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0877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9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专题测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中国现代经济文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八十年代,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之后,主要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讲的知识点在2011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整个这一讲,都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而本讲的知识点中, “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考查的频率又最高,如北京卷19、福建卷20、山东卷13、上海卷28、四川卷19等,都进行了考查,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11四川卷19)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

2、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思路点拨】本题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考查读图识图能力,反映的都是发生在1980年的重大事件,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只有A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国家的基本方针,在图中所示1980年之前,与题中图片有因果关系;B项是中共十三大的理论,C项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目标,D项是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目标,都是阶段性的方针和目标,都在图中所示1980年之后,与题中图片无因果关系,排除B、C、D三项。故选A。 股票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吗?股票是一种有

3、价证券,代表着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有些同学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股票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1953年至1956年,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形式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又经历了由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公私合营的具体办法,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10)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

4、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学生读图能力。由图中时间1956年可以判断出,此张股票应产生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中,这一改造有利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故选C。 中央一号文件第八次锁定“三农” “三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明确了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进一步为农民发展增添后劲的战略决策。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

5、件第八次锁定“三农”,前七次如图所示。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材料四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

6、的重要影响。(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的发展概况和对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回答第(1)(2)(3)问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4)问时,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指导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失误: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答出一点即可)(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担责任制。影响: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

7、;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出其他要点,言之成理也可)(3)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努力:对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了WTO等。(答出一点即可)(4)此问较为开放,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第一种: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第二种:孤证不立,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也具有这种特征。(主流媒体受政治、经济的影响,但不一定是社会真实的反映) 1. (2011福建卷19) 1949年3

8、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意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对材料事件的综合概括能力,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B。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1

9、840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以排除。 答案:B2. (2011广东卷18) 右图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失误,主要考查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该事件(“水稻高产卫星”)发生的时间为1958年,当时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成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与题意相符,选A项。B项197

10、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项1970年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C、D三项均与图片时间不符。 答案:A3. (2011江苏卷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用权 D土地的规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考查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题中图片显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B、C、D三项都可排除。 答案:A4.(2011山东卷13)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

11、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解析】 A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不选;B项按课本应是在1984年开始,不选;D项,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在1984年开始开放;图中所示“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正好说明国家承认个体所有制经济存在,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答案:C5. (2011广东卷39)在探讨了“中国计划经济的形式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12、。 材料许多人,“对苏联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请回答:(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

13、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既考查分析、概括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又较好地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第(1)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特别注意材料来源的时间提示,从第一段材料看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对当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肯定,第二段材料“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指的是外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内受工农武装割据的威胁(中共面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与“包围”)。第(2)问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要

14、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内面临的任务和国际环境分析,其影响要注意从积极与消极、现实与长远角度分析。第(3)问实际上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与梳理,结合课本内容即可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题目,实际上是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总结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巿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増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4)考生言之有理,皆可。答案略。 第9讲中国现代经济文明第2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以来婚姻风俗的变化近代以来,婚姻风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婚俗问题是本讲中常考考点,2011年高考中浙江卷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了考查,在2009年、2010年的江苏卷中,也都考查了婚俗问题,其中2009年还出了大题目。(2011浙江卷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