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29996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3.13《说不尽的狗》教案 粤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不尽的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思考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教学重、难点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思考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是民族和谐的标志。 而在圣经里,龙是凶恶的,比利时的蒙斯市更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前两年,就“龙”是否应该作为中国的形象标志,网络曾上演了一出文化激战。那么,对于狗呢,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又有怎样的不同态度和感情?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孙绍振的说不尽的狗。二、作者简介孙绍振,1936年出生,江苏盐城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

2、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生创作勤奋,著作等身,尤以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见长。获曾宪梓奖金二等奖,学术及创作成果多次获省社科一、二等奖,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和全国性学会一、二等奖。代表幽默文是美女危险论。孙绍振 14 岁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在求学和工作期间他一直勤奋创作,出版了多部诗集和学术专著。在学术方面他尤以文艺批评及幽默文论见长。90年代初孙绍振在旅居德国期间,开始了“幽默散文”的写作。他的以美女危险论为代表的一批幽默散文,戏说世俗世界的种种琐事,涉及人们热衷的时尚话题,在幽默与调侃中触及读者的内心世界,使人对很多事物和现象有了新鲜的认识和思考。三、整体感知1

3、学生小组讨论。问题:从文章题目看,似是一篇写“狗”的文章,但文章却意不在“狗”,从哪些语句可看出作者的意图。第一自然段: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士,请我为他们系作报告,我实在心有惴惴,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和彩,翻译最难。难不难在从字面上找到适当的对应,而是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那几乎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第十自然段:话回到本题上来,光翻译一个“狗”字就足以折腾掉我半条命,还敢谈什么比较文化。第十一自然段:当陈德鸿博士请我去讲比较文学时就没有人在这个世界上大讲翻译文学比较文化之难了。2教师点拨。本文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以翻译最难作为引子,通过中西方对狗的不同态度的对

4、比,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得出结论:做翻译文学的学问最难,难在其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所以作者论述的应该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翻译文学、比较文化这些学问最难。 从而提醒我们做学问要严谨。 四、研读课文 (小组研究讨论)本文通过比较人们对狗乃至动物的不同态度和感情,引发人们对东西方文化特征的思考。1默读全文,归纳一下,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狗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西方人对狗非常宠爱,有时甚至有些过分。文章具体描写了自己在德国和美国所领略到的西方社会的“狗文化”以及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方人对

5、狗的宠爱和自己对狗的厌恶。中国人除了对狗有很深的偏见之外,也有难以言说的宠爱。作者首先指出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卑贱的,接着通过汉语中跟“狗”相关词语的分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作者也非常客观地描述了汉文化中对狗的宠爱的一面。东西方对狗的感情和态度的不同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的。 2作者通过中西方对狗的不同看法的比较,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作者将西方人视狗作朋友、奉为上宾和中国人历来对狗充满着一种矛盾心态进行了一番对比,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此得出结论:做翻译文学比较文化的学问最难,难在其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五、课堂拓展1

6、谈谈你所了解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现象。(学生交流 )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 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的一对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国民族服装,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色,而西方领导人则多选择了蓝色。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如意,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红色。而西方人认为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动乱。我反问他们,蓝色在西方

7、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西方人认为,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 接受礼物:在过年期间某某邀请了他的一位外国朋友来家里吃饭,外国朋友送了一件礼物给他,并要求他当面拆开礼物看,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是不习惯当面拆开礼物的,而西方国家则不同。外国朋友对于他的反应感到不可理解。在吃饭时,餐桌上准备了一桌的菜而中国人则习惯客气说没什么菜,而外国朋友则无法理解,觉得很奇怪。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

8、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绘画:中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和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范畴,似乎很难有共同语言。欧洲人有时不太能够理解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有时也会认为欧洲人的艺术技巧过于写实本分,缺乏灵气。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感叹其技法写实细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

9、的贫乏: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而我们的祖先不也画了几千年了吗,在那些美丽的仙女旁边加上几朵白云,她们不就飞起来了吗?多有意境,多有想象空间啊。2对文化的升格认识。(教师点拨)辞源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很多专家认为大致可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 说不尽的狗原文第五自然段,细想起来,这可能是出于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 所谓集体无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

10、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封建社会”下所形成集体无意识的牺牲品。3讨论:对待众多的文化差异现象,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学生讨论)文化需要沟通、交流,从而对它有个客观的认识。世界是丰富、多元的,要包容、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对优秀的文化,应合理地接受,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六、课外练习 1 围绕“文化差异之研究”这一活动主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定研究角度,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或信息,经讨论、整理,然后写出论文或总结。2查词典搜集有关狗(犬)的熟语,并能准确解释其含义。附:有关狗或犬的熟语: 【狼心狗肺

11、】喻像禽兽般恶毒残暴的人,或不讲道理、忘恩负义的人。 【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鸡飞狗跳】形容杂乱、乱遭遭之情形。 【鸡零狗碎】琐碎零星的物品。 【鸡鸣狗盗】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狐朋狗友】比喻损友。 【人模狗样】讥讽人的举止和身分不相称。 【偷鸡摸狗】1.偷窃的行为。2.形容做事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3.比喻男女间不正常的关系。亦作偷鸡盗狗偷鸡吊狗戏鸡偷狗。 【兔死狗烹】比喻事成之后,出过力的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亦作兔尽狗烹。 【打狗欺主】比喻欺负别人的部下就等于冒犯了他的主子。 【打落水狗】趁他人失败或危难时再加以打击。 【狐朋狗党】比喻互相勾结的坏人。亦作狗党狐群狐朋狗友。 【狗皮

12、膏药】原指中医外用的膏药,亦可比喻骗人的东西。 【狗仗人势】比喻倚仗权势欺人。 【狗血淋头】比喻把人骂得很凶。亦作狗血喷头狗血喷脸。 【狗屁不通】比喻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狗茍蝇营】比喻小人钻营攀附、阿谀谄媚的行为。亦作蝇营狗茍。 【狗头军师】讽称喜欢在背后替人出馊主意,但又无法成大事的人。 【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的冒险,只求一条生路。 【狗尾续貂】讽刺任官太滥。亦比喻用较差的续在好的后面。亦作狗续貂尾。 【嫁狗随狗】比喻女子嫁夫,随遇而安。 含“狗”(“犬”)的其他熟语: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丧家之犬】讥诮不得志的人,逃走得十分狼狈。 【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鸡犬不留】赶尽杀绝,不留活口。 【鸡犬不宁】比喻骚扰得很厉害。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 【土鸡瓦犬】泥捏的鸡,瓦造的犬。比喻徒有其表,实为无用之物。 【犬牙相错】1.形容两物交界处,参差不齐,互相衔入的形状。2.用来形容两种以上的势力,彼此互相牵制。 、虎父无犬子、卖狗皮膏药、狗改不了吃屎、虎落平原被犬欺、画虎不成反类犬、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儿不嫌母丑,狗不怨主贫、癞狗扶不上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落水狗上岸 穷抖、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肉包子打狗 有去无回。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