网答:_解析:此题考查了理解句子的含义的能力。使用机智的语言,可

6、以使所说的话意义丰富。理解时,要从表现和深层去分析。因为“不头晕”在此用了语意双关。答案:含蓄幽默,一语双关,点出了两者的共性。泥瓦匠要高空作业,站在高处不头晕才能把活干好;部长身居高位,要高瞻远瞩、头脑冷静,才能把握时局。(三)语言表达生动专练6.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改写下列语句,使之具体、生动、形象,而不失原意。(1)人人应有奉献精神。改写:_(2)人的实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往往不一样长短。改写:_解析: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就是要作相似联想,在自然万物中寻找有着类似特点的事物。如有着“奉献精神”的事物有蜡烛、春蚕、粉笔、老黄牛等;表达“人的实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往往不一样长短”则可用身影

7、与实际长度等作比来表达。答案:(1)每个人都应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应突出精神生命)7.上世纪60年代,台湾兰丽化妆公司为推出祛痘霜新产品,在电视上做了这样一则广告:荧光屏上显示出七个醒目的大字“只要青春不要痘”,紧接着一位妙龄少女从人群中走来,用扇子遮住了面颊,显得十分忧伤,然后一句副标题说明了含意“青春是美好的,但恼人的青春痘却令人十分扫兴,既遮不住又躲不掉”。 ww!w$.k#s%5u广告语要求简洁、鲜明、生动、独特,将所宣传的对象特点凸现出来。请从广告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对“只要青春不要痘”这一广告语的妙处,作简要评

8、析。答:_解析:“形式、内容、效果”提示了答题角度,而“广告语要求简洁、鲜明、生动、独特,将所宣传的对象特点凸现出来”暗示了“广告语的妙处”,审题时要全面细致,分析字面下隐含的信息。答案:形式方面:(1)巧妙地拆分“青春痘”为“青春”与“痘”;(2)关联词“只要不要”语气铿锵,态度坚决;(3)语言诙谐风趣。内容、效果方面:(1)爱憎分明,不容置疑;(2)符合青年人的内心期待;(3)激发了青年人的购买欲望;(4)凸显了产品的特定功能和用途。8.有位老者写下这样一首诗:“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这首诗可以想象成若干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最

9、后一个特写镜头。(特写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把人或事物的局部放大、突出,造成清晰而强烈的视觉形象)要求:(1)想象合理,与上面镜头相连贯;(2)能表现拓荒牛的精神风貌;(3)字数不超过80个字。远景:灰色的天幕下,广袤荒芜的原野一直铺展到天尽头。风冷冷地吹着,冰凉的雨斜斜地打在地上。若有若无的绿意浮在空气中,一块块黝黑的泥土一片片翻开来。近景:一个农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扶着犁,在齐膝深的泥土里艰难地行走着。手中的皮鞭高高地举起,猛地一挥,在空中发出“啪”“啪”的鸣响。考资源网特写:_答案:(示例)牛弓着腰吃力地往前走,喘着粗气。它的头微微低着,木轭深深勒进脖根,肩峰上的牛毛在冷风中抖动,但是

10、,它的眼睛热切地直视着前方,透着一股犟劲、韧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二、高考题专练1.(2009天津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本报综合消息 2009年3月28日晚830930,世界各地进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活动。当晚,津城有2万多个家庭、1600多个社区、700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这一活动。据业内人士说,在这一时段,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少用1度电,即可节约2万多度电。而生产2万多度电,需要7000多千克标准煤,会向大气排放18000多千克二氧化碳,80多千克二氧化硫、40多千克氮氧化合物。(1)为明年举办这一活动拟一句推广语。答:_(2)你从以上报道中得到什么启示?(40字以内)

11、_解析:(1)概括活动内容,阐明意义宗旨。语言鲜明生动,有号召力。(2)理解活动意义,适度延伸,言之成理,语言通顺。答案:(1)(示例)少用一度电,洁净你我他。(2)(示例)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要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少开一会儿空调,少用一度电。2.(2008江苏卷)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赞成者说:_(不超过30个字)质疑者说:_(不超过30个字)解析:赞成者的理由: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ww!w$.k#s%5u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言之成

12、理即可。注意一为陈述句,一为反问句。答案:赞成者: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安全,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质疑者:难道家长能跟孩子一辈子吗?难道没有更好的交流机会吗?3.(2008北京卷)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

13、,均超过以往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过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牌。要求:根据需要提取信息,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答:_解析:注意把最主要的信息时间、地点、参赛人员、获奖情况交代清楚。答案:标题:零的突破。文字说明: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运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参加的夏季奥运会,共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其中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是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4.(2008辽宁卷)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