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16373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7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慈母情深(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题慈母情深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 会认“魄、抑”等11 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 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 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 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 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 难点 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会认“魄、抑”等11 个生字,会写“

2、辞、抑”等12 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铺垫的作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 钟 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 1. 板书: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开门 2 2. 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 字。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见山式的开头,能 让学生尽快进入课 文的学习。清楚明 了。 】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出示课件 2) 1. 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 工

3、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 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总结,汇报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 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 军的事。)(出示课件 3) 三、精读课文,体会铺垫的作用。 1. 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你 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请大家读1-4 自然段。 2. 在读的过程中思考: “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 信息?(出示课件 5) 板书:书很贵。 (出示课件 6)“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 多钱。”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用自 学的方法解决生字 词,能提高学生的 自学能力。用简洁 的话概括课文

4、的主 要内容,能提高学 生的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精读 课文,引导学生通 过理解重点句子的 方式来理解文章的 写法,简洁易懂, 同时也有利于对人 物的把握。】 3 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从来没有”“也从来 没有”这两个词表明 板书:A家里很穷。 B“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 负担。” 读第 4 自然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出 示课件 7) 这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的。从 “卖破收音机”和“吃进了肚子里”直接描写家 里的穷。 板书:破收音机吃进了肚子里 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反复交 代家里很“穷”呢?里面的用意是什么?(出示课 件 8) 生各抒己见 师

5、总结:文章一开头先介绍书价(一元多),然 后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暗示读者这一元多对 “我”家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紧接着 作者又写出“卖破录音机”和“吃进肚子里”, 这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作者反复介绍“穷”是 为了下文母亲毫不犹豫地掏钱让“我”买书做铺 【设计意图:这个 环节有利于夯实基 础,同时为下文做 铺垫。 】 4 垫,从而衬托出母亲对“我”的爱。 板书:穷做铺垫,衬托母爱的伟大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钟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了 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知道了文章运用了 衬托的写法做铺垫。可以说收获匪浅。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9) 1.

6、背写课后生字词。 2. 继续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 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 ng zh ng 1. 爸爸每天出去打工挣()钱,非常辛苦。 2. 到底去还是不去呢?他在内心不断地挣 ()扎着。 gu j n 5 3. 我很喜欢这只小乌龟( )。 4. 天太冷了,很多人的手都龟 ()裂了。 二、读拼音,写词语。 1. 他非常有 p l () ,经过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工厂里出现了令人 欣喜的局面。 2. 爸爸这几天非常m ng l() ,连嗓子都累哑了。 3. 虽然遭遇了灾难,但他挺直j li ng() ,直面苦难的人生。 4. 这盆 di o

7、l n()真漂亮。 三、选择题。 前四个自然段,反复强调自己家穷,其作用是() 。 A衬托母爱,为下文做铺垫 B 交代家里的实际情况 C说明家里真的很穷 参考答案: 一、1.zh ng 2.zh ng 3.gu 4.j n 二、1. 魄力 2.忙碌 3.颓败脊梁 4.吊兰 三、A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2. 通过分析描写母亲的细腻的语言文字,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3. 通过品读重点句段, 体会母亲的慈祥和善良, 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6 热爱与崇敬。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 钟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会写的生字。 2.

8、 为了突出母爱,作者进行了怎样的铺 垫?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书的渴 望与贫困的家境让作者失魂落魄。也就在这 一天,作者走进了母亲那个他从未靠近的世 界。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深入品读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自然段,边读边 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出示课件 12) 板书:瘦弱疲惫 贫穷 辛苦 善良 2. 在这部分中,关于母亲的哪些镜头让你印 象最深? 3. 罗列句子,对比感悟:(出示课件 13)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 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你的脑海中有这样一幅画吗?带着你的感 【设计意图:在深入品 读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 理解重点句子,并通过对 重

9、点句子充满感情的朗 读,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 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性 格特点。 】 7 受再读读。 外表极其瘦弱的母亲内心也瘦弱吗?她是 怎样做的?从哪儿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坚 强呢? 引出对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 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哪个词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母亲为什么要“立刻”?“立刻”带给作 者的又是什么? 对比对这两句话,小结: 瘦弱但坚强。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 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 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出示课件 14) 再带着感受读这句话。 如果你是梁晓声,面对这样一位眼神疲惫 的

10、母亲,你读懂些什么?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极度需要休息的母亲却 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吗? 二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 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 8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这样的“立刻”是一天吗?是一个月 吗? 读,小结: 辛苦忙碌。 (出示课件16)“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 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从哪个词最能体会母亲的辛苦?(龟裂) 怎样的手才叫“龟裂”的手?母亲的手为 什么龟裂? 尽管手已龟裂,但母亲还在任劳任怨,争 分夺秒地忙碌着: 三次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 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 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再读这句话

11、,你还读懂些什么?“皱皱的 毛票”说明了什么? 读,小结: 贫苦不吝啬。 4. 再读这些句子,母亲的伟大形象是通过什 么表现的? (1)自由读。 (2)交流: 9 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3)再读,再感受。 三、触景写情(出示课件 17) 1. 拿出笔,写下作者的感动: 我拿着母亲给我的钱,鼻子一酸,心想: _ ,于是, 我攥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 头。 2. 交流。 3. 母亲的希望是什么?你觉得那个劝她的女 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四、音乐渲染 1. 母亲像天空,像大海,更像一条河,静静 地流淌在四季的交替中 2. 送出歌曲母亲。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 形式展现人物内心, 体

12、会 人物的情感,从而达到对 “母亲”这一形象的把 握。 】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钟 五、作业。(出示课件 18) 1. 搜集表现“母爱”的古诗句。 2. 用充满感情的文字来写一写自己的母亲。 【设计意图:作业这个 环节,拓宽了学生的视 野; 写一写更是锻炼了学 生, 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 进行梳理并表达出来。 】 1 0 板书 内容 买书- 贵 穷两个 “从来没有”衬托铺垫 慈母情深录音机 - 进肚子母爱伟大 工作环境 母亲动作、神态、语言善良 勤劳 辛苦 “我”的心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 她尝了一口这个果子,不禁皱起眉头,发出感叹:“真 su n()哪! ”

13、 2. 他挺直了 j li ng() ,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惫()忙碌() 耽误()立刻() 三、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人? _ 参考答案: 一、1. 酸 2.脊梁 二、疲劳繁忙耽搁马上 1 1 三、虽然瘦弱,但是坚强、勤劳、对孩子充满爱。 教学反思 1. 本课教学设计,我始终努力坚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教学为主线,以个性 的悟读为手段,通过展示文章重点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 思想感情,感悟人物(母亲)的伟大、无私形象。 2. 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有多种方法。首先是文章开头的衬托,然后就是直接描 写,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形

14、象。在教学中,我 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方面,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效果较 好。 美中不足的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不多,因此,对学 生的情绪调动不起来。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课 文写的是作者小学时代的事。作者在为一元五角的书去找母亲,最后得到了这 本书。字里行间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和崇 敬之情。 【作者介绍】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 当代著名作家, 1949 年 9 月 22 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 滨市。著有短篇小说集 天若有情、 白桦树皮灯罩、 死神,

15、中篇小说集人 间烟火 ,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 从复旦到北影、 雪城等。其短 1 2 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 小说今夜有暴风雪 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母亲获得了中篇小说选刊 优秀中篇奖。 梁晓声幼年家境贫寒, 19 岁时插队北大荒,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报 导员,经历了生活的苦辣酸甜。他的作品选材广泛,思维独特,文笔跌宕,情 感真挚,展现了生动、鲜活而泥土气息浓郁的现实生活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感染并教育着读者,其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巨大的激励与鼓舞。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小 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青年近卫军”与德国法西斯英勇斗争的事迹,人 物性格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于一九四五年出版后,立即受到了 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次年获得苏联国家奖。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 批苏联青年的英雄形象,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青少年的偶像,对这一 代人的成长产生过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所以作者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以至于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