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六中2011年高二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1584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六中2011年高二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常德六中2011年高二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常德六中2011年高二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六中2011年高二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六中2011年高二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三章第3课时,总15课)【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勇往直前1、能说出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描述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4、尝试设计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课前自学】学习增长智慧,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阅读教材P50: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四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生长素发挥生理作用的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的信息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及理解:(注意分辨高、低,同时要注意作用的器官)(1) 作用特点:两重性。即 促进

2、生长, 抑制生长。(2) 理解:既能促进生长,也能 生长;既能 发芽,也能 发芽;既能防止 ,也能 。 (3)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 (较低/较高)时促进生长;在浓度 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4) 不同器官或成熟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 (相同/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而老细胞则比较 。3、顶端优势: 概念:植物的顶芽 生长,而侧芽生长受 的现象。 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 (敏感/迟钝),使侧芽的生长受到 的缘故。 解除方法: (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4

3、、生长素类似物:与生长素有相似的生理效应的 合成的 ;如: 等。【合作探究】探究发现新知,收获快乐、探究1:根、芽、茎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提示:注意读图的方法,分段读图)1、 对于同一器官(如根)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曲线AB段表示: ;B点 ;曲线BC表示: ;C点表示 ;超过C点,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转为 ,而且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根最适浓度约是 mol/L;芽最适浓度约是 mol/L;茎最适浓度约是 mol/L。3、10-4mol/L浓度对根、芽、茎的作用怎样?对根 对芽 对茎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 探究

4、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问题: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根向地弯曲生长而茎背地弯曲生长,为什么?)(解释)由于重力作用,B处生长素浓度 于A处,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 ,B处生长速度 于A处,向上生长。由于重力作用,D处生长素浓度 于C处,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 ,D处生长速度 于C处,向下生长。检 测: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放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方向如何?思考: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是否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探究3(理)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阅读课本P51

5、探究实验相关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该探究实验可提出什么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_(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2类简单方法是 和 。(3)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有什么好处?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预实验?为什么?_(4)在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无关变量有_;观察指标是 。(5)你准备设计成什么样的浓度梯度?(6)如何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方案与步骤?(选做)【课堂小结】:【课堂巩固】当堂我就学会,我真棒!教材P52基础题1、2题。(第2题提示:麦田中的小麦(农作物)是单子叶,杂草指双子叶植物。)【能力提升】: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根据右图中判断思考:1、各代表什么植物? 2、谁对生长素更敏感?3、要达到除草的目的,用哪个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更适宜?-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