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5306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语文 2.7《诗三首》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三首课文精讲 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了诗经、离骚和“汉乐府”的一些优秀篇章。我们从中看到我国古典诗歌的形式在发展变化,诗经以四言为主,离骚句式长短不一,“汉乐府”出现了五言诗。五言诗产生在汉代,并逐渐走向成熟。汉代留传下来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作品,都是五言诗。“汉乐府”中的作品,形式并不划一,有四言,有五言,也有杂言。 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诗三首,收入汉、魏、晋时代的三首诗,都是文人作品。有四言,也有五言。曹操的短歌行是用“乐府”旧题写的四言诗,诗人用这种旧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动人的思想感情。涉江采芙蓉是五言诗,在当时属于新诗体,在文人手中发展得比较成熟。不过我们细细体味其诗句,相对于魏晋以后文人写的五

2、言诗,显得自然质朴、不事雕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五言诗,在写作技巧上有很大发展,与涉江采芙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初步领会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四言诗,由两个二字节拍构成诗句,读起来整齐却缺少变化。骚体诗是杂言,一般是由二字节拍和三字节拍组合,有的诗句是两个节拍,有的是三个节拍,上、下句之间往往用“兮”字,读起来参差错落有变化,富于韵律感。五言诗由二字节拍和三字节拍组合,有两个节拍,读起来活泼、韵律感强。让我们在感受这些优秀篇章的思想内容的同时,感受各种诗体的不同情味。 听课之前想一想 细细清理一下,你已经积累了多少古典诗歌知识,试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让我们

3、回味一下我们在学习离骚时产生过的美好感受,并拿来跟学习短歌行时产生的感受比较比较。 让我们学完本课后,全面清理一下我们在本单元接触到的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交流作者和作品信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究竟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作,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短歌行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

4、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曹操。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

5、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相关诗文共赏 庭中有奇树,录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古诗十九首之九)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馀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古诗十九首之十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6、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补充注音、释义 芙蓉荷花。 瑟(s)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 笙 古代管乐器。尘网世俗的罗网,比喻官场。 故渊(yun)原来的水泽,比喻老家。 自然自由自在。 感知文本内容 涉江采芙蓉:写游子不辞辛劳,满腔热情,涉水到江河里采摘

7、荷花,要送给家中最心爱的人。在摘花的时候,四顾都是陌生人,自己心中人却在远方,在遥远的、短时间内无法到达的地方,游子心头被泼了一盆凉水。想到两情相爱却异地分居,这种情形也许会延续一辈子,心情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 短歌行:诗人忧人生短暂,借酒浇愁。诗人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而在渴求贤才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忧从中来”。诗人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有些人才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因此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

8、命的悲壮,以貌似颓废的姿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诗中反复出现“忧”字,这个“忧”字,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归园田居:诗人“性本爱丘山”,可是随俗当了官,“误落尘网中”,经历了沧桑,饱尝了辛酸。诗人回归本性,弃官回到田园中居住,开垦田园。美丽的园田风光,使心境闲适,倍加感受到以前“久在樊笼里”的辛酸,现在“复得返自然”的喜悦。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着意对照先前“误落尘网中”和“久在樊笼里”而发感慨,鲜明地表现“性本爱丘山” 的品性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 画出结构简图 涉江采芙蓉结构图: 采芙蓉思远道望旧乡忧终老 短歌行结构图: 第一节,思慕嘉宾:感慨

9、人生纵酒放歌;思慕贤才礼待嘉宾。 第二节,礼贤下士:贤才难得厚礼相待;贤才不至虚怀相待。 归园田居结构图: 摈弃世俗、回归自然田园景色、至美至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精读细品,深入探究 一、涉江采芙蓉写游子采花赠送远方心中人,有“比兴”的意味,试作分析。 涉江采芙蓉属游子感兴之作,意蕴深长,耐人寻味。它把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富于形象的比兴手法,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淡语言,融合一炉,形成曲尽衷情而委婉动人的独特风格。诗中,写游子采芙蓉赠送心中人,而芙蓉在古典诗歌中有高洁、幽雅的意象。楚辞中也用它隐喻美好品质。涉江采芙蓉写“芳泽”中长得旺盛、娇嫩的芙蓉,正是这美丽的芙蓉,

10、引起游子对娇美的心中人的思念。而用香花芳草赠送心中人,既传达了对心中人的思念,又寄托了美好的祝愿。这种写法,用的就是富于形象的比兴手法。 二、归园田居字面不写人的活动,可为什么人们并不觉得单调反而觉得很美很有生气呢? 这首诗字面确实没有写到人的活动,但它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可让读者想象得出那儿生活古朴、怡然自得的人们。因为诗人厌恶官场,早有归隐田园之意,一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尘网”中挣脱出来,如鸟归林,如鱼得水,轻松自在。诗人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寓于朴素宁静之景,情景交融。在看似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中,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而且,作者在写景中善于炼字炼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

11、罗堂前”两句,“荫”“罗”两字,运用比拟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让人读起来非常亲切。 三、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都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 相同点:所写的农村生活场景都具有朴素、淡雅、宁静、闲适的特点。不同点:桃花源记中的生活场景是作者虚拟出来的,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愿望,它是作者理想中的农村生活。归园田居是作者摆脱尘网之后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解脱、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心态,是对劳动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倾慕。 四、短歌行写诗人忧人生短暂,借酒浇愁,全诗的基调是不是低沉? 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12、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及早建功立业。尽管诗歌开头写诗人借酒浇愁,调子似乎有点低,但全诗所显示的诗人礼贤下士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热忱,其格调是高昂、积极、上进的。诗歌第二节,反复咏叹贤才难寻、难觅,正是为了反衬自己招才纳贤的决心和信心。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体验古典诗歌情感交流学习心得 甲生说:古典诗歌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传达的思想情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下述几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婚姻爱情、生活杂感、羁旅乡愁等等。如果用一句话归纳,那就是关注人生,表现人生的欢乐和忧患。氓和孔雀东南飞诉说婚姻爱情,采薇和涉江采芙蓉表现羁旅乡愁,离骚突出忧国伤时,短歌行有忧国伤时的悲哀,也

13、有建功报国的欢乐,归园田居抒写生活杂感,有欢乐,也有悲伤。 乙生说:氓通过一位被损害、被遗弃妇女的自述,诉说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抒写了她深藏的悲哀、悔恨。孔雀东南飞叙述了一个感人的婚姻爱情悲剧,一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却在封建家长的淫威下双双殉情。这两首诗都是从婚姻爱情的角度,关注人生课题,用悲剧的笔法,将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读者看,重重地撞击了读者的心扉。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伟大关爱,正是这种关爱,才会感动千百年后的读者,才会为后人接受。 丙生说:采薇写久戍边疆的士兵在回乡途中的愁思,也从另一侧面表现他卫国戍边的豪情,真实地表现了一个士兵的美好、丰富的情感。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思念远方亲人,突出

14、表现他与亲人同心相爱而却长久异地分居的悲伤,同时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他用美丽的花草赠送亲人所传达的美好的关怀、祝愿,也真实地表现了一个游子的美好、丰富的情感。这两首诗,从特殊的角度接近人生课题,表现作者对人生的关怀,它们表现的美好情感,自然也就能够感动后来的读者。 丁生说:读离骚,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它表现了诗人的政治悲剧,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他忧思终身,最后以身殉国,这些都引人同情。诗中,以香花美草象征诗人的情志节操,以美好的爱情来比喻刻画诗人忠君报国的情志,这种写法,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人格的伟大、形象的美好,也感受到诗歌风格的绚丽。诗中,忧患与欢乐几乎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这种复杂、丰富、深沉、美好的情感,撞开了读者的心扉。 戌生说:读短歌行,人们也感受到它所描写的人生的两面:忧患与欢乐。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使诗人“忧从中来”,要借酒浇愁;宴饮嘉宾、礼贤下士,又引发诗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情,愁思一变而成为欢乐。诗中,忧患与欢乐也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诗人的悲伤,来自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这种感慨又引发诗人珍惜人生,努力建功立业,因而渴求人才。求才立业的忧虑和雄心壮志,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完整而美好的人生。 己生说:归园田居表现了诗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隐痛,也抒写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诗歌表现的也是悲喜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