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1935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水体运动规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水体运动规律,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专题二 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复习策略】 考生复习水循环时,除了准确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示意图,还应注意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理解五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差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南美地区表现得很突出,巴西东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秘鲁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向较低纬度延伸、秘鲁渔场的形成等都打上了洋流的烙印,值得考生关注。,由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2013年本讲:以图文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湖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成因;以区域图或海陆分布图为背景,结合热点材料(如核泄漏、石油污染

2、等事件),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它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读图回答(1)(3)题。,陆地水体补给,(1)下列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洞里萨湖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冰雪融水的影响 B洞里萨河一年内的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属于内流河 (2)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 ( )。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1月次年4月,(3)乙图为甲图中湄公河上EF河段的河床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

3、缓 由于地球的自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由于该处河道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 B C D,解析 (1)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对湄公河的水量起调节作用,雨季湄公河水位较高,河水大量流入洞里萨湖,降低了湄公河过高的水位,减轻了洪水的压力;旱季大量的洞里萨湖水流入湄公河,增加了湄公河的水量,提高了水位。旱季和雨季洞里萨河中水的流向相反。(2)洞里萨湖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为雨季,湖泊水位较高,便于通航。(3)甲图显示该处河道是弯道,河水流经此处要做圆周运动,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凹岸(E岸)遭受冲蚀力大,河床较陡。 答案 (1)B (2)C (3)C,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大气降水(雨水)

4、是陆地各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其相互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2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2读下图,完成(1)(2)题。,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图示海域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 A B C D (2)图示季节,我国护航舰队由海域向海域航行时 ( )。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逆水,解析 (1)海域在离岸风的作用下,底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饵料,易形成渔场。(2)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护航舰队由海域向海域航行时,逆西南季风;由于海域海水密度大,表层海水由海域向海域流,所以顺水。 答案 (1)B (2)C,1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性质,(1)中低纬度海区。 形成以副

5、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运动。 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逆时针方向运动。 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3)南极大陆外围:40S附近形成自西向东环球的西风漂流,其成因为风海流,其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辨别 (1)根据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如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赤道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北半球

6、西风的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 (2)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如下图,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是一致的。今后在试题中只要见到两者不一致的图就可以判断该图是错误的。,(3)根据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判断: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或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暖流。 (4)根据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进行判断。,河流上下游水位变化曲线的判定 解题思维流程,【通关锦囊】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以下图为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其中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雨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温度。,(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注意过程曲线弯曲变化的时段、峰值和流量。如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温度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统计计算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补给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甲河流量与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