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1642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127 大小:77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物理微专题1_27训练(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训练1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单选)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 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设第 1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 2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 (t1)s,两粒石子间的 距离为 h1 2 gt 21 2 g(t1) 2gt1 2 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 的增大而增大,故B 正确答案B 2(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 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

2、速度相同 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 为 g,方向向下, A 正确, B 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 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 正确, D 错误答案AC 3 (单选)取一根长 2 m 左右的细线,5 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 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 隔 12 cm 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 、60 cm 、84 cm ,如图 1

3、所示站 在 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 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 各垫 圈 (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 解析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 、36 cm 、60 cm 、84 cm ,满足 1 357 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A 项错误, B 项正确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 为 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 项错误答 案B 4 (单选)一物体自空中的 A 点

4、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1 s 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 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 g10 m/s 2) ( ) A在 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 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正在 A 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 A 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解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要先后经过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若1 s 后物体处在下降阶 段,即速度方向向下, 速度大小为 10 m/s,那么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0,这显然与题中 “以 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符,所以 1 s 后物体只能处在上升阶段,即此时物体正在A 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答案B 5(单选)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

5、,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 Ta,两次经 过一个较高点 b 的时间间隔是 Tb,则 a、b 之间的距离为 ( ) A. 1 8 g(T 2 aT 2 b) B. 1 4 g(T 2 aT 2 b)C. 1 2 g(T 2 aT 2 b) D. 1 2 g(TaTb) 解析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Ta 2 ,从 b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 Tb 2 , 所以 a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 ha1 2 g Ta 2 2gT 2 a 8 ,b 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b1 2 g Tb 2 2gT 2 b 8 ,故 a、 b 之间的距离为 hahb1 8 g(T 2 aT 2 b

6、),故选 A.答案 A 6 (单选)如图 2 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 曝光,得到了图 2 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 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图 2 A位置“ 1” 是小球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 T 2 D小球在位置 “ 3” 的速度为 7d 2T 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相等都为d,B 对;由 xaT 2 d 可知 C 对;位置 “ 3” 是小球从位置 “ 2” 到位置 “ 4” 的中间时刻,据推论有v33

7、d4d 2T 7d 2T,D 对;位 置“ 1” 到位置 “ 2” 的距离与位置 “ 2” 到位置 “ 3” 的距离之比为23,位置 “ 1” 不是小球释放的初 始位置,故选 A.答案A 7(单选)小球从空中某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此 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 所示,则( ) 图 3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 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解析v -t 图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A 选项不正确; 00.4 s 小球做自由落体过程, 通过

8、的位移即为高度0.8 m ,B 选项正确;前 0.4 s 小球自由下落 0.8 m ,后 0.2 s 反弹向 上运动 0.2 m ,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0.6 m ,C 选项不正确;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 均速度大小为 1m/s ,D 选项不正确答案B 8煜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 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 到达离地面 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 不 计空气阻力,取 g10 m/s 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2)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解析(1)设火箭的速度

9、为v 则1 2 vth,所以 v20 m/s (2)最大高度 hm40 m v 2 2g60 m (3)t14 s,t2 v g2 s ,t 3 2hm g 23s tt1t2t3(623)s9.46 s 答案(1)20 m/s (2)60 m (3)9.46 s 微专题训练2 汽车的“刹车”问题 1(单选)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按规定速率为 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 A拖行路程为 8 m ,符合规定 B拖行路程为 8 m ,不符合规定 C拖行路程为 4 m ,符合规定 D拖行

10、路程为 4 m ,不符合规定 解析由 x v0 2 t 可得:汽车刹车后的拖行路程为x 8 2 1 m 4 m5.9 m,所以刹车试验 的拖行路程符合规定, C 正确答案C 2(单选)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和第 2 s 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 m 则刹车后 6 s 的位移是 (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解析由 xaT 2 得:a2 m/s 2 ,由 v0 T 1 2 aT 2 x 1得:v010 m/s ,汽车刹车时间 t 0v0 a 5 s50 m,故不能 答案(1)20 m (2)40 m 60 m (3)不能 微专题训练3 追及、相遇问题 1(多选)如图 1 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图 1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 010 s 这段时间,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在 1025 s 这段时间,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D两物体在 10 s 时相距最远,在 25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