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28672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提升练习 粤教版(广东专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物理三维设计(粤教版广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下提升练习:第六章 第3单元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相向运动,已知mAm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以断定()A碰前A的动量与B的动量大小相等B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若碰后A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D若碰后B的速度为零,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解析:A、B两球动量守恒,有mAvAmBvBmAvAmBvB。若vA0,则碰前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若vB0,则碰前A的动量小于B的动量。答案:C2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

2、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的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图1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B其他量不变,越大x越大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解析: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是守恒的,所以当两物体相对静止时,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则两物体最终会停止运动,由能量守恒有mgxmgR,解得x,故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A3.如图2所示,设质量为M的导弹运动到空中最高点时速度为v0,突然炸成两块,质量为m的一块以速度v沿v0的方向飞去,则另一块的运动()图

3、2A一定沿v0的方向飞去B一定沿v0的反方向飞去C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得v。mv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Mv0,所以v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零。答案:C4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解析:在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过程中,由动量定理Imgtmv,即Imvmgt。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双脚在地面对其弹力作用下未离开

4、地面,故地面对运动员不做功,故B正确。答案:B5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半圆形槽左侧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3A若半圆槽固定不动,物体可滑到右侧最高点BB若半圆槽固定不动,物体到达底部C点时动能为mgRC若半圆槽与桌面间无摩擦,物体可滑到右边的最高点BD若半圆槽与桌面间无摩擦,物体到达底部C点时的动能为mgR解析:半圆槽固定不动时,物体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A、B正确;半圆槽与桌面间无摩擦时,设物体滑到右边的最大高度为h,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和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0(mM)v,mgR(Mm)v2mgh,解得hR,C正确;物体到达C点

5、时,半圆槽有一定动能,故物体动能小于mgR,D错误。答案:D6(双选) (2012兰州模拟)如图4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碰撞相互作用前后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图4A一定是甲物体追击乙物体发生碰撞B可能是乙物体追击甲物体发生碰撞C甲、乙两物体的质量比为32D甲、乙两物体作用前后总动能有损失解析:由vt图像可知,是甲物体追击乙物体发生碰撞,A正确B错误;甲、乙两物体相互作用,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解得m1m232,C正确;计算出碰撞前后甲、乙两物体的动能,可知甲、乙两物体作用前后总动能不变,D错误。答案:AC7(双选)如图5所示,子弹水平射

6、入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子弹未穿透木块,此过程木块动能增加了6 J,那么此过程产生的内能可能为()图5A16 J B12 JC6 J D4 J解析:设子弹的质量为m0,初速度为v0,木块质量为m,则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即:m0v0(mm0)v,此过程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损失的动能,即:Em0v(mm0)v2()m0v,而木块获得的动能E木m(v0)26 J,两式相除得:1,所以A、B项正确。答案:AB8(双选)(2011全国卷)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

7、子正中间,如图6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图6A.mv2 B.v2C.NmgL DNmgL解析:小物块与箱子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最后恰好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二者相对静止,即为共速,设速度为v1,mv(mM)v1,系统损失动能Ekmv2(Mm)v,A错误,B正确;由于碰撞为弹性碰撞,故碰撞时不损失能量,系统损失的动能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即EkQNmgL,C错误,D正确。 答案:BD9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人立于平板车上,人车的总质量为M,人与车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面上

8、向东运动。当此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2竖直跳起时,车的速度变为()图7A.,向东 B.,向东C.,向东 Dv1,向东解析:人相对于车以速度v2竖直跳起时,水平方向与车的相对速度为0,即与车同速,由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易得:车速仍为v1,方向向东,所以D正确。答案:D10(双选)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方向相反的两球发生正碰。以球1的运动方向为正,碰前球1、球2的动量分别是p16 kgm/s,p28 kgm/s。若两球所在水平面是光滑的,碰后各自的动量可能是()Ap14 kgm/s,p26 kgm/sBp14 kgm/s,p22 kgm/sCp18 kgm/s,p26 kgm/sDp112 kgm/s,p

9、210 kgm/s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两球的碰撞不一定是弹性碰撞,所以,它们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但动能不一定守恒,一般情况下,要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它们的速度关系。经过计算可知,4种情况均符合动量守恒。一般来说,在碰撞过程中,要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系统会损失一部分机械能,即有经计算知,选项D不符合上述关系,所以选项D错误。再仔细分析选项A、B、C中的速度关系,发现在选项A中,碰后两小球的速度方向不变,好像二者相互穿过一样(如图所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选项A错误。同样对选项B、C进行分析,可以判断B、C是正确的。答案:BC11.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

10、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8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又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图8解析:设物块到达劈A的底端时,物块和A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V,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mghmv2M1V2M1Vmv设物块在劈B上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物块和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mgh(M2m)V2mv2mv(M2m)V联立式得hh。答案:h12(2011新课标全国卷)如图9,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B、C之间

11、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图9解析: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mv0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2mv1mv0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3m)v2Ep(2m)vmv由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Epmv。答案:mv- 6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