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1600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城市公共场所空间和公共生活以江浙地区城市为例 华东实地调研实习报告陆啟泉3112009784 12建筑一班摘要: 现代城市生活中,城市公共场所空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家和工作,人们都会在公共空间中活动,有时甚至把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融入在一起。公共空间为公共活动提供了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参观、交流、学习的场所,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城市的公共生活质量,一个城市的公共生活也在促进着公共空间的丰富性。关键字: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建筑设计 文化 社会 城市规划正文:城市中的公共场所空间是人们休闲、运动、娱乐、参观、交流的地方,它包括了城市公共绿地、商业街、集

2、散广场、街道、博物馆、公园等等。好的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形成城市良好的公民风气,更可以改善城市面貌、吸引游客。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公共生活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更加精彩纷呈。1可见,在参与公共活动时,人们处于一个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场所中,人们或多或少会与他人产生关系。因此对于公共生活的场所来说,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又可以令公共活动变得更有意义,更和谐,对空间尺度、公开与隐私,使用体验、文化把握得当的公共场所,更是可以令公共空间赋予自己更多的意义。城市街道的意义

3、实际上,城市中很大一部分的公共空间都是由“道路”组成的。观景的街道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的好场所,城市的街道上行走,观察城市的车流,河道,建筑可以让人更贴近城市。而在宁波,有一条著名的“老外滩”,现在人们可以在那里休闲观景。宁波老外滩坐落于宁波三江口北岸的宁波老外滩1844年开埠, 地处宁波市中心,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口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宁波老外滩1992年后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长三角大景观之一。老外滩目前建设为江边的景观街以及与之贴近的一条酒吧街,建筑面积8万

4、平方米的老外滩面积,却囊括了个性消费的所有功能,包括城建展馆、国际酒店、世界美食、城市公寓、行业会馆、生活天地,一举成为宁波最顶级的社交平台,一个高档次、多元化的商业街区。老外滩通过政府改造后,酒吧街成为了人较多的娱乐场所,白天则是安静的休息地,可以安静地坐在咖啡厅享受安静的时光。而沿江的景观街则是可以观赏甬江和其对岸的建筑。开放性很强的沿江步行路经过改造,变成了木板路,设有观景台,休息亭,休息椅等等,融入了景观里,为行人提供了也是游客欣赏宁波城市景色的必经之地。“老外滩”体现了地方对公共空间可以承载历史意义,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同时给他们带来对城市的认同感,这是公共生活的关怀,也是对

5、城市的尊重。具有历史意义的街道,还有位于杭州的“南宋御街”。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咸淳临安志等文献记载,铺设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石板,但此前的考古发掘却只发现过香糕砖。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即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今武林路西侧,供奉皇室祖先塑像的场所)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如今,南宋御街已是充满古香古色的商业步行街,两边商铺林立。而改造后的南宋御街的两旁,设有流通的浅水沟,浅水沟方便了

6、两边商铺的一些用水活动以外,也让来这里行走的人感觉到活力和亲切感。南宋御街集中展示了杭州曾经的都城风采,恢复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重塑了城市空间肌理,再现了老杭州的市井生活,让中西文化交相融汇。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追忆历史,青年人可以体验时尚,外国人可以感受中国,中国人可以品味世界。新中山路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经济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体现了原真性、整体性、延续性、游赏性,实现了文旅相依、商旅相旺、居旅相宜,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是历史与现实、传统和现代的一次完美结合。而在南宋御街,还有王澍中山路改造项目。王澍杭州中山路改造 这是政府原本准备拓宽、立交化的城市干道,王澍的方案是

7、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王澍在中山路上以在这里生活的人的文化为前提,改造了历史悠久的中山路,添加了一些特有的重要元素。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他说。2可见,一个公共场所,除了有提供公共活动的功能以外,还

8、承载着更多的意义,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价值观。而当人们来到这些场所进行公共活动时,公共活动也变得更具价值,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有人与城市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城市公共空间展现城市记忆,具有纪念性。面对现在的拆迁行为,越来越多的老街被玻璃幕墙的新式大厦取代,人们可以活动的场所变得单调。但如果城市可以尊重历史,留着一些对过往的印象,不单止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更是对这里的人有着心灵上的影响。开放的公共空间除了街道,城市中还有其他的公共开放空间可以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譬如园林,城市广场,绿地等等。这些开放的公共场所,与街道有所不同,因为当人们来到这

9、些公共场所时,会进行一些停留式的公共活动,譬如休闲,看书读报,参观,运动等等;同时也会有一些流动式的公共活动,譬如散步,跑步等等。因此,当人们来到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进行公共活动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活动体验,与同一空间里面的人的交流方式也会不一样。在杭州,有一个全国最著名的开放公共园林之一西湖。西湖,城边之湖,环湖一周,一日足矣。然欲尽得西湖之美,虽十日百日不能也。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能同时观赏,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安能同时出现,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又怎能同时饱览。西湖以其极具自然亲和力的和谐之美,深沉醇厚的人文之美和富有想象空间的意境之美,取得了诸多西湖中最胜的桂冠。两堤三岛为骨架的水景水体,开敞式的

10、环湖公园和绿地,周边散布的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直至现代的优秀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加之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宏大空间背景,共同构筑了西湖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总体格局,形成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山水实体为核心,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博物馆文化、茶文化五大系列为基本架构的复合性文化景观。西湖是历史悠久的园林,自秦代以来,通过前人的不断加工美化,现在已经是著名的全国景点。而西湖最著名的要数他的点景和造景。我国园林善于抓住每一景观特点,根据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进行高度概括,常做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其形式多样,有园额、对联、石碑、石刻等。题咏的对象更是丰富多彩,无论是亭

11、台楼阁、大门小桥、假山泉水、名木古树还是自然景象都可给以题名、题咏。花港观鱼便是通过这种点景与题景的手法造景,不但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情画意,点出了景的主题,给人以艺术联想,并有宣传装饰和导游的作用。来自四湖五海的人都会来到杭州西湖游览,除了游客,还会有附近的居民来到这里休闲聊天。但无论是什么人,当来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被如此美景所打动,他们不一定懂得园林,但这样的场所总会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愉。西湖是地理空间是不变的,或者说变化是极小的,变化的其实是她的“公共空间”。西湖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大,既是科技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当汽车、火车、飞机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时,当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来

12、越快时,当巨大无比的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变成为“地球村”时,西湖的公共空间反而在反向地扩张、变大。杭州的西湖正在变成世界的西湖,正在走向作为公共空间的西湖的扩张极限。3说到园林,还有著名的苏州园林,而其中以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最具有代表性。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距今(2014年)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

13、,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做到了景随人动,人随景移,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了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拙政园的花卉也是一个很大的特色,园中池子遍植荷花,到了夏季那真是一派清风送爽,荷花送香的景色哦,还真是迷人。夏日荷花,秋日木芙蓉,玉兰如雪,山茶似火,还有蕉,枇杷,松,柳竹等一干植物,居住其中,恍如人间仙境,实在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不敢奢望的。4拙政园从古时的私家园林,变成了如今的公共参观场所,虽说性质有所改变,但我们

14、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得到,这种园林式的公共空间,能够给参与公共活动的人极好的活动体验,每一个细节都能感染使用者。这种古人设计的园林,融合了无数古人的智慧,有一些设计,甚至直到今天也值得我们的公共空间设计者参考。能在城市中体会到这种历史悠久的园林,对这个城市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城市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只有把这种延续性保持下来,这个城市的人才可以深刻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传承。而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正是把文化传播给每一个人的场所,当人们聚集到一个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公共场所进行公共活动时,他们是实际上是在于其他来这里的人互动交流着,与历史文化交流着。室内封闭公共空间城市中,公共场所空间不仅限于室外的活动空

15、间,还有室内的活动空间,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等。然们在这些场所里面多数会参与到参观,学习等活动。宁波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宁波美术馆毗邻老外滩酒吧街,尺度同样庞大的鸡血石博物馆,西邻城市主干道人民路。宁波美术馆主要由主楼和入口广场组成。入口广场和主楼之间有两条天桥通道连接,广场与主干道连接,形成了主楼内部延伸到城市道路,加上开阔入口广场,使城市与美术馆连为一体。作为城市干道上的标志性建筑,宁波美术馆即突出了自身的形态更融入到城市,是很有意义的。美术馆的立面设计为木表皮加上排柱,其肌理也与周边的饭店和酒吧街相结合美术馆内部交通流线明朗清晰,开阔的大尺度空间和小尺度的封闭空间相互结合,

16、给人很舒适的观赏体验。而大空间里的上下交通楼梯设置也很巧妙,在方正的大展厅内斜放着,而且有大面墙隔着,营造出了活力。宁波美术馆的设计便是一种让人有丰富体验的美术馆,来这里参观的人,除了展品意外,最大的感受一定是这个美术馆和城市的交流,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只有主动地把自己和城市产生交流,主动去亲近城市,才是一个最吸引人的建筑,来到这里活动,不会被大体量所震慑,而回感到来到了”家“,这就是好的公共建筑设计的魅力。而宁波另个一著名的博物馆是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窗口。它是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整个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