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7624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考试时间:100分钟 共100分)I卷注意:、将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2、将第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12题。年 代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重大自然灾害次数2027476382经济损失(亿美元,折算为1998年水平)3856901242192953851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

2、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2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 BCD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

3、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34题。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 B C D中国是世界上

4、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右图),回答57题。5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干旱 滑坡 台风 风暴潮 寒潮 6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7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 B C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

5、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89题。8.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 以行政区划分指标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9.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 酸雨、水土流失、赤湖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二五”期间谋求新发

6、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料供应日趋紧张 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 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A B C D11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B C D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

7、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右图完成1213题。12、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广阔 B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C土壤深厚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1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水源、动力充足AB C D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

8、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右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415题。14、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15、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 B. C. D.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

9、”,读图回答1617题16、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流域内多植树造林 B.在乙河段修建水库 C下游河段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1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为( )A.改善局部气候 B.发展养殖业 C.分洪和蓄洪区 D.进行立体开发读右图,完成1819题18、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19、图中丙表示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灾害是( )A.寒潮 B.低温冻害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

10、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图中表示我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分别是( )A. B. C. D. 21、结合上图所反映的情况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而发生的现象B.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并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日本的工业化率始终高于我国D.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日本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224题。22、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23、M河流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11、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读右图回答2425题。24、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5、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2627题。26、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的是(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

12、子D.油菜和花生27、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2829题。28、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2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

13、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 B. C. D. 30、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为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第卷 (共40分)注意事项:1.第卷为综合题2.将第卷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题号313233合计得分二.综合题:共40分3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 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 225.6万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