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388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素材 浙科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与细胞教学指导意见浙科版该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课标内容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基本要求1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2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发展要求说明1小资料:“同位素示踪”只提

2、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 容。2“分子”、“离子”部分与化学课重复,可以不讲,不作要求。第二节 无机物基本要求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作用。2概述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3学会模型方法。发展要求说明1水的分子结构、极性原因及氢键形成与化学课重复,可以不讲,不作要求。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不作拓展。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基本要求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能说出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能运用分类的科学方法。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形成事物统一性的观点。4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5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进

3、一步确立生命物质性的观点。6通过生物组织中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学会徒手切片制作、高倍镜使用等技能,验证生命的物质性,养成讲究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要求说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关系。说明1碳原子结构、碳链形成与结构,各种糖类与脂质的分子结构式不作要求。2小资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3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不要求掌握颜色反应的具体原理。4建议活动:“检测细胞中的DNA和RNA”不作要求。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7课时)前言1课时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 第二节 无机物1课时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

4、生物大分子4课时(含活动)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分子和离子的教学重点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从中归纳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2)第二节无机物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水、无机盐在细胞中的生理作用。由于学生对于水并不陌生,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出实例来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然后教师从学生所举的实例中引入水在细胞中的作用。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具体实例,讨论无机盐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无机盐在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的功能。(3)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细胞中几种有机物的结构和它们的生理功能

5、。在学习糖类时,教学重点是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是多糖的种类。由于本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哪些糖,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糖根据教材中的种类进行分类,学生就能明白单糖、二糖与多糖。在学习脂质时,可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减肥等类似话题,从中引出脂肪等脂质,分别介绍其分布及作用。在学习蛋白质时,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二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与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由于学生还不具备有机物的知识,一开始学习蛋白质,认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

6、过问题探讨,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了解的蛋白质功能有哪些,再结合教材中的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先进行蛋白质功能的学习,在了解了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后,提出问题思考:蛋白质的结构怎样呢?就很自然地进行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学习。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来识别氨基酸,在观察对比教材中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针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这个教学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媒体,借助课件的动态模拟,让学生充分理解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并通过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来理解其结构的多样性。在学习核酸时,只要求简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即可,遗传信息的深入理解放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进行。四、活

7、动建议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和蛋白质”,实验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多准备实验材料,便于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两种样品;(2)实验前,对每一种实验材料中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预测;(3)实验中,要求小组同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协调,使实验能有序开展;(4)实验结束前,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比较检测结果,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种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对于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与化学试剂的颜色反应,只是帮助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其原理不要求学生掌握与深究。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一、课标内容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使用显微

8、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6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细胞概述基本要求1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开拓、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正确认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2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3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比较、分析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清楚地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总结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发展要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活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

9、细胞体积的关系”活动不作要求。第二节 细胞膜与细胞壁基本要求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2举例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3说出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5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能熟练地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发展要求说明小资料:“细胞外被”、“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三节 细胞质基本要求1识别几种细胞器形态。2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3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4活动:“观察叶绿体”。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的生

10、物材料临时装片,学会一般的生物绘图技能,运用间接观察的科学方法,正确表述观察到的现象,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发展要求简述细胞器的协调配合。说明1关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功能作一般性描述,不拓展,详细内容将在以后章节中展开。2“溶酶体”和“细胞骨架”不作要求。3活动:“观察叶绿体”中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作为本活动的重点,而对观察胞质环流现象不作要求。第四节 细胞核基本要求1概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辨证观点。2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学会运用模型的方法清晰地图示细胞的结构,学会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

11、学思维方法。发展要求说明第五节 原核细胞基本要求说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点,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发展要求说明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8课时)第一节 细胞概述1课时第二节 细胞膜与细胞壁2课时(含活动)第三节 细胞质3课时第四、五节 细胞核、原核细胞1课时复习与小结1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细胞概述的教学重点细胞学说及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难点是“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活动。由于学生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好多已经忘记,或记忆模糊,教师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认识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

12、个不断继承、修正、开拓和发展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2)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壁的教学重点是质膜的结构,难点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示意图、模型、照片及有关动态媒体等直观教具以及科学家研究细胞获得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视频图像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细胞膜的功能形象直观地介绍给学生。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也可以利用板图、幻灯片,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语言与图解结合起来,加深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为第三章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做好铺垫。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3)第三节细胞质的教学重点是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3、“观察叶绿体”活动。难点是内质网、高尔其体、溶酶体的功能, “观察叶绿体”活动。教学中利用实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的各个细胞器及其分工及协同作用。采用“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利用教材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介绍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4)第四、五节细胞核、原核细胞的教学重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的特点。难点是细胞核的结构。教师可以从教材中“伞藻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认识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讲解细胞核的结构。针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这一难点,利用

14、模式图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并列出简表。四、活动建议1将第一节的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和第二节的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合并为一个活动完成。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实验中,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展示不同大小、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作详细的示范和指导,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技能。“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让学生体会到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再进一步探讨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2活动:“观察叶绿体”。叶绿体的观察相对较容易,学生在观察时,可以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

15、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但要加强对学生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指导。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一、课标内容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5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生物体内或细胞中发生的各种能量形式可以相互转变,认同生命活动的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举例说出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3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4写出ATP的分子简式。发展要求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1有关能量的理化方面知识不作要求2ATP的化学结构式只要知道结构简式,ATP分子化学结构式不作拓展。3小资料“生物发光”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