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734436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教材课程(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评价导则解读,目 录,一、职业病危害评价基础 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 三、“三同时”工作注意事项,一、职业病危害评价基础,一、职业病危害评价基础,(一) 法律法规基础 (二)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 (三)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 (四)前期调查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与结果确定 (七)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估 (八)对策措施与建议,(一)法律法规基础,1. 法律要求-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2、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一)法律法规基础,2. 法规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 第三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第四条: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一)法律法规基础,2. 法规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 第

3、二章: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一)法律法规基础,2. 法规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十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 (4)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 (5)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 (6)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 (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一)法律法规基

4、础,2. 法规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分析; (3)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5)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分析; (6)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分析;,(一)法律法规基础,2. 法规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51号令) 第四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 (7)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评

5、价; (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评价; (9)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评价; (10)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分析; (11)正常生产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效果预期分析; (12)对策措施和建议; (13)评价结论。,(二)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提供依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提供依据,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三)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阶段,收集资料 前期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编制和审核评价方案,

6、职业卫生检测 职业病危害评价 提出补充措施及建议 给出评价结论,汇总、分析资料 编制评价报告书,(四)前期调查,通过工程分析或职业卫生调查等方法: 识别员工可能接触的、需要实施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了解拟定或已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1.目的,2,方法,工程分析:是对识别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等进行分析,识别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 职业卫生调查:是通过现场调查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及用量、产品种类及产量以及生产工艺设备及工艺特征等,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四)前期调查,因素、人员、来源,因素分析及其检测与评价,基

7、础,因素来源、控制措施,+,危害风险,基础,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基础,因素来源、应急措施,+,因素分析,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3.前期调查是基础,职业病危险因素,接触(影响)人员,危险因素来源,拟定或现有控制与应急技术措施,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2,3,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三要素,(四)前期调查,一般情况下,下列情况可不作为实施检测与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予以识别: (1)明确没有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有害性很低的危害因素。例如有害性很低的水溶液、沸点很高的油类、不能产生粉尘的固体、使用量极少的物质、仅在密闭系统内处理的物质以及推测接触水平小于接触限值10%的危害因素。 除

8、上述情况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应作为检测与评价的对象。例如: 推测接触水平大于接触限值10%的危害因素 接触水平难于推测的危害因素,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要点,(四)前期调查,工作日写实; 查阅MSDS等方法等。,目的,确定现场各危害因素同等接触水平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及其接触地点、时间、方法与频次等; 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等有害性信息; 确定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损伤的因素与场所。,方法,(五)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关于同等接触水平人群(SEG)的划分,一般情况下按照从事类似作业(假设其接触水几乎相同)的工种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一般为3-10人,也可以更多或更少

9、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内容包括: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 (2)侵入人体途径; (2)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3)可能的健康影响等。,(五)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与结果确定,制定检测(或类比)方案; 实施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 检测结果的统计与确定。,目的,确定现场某一因素的同等接触水平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的接触水平。,方法,使用有害物质、设备、工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健康影响,作业场所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体内,作业环境浓度,职业接触水平,生物学暴露水平,(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与结果确

10、定,针对前期调查确定的作为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同等接触水平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根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或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检测要求,制定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对象、检测时间、检测地点等内容的检测方案,并依照方案实施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与结果确定,(1)基于作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导致在不同测定日之间的接触变异(即使是在完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作业场所的一个人作业,会由于不同测定日的作业动作的不同带来变异); (2)作业人员之间的变异(在不同作业人员之间存在长时间接触水平的平均值的变异); (3

11、)同一作业场所不同测定日之间的变异。,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检测结果的变异,在制定检测方案时,对于某一评价对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同等接触水平人群的接触水平检测,应合理确定检测对象人员及其数量以及检测的天数等,最好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对不同的日期和不同的人员进行检测。,变异,(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与结果确定,(七)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估,将检测统计结果与接触限值比较; 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目的,评估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同等接触水平人群分组或工种划分(SEG)的职业病危害风险; 确定需要关注(高风险)的因素、人群、作业及场所等。,方法,(七)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估,按照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可将

12、职业接触分为5级,同时与其对应的推荐的控制措施。,欧美国家经常采用的风险分级方法,(七)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估,注释: (1)算术平均值(Ma)(依据n个检测结果直接计算); (2)n个检测结果的对数正态分布的95%上限值(X95); (3)n个检测结果的几何标准差。,(七)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估,确定需要关注的因素、人群、作业及场所等,例如: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关注、级风险涉及因素发生场所设施; 个体防护分析与评价:关注、级风险涉及作业人员以及临时作业、抢修(险)作业等人员; 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关注可能引起急性损伤因素的发生场所; 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关注、级风险涉及的作业人员; 作业

13、标准、作业指导书分析与评价:关注、级风险涉及的相关作业; 化学品中文说明书及、警示说明分析与评价:关注、级风险涉及的相关化学品。,(七)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估,对比法规标准要求; 结合提出措施建议进行预测性风险评估。,目的,提出措施建议,将职业健康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或实现满足法规标准要求。,方法,(八)对策措施与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同时,需遵循基本的职业卫生预防措施的优先顺序,(八)对策措施与建议,应针对建议的对策措施内容与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当对策措施需要一定经济成本或一定的技术困难时,确保其可行性。 对策措施与建议必须结合评价结果具体提出,确保其可操作性。 预评价应重点关注

14、工程技术措施建议,控制效果评价应全面关注综合治理措施建议。,(八)对策措施与建议,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评价目的 5. 评价依据 6. 评价范围 7. 评价方法 8. 评价程序 9. 评价内容 10.质量控制,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一)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1. 范围 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 8. 评价程序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阶段,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一)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8. 评价程序 (1)收集资料 a.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需加盖单位公章或相关负责

15、人员签字,以确保收集资料的真实性。 b.评价机构应制定资料收集和审核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记录格式。为保证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评价机构应当建立资料收集与审核管理制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确认,并注意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保密。评价单位还应建立技术资料承诺制,要求建设单位承诺提供的技术资料是真实、完整、有效的。 工作规范第十一条:建立资料收集与审核管理制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确认,确保被服务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真实有效。,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一)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8. 评价程序 (2)前期调查 识别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确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16、及其来源、发生(散)方式以及影响人员等。 工作规范第十三条: 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资料分析、检测检验等方法,对建设项目(用人单位)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分布及其影响人员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包含: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国家(或国外)已颁布职业接触限值的;国家已颁布相关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的;其他可能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一)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8. 评价程序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分析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工种(岗位)及其工作地点、接触方式、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侵入途径、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等。,二、通则与新导则内容解读,(一)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8. 评价程序 (4)编制和审核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案 a.概述 b.评价依据 c.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 d.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e.前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