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3350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新世纪高复班高考物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新世纪高复班物理教案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大纲第3章知识点高考大纲要求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伽利略:理想实验.惯性由质量决定。2.第二运动定律:F合=ma 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同一性。3.第三运动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实际应用:反冲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二力的异同: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异:性质,同时性,作用的物体。4.超重

2、:加速度向上NG 失重:加速度向下Nfmax,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v=at=6m/s 6-9s时:F=f,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s3=vt=63=18m9-12s时:Ff,物体以6m/s为初速度,以2m/s2为加速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0-12s内物体的位移为:s=s1+s2+s3+s4=54m,B正确 【答案】B7(2010海南16)图1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3、。 (1)求1s、1.5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3s末物块的速度;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内木板和物块的vt图象,据此求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7(2010海南16)【解析与答案】(1)设木板和木块的加速度分别为和,速度分别为和 则当时,0-1s ,1-1.5s ,1.5-2s ,2-3s 因为木板与木块速度相等,二者没有相对运动,摩擦力为0,加速度皆为0,,二者一起匀速运动,所以, (2)由式得到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在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等于木板和物块vt图线下的面积之差,即图中带阴影的四边形面积。该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面的三

4、角形面积为0.25(m)下面的三角形面积为2(m),因此。8. (2007江苏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A、 B、 C、 D、答案:B【解析】对右端一组物体分析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整体法、隔离法可得: 联立可得,所以B正确,A、C、D错误。9.(2007江苏15)、(分)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

5、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0.242;cos =0.970)【解析】 直升机取水时,水箱受力平衡T1sin1- f =0 T1cos1-mg=0 由得f =mgtan1 直升机返回时,由牛顿第二定律T2sin2- f =(m+M)a T2cos2-(m+M)g=0 由得,水箱中水的质量M=4.5103 kg10. 2007上海19B(10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

6、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环的质量m;(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a。解:由图得:a0.5m/s2,前2s有:F2mg sinama,2s后有:F2mg sina,代入数据可解得:m1kg,a30。例4.2007上海2111(12分)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斜面的倾角a;(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3)t0.6s时的瞬时速度v。解:(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

7、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15m/s2,mg sin ama1,可得:a30,(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2m/s2,mmgma2,可得:m0.2,(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12 2007山东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答案:A8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