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30851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3.10.2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1985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0.550.65,即维持在较高水平,B说法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答案:B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C199

2、52000年 D20002005年解析:19952000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较低的水平,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答案:C2010年11月29日,第二届中国城市节能减排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总结和展示“十一五”节能减排成就经验,分析讨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望节能减排工作前景。据此回答34题。3关于我国推行节能减排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B我国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C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负主要责任D我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

3、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解析:我国之所以实行节能减排是因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之上的。答案:A4下列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A禁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发展高新技术工业B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如大力建设垃圾、秸秆等焚烧发电站C健全法制,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D使用物美价廉的白炽灯,注意随手关灯解析:高耗能的工业无法禁止发展,秸秆焚烧之后会使农田肥力下降,白炽灯能耗高、亮度小。答案:C读图,完成57题。5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是()A减量化、生态化、再循环B减量化、再利用、环保化C减量化、再利用、持续性D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6在工业经

4、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A清洁生产 B生态农业C末端治理 D集约经济7图示反映出循环经济具有的效益主要有()净化环境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A BC D解析:第5题,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第6题,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第7题,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主要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宝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个方面。答案:5.D6.A7.D8(20

5、10广东高考)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循环经济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地区工业生产的特点是()A把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B以生产轻工业产品为主C生产地域规模较大D沼气是唯一的能源解析:该地的循环经济模式把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变成了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把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6、以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生产规模较小;沼气并非当地的唯一能源。答案:AB10该地经济生产模式可以()A实现无废弃物排放,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B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C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业一体化D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量解析: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答案:B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分类处理垃圾并使之资源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此完成1112题。11以下行为属于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是()A回收利用废钢铁炼钢B用建筑垃圾进行填海造陆C垃

7、圾沼气发电D泡沫饭盒的重复使用解析:B的做法不属于对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答案:AC12为减少垃圾排放,就要实行清洁生产,其含义是()A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B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C一种将污染预防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D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解析:掌握清洁生产的含义。答案:BC三、综合题(共36分)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在甲图中补绘表示工业流程的箭头。(4分)(2)乙图中,A、B分别代表两个工厂,其中A是_厂,B是_厂。(4分)(3)生态工业同传统工业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8分)解析:第(1)题,工厂要实现清洁生产就必须发展生态工业,从原料

8、开采到生产、消费和废弃物的处理都必须形成体系,实现资源良性循环。第(2)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A是硫酸厂,B是建筑材料厂。第(3)题,该题主要考查生态工业的突出特点,将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画图略(提示:顺时针方向画箭头)。(2)硫酸建筑材料(3)生态工业把传统的工业活动模式转变成更加一体化的模式,形成企业的共生网络,使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的能源和资源实现梯级利用(言之有理即可)。14山西省交城县城西的安定村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图表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

9、0分)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流程图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元)无沼气的温室有沼气的温室增产或节约蔬菜产值5 8008 0002 200燃煤用电1400140有机配件投入3500350化肥投入360100260农药投入300100200饲料投入7 5006 0001 500总计/4 650(1)将大量粪水排入河流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主要是(2分)()A中毒死亡B缺氧死亡C缺食物死亡 D因寄生虫太多而死亡(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按形成和来源看属_能源,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来看属_能源。(6分)(3)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有_。(8分)(4

10、)安定村的蔬菜投放市场后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_。(4分)解析:本题以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评判能力及对现实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使用沼气与生态农业的关系。第(1)题,考查了农业污染现象中有机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第(2)题,考查了沼气的基本知识,即成分和所属的能源类型。第(3)题,要求了解沼气使用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对蔬菜生长的作用,应从保温作用与光合作用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4)题,分析材料,认识该村蔬菜在市场上具有的优势:化肥、农药投入减少,相对而言,是一种绿色食品。答案:(1)B(2)甲烷太阳辐射二次(3)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蔬菜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蔬菜产量(4)安定村的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很少,是一种绿色食品,有利于人体健康- 6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