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717890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业(三)(17章总练习)一、填空题1.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_和_。2.为迎接21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_,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 _,被视为英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3.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_和 _等方面的基本要求。4.卡尔罗杰斯1942年出版了_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 _治疗理论及方法。5.公民教育是以培养_为基本目标。6.社会学习心理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_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基本理论是_。7.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纽曼提出了_道德教育模式。8.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指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_的论断。9

2、.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_和_。二、简答题1. 简述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2. 简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3.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4.简述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5.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对我国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改变。四、案例分析 美国一中学在学习有关“经济萧条”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在教室的屏幕上放映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幻灯。同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2.人们在干什么?3.他们为什么这样?4.你认为这些

3、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5.大萧条时银行倒闭可能对国家有什么影响?随着讨论的展开,教师补充一些历史知识,使大家了解当时上千家银行倒闭,以及由此造成的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接着教师让学生扮演到银行的去款人,并以记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采访。问:1.你们在这干什么?2.你认为能从银行提出款吗?3.如果提不出来,你将怎么办?4.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请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以上案例。综合练习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民主化 教育普及化2.1988年教育法 办学思想及管理模式3.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咨询和心理治疗 非指导性5.合格公民6.个体和环境 替代强化7.社会行动8.都可以测

4、量9.全员性 全程性 二、简答题(要点)1.简述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八项培养目标。 (1)重视早期教育,美国所有儿童作好学习准备。(2)降低中学生的辍学率,高中生的毕业率至少达到90%。(3)在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结束时,所有学生必须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英语、科学等8门必修课显示出驾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作准备。(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和专业水平。(5)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水平达到世界一流。(6)重视成人文化教育和终身学习。(7)在学校消灭毒品、暴力、酗酒,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有序的学习环境。(8)倡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改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促进学生在社会、情感和学

5、术方面的发展。2.简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2)始终抓基础、及时更新内容;(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4)重视信息技术知识;(5)重视个人知识。3.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2)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中包含4个因素:即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涵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3)学习活动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生联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意义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变化。二

6、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总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知识的建构决不是随意的,必须与他人切磋,以及和自己的经验相联系,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4.简述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多元的、相对的和变化的,学校德育要帮助儿童掌握价值澄清的方法,不是直接把价值观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习、分析、评价、反思,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

7、形成适合他自己的价值体系。价值澄清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关注生活、接受现实、启发思考、培养能力。5.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1)重视教育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2)重视扩大教育评价的范围;(3)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4)重视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三、论述题(要点)1.结合实际,谈谈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8、;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的改变。(1)从封闭转向开放;(2)从受体转向主体;(3)从平面转向立体;(4)从工具价值转向目的价值。四、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基本要求: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3.字数不少于300字。本题答题要点:1.简要说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2.本案例不是以被动的教师讲授为中心,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所学习的“历史环境”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3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 进行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的互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会、思考,建构起自己关于经济崩溃的知识结构。4本案例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