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p****师 文档编号:136718270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6月)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在已知的西周早期墓葬中,按照随葬品的多少、葛室的大小等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不同类型墓弗中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比例。以此为证据可以说明当时A.阶级分化不明显 B.贵族特权被削弱C.礼仪尚未制度化 D.血缘关系的弱化25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汉族四周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族,都与汉族一样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也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A.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B.说明

2、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C.迎合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D.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观26敦煌文献中唐天宝之前户籍上没有自买田的记载,而天宝六年(747年)以后,户籍中买田的记载明显增多。这说明当时A.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C.西北农业生产力衰退 D.均田制日益遭到破坏27.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一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这一现象A.推动了朝贡贸易繁荣 B.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不利于新生产方式发展28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

3、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A.尝试维护国家权益 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C.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D.同意实行“协定关税”29.1917至1919年,在新青年中“十月革命”被提及的次数极少,1919年以后逐渐增多。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国内主要矛盾发生转变C.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30.1935-1936年间,共产国际莫斯科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

4、上决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后决定逼蒋抗日,放弃苏维埃政权口号,将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这反映A.中国抗战得到广泛国际支持 B.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主要矛盾C.全民族联合抗战的局面形成 D.国共关系结束对峙走向合作31. 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倍数比较 贾国雄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对表中信息的合理解释是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经济 B.两阶段的增长基数不同C.政府抑制工业过快增长 D.计划经济更加注重效率32.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演说家艾索克拉底声称:“我们的法律是大众的利益,并且对于人道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贡献。” 这句话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

5、.民主政治发展得益于法律基石 B.全体人民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C.法律提高了全体居民政治地位 D.少数贵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33.18世纪的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而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人积攒的财富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商人与地主联手控制了经济 B.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性较强C.资本活跃在诸多经济领域中 D.地主仍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34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法令规定,在土地国有化基础上稳定现行农民土地占有形式,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如果因建立果圃、实验站等特殊用途需要占用农民土地,也必须给农民同等份额的土地相交换。这

6、一法令 A.扩大了农民的产品支配权 B.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巩固 C.承认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D.导致了苏俄实现工业化35.二战后,美国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体系。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并称其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方案”。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冲击美国经济霸权 B.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C.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纪时,意大利和

7、美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大,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垄断特权。 摘编自代轩字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手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

8、。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会经济结的变化,传统行会逐渐衰落。 摘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进代以商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组织自己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懂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上海商务总会提出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协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华商多加这一政治的重任。 摘编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

9、中国传统行会的的不同之处(10分)(2)根据材料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的影响(1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有人认为“历史毫无意义”,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浩瀚无垠的过去只不过是错误的一再重现,而未来注定要上演一出更大规模的错误悲剧。那么,以下这些历史教训是否还有意义?(1)历史与地球:地理是历史的母体,是历史的哺育之母和教养之家。(2)生物学与历史:生物学的一些法则(竞争、选择与繁殖)都是历史的基本教训。(3)种族与历史:认为某一种族具有优越性。(4)性格与历史:保守人士抵制变革与激进人士倡导变革

10、具有同等价值。(5)道德与历史:工业化时代来临,旧的农业社会道德规范开始崩溃。(6)宗教与历史:只要有贫穷存在就有宗教。(7)经济与历史:财富集中不可避免并周期性地借由暴力的或和平的重新分配而趋于缓和。(8)社会主义与历史: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两者就要碰头。(9)政府与历史:一个好战的政府,随便使用一些吸引人的口号,就可将民主世界吞噬。(10)历史与战争:战争是历史的常态,就是在文明或民主政治社会中也无法消除。 据【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整理 请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或综合多个历史教训,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评述。(注意:可以论证、修改、批判或提

11、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2003年我国爆发“非典”疫情,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充分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漏洞。我国政府开始改变过去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卫生政策,加快改革。2003年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同时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大,特别是专项防治经费大幅增加,公共卫生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公共卫生服务逐渐回归公益性质。近年来,在有效减轻人民医疗负担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医改基础上,国家加快了以“重实绩、重贡献

12、,体现知识密集、高风险”公共卫生系统人员的薪酬改革,并制定了城乡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城市医生晋升前下基层服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政策措施,优化医疗人才的资源配置,缓解西部、农村基层等落后地区的人才匮乏状况。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摘编自胡兴强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与改革历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03年后我国公共卫生改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3年后我国公共卫生改革的作用(8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文字处理专家

13、,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1954年,王选考入北京大学,他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将对国防和航空工业产生巨大影响,便选择了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发明了许多世界领先技术。1975年以来,他投入到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研制工作中。1981年,他开始主持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的技术革命。20世纪80年代起,王选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为北大方正集团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2002年,他用获得的奖励金900万元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其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他一生献身科学,在科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摘编自当代毕昇王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选院士献身科技的时代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选院士的重要贡献。(8分)东莞市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6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6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