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1578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劳技木工相架的设计和制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木工相架的设计与制作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手工木工“相架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组织学生上网查资料、到商店调查、观察,激发学生的设计需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范例展示和演示,引发学生对不同材质和构造的相架产生兴趣,学习木质材料的加工、画线、钻孔、锯割、砂磨等技能,并将学得的基本技能应用于设计制作之中,亲身尝试和体验创造的乐趣。通过交流评价和拓展练习,看到别人的长处,积极参加集体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初步学会操作技能的同时,接受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单元的重点是锯割、锉削和相架的装配,通过学生的操作、体验,学会这些基本技能。难点是相架玻璃槽设计、相架木料成角度粘合,

2、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析思考,逐步学会使用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设计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成本单元教学大约需91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学会正确使用钢丝锯、C字夹、锥子、木锉刀等常用工具。学会画线、钻孔、锯割、锉削、砂磨与装配等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独立或与他人

3、合作完成作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锯割、锉削、装配等操作技能。2、难点:相架玻璃槽设计、相架木料成角度粘合。四、【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木工工具、502、101强力胶、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砂纸等。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确定设计要求 1、提问: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存相片呢?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这个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2、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

4、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3、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独立或寻找合作伙伴,填写“初步设想”的表格。我初步的设想我这个相架主要放什么类型的照片?准备放几张照片? 相架的造型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制作这个相架要用到哪些材料?材质或形状有什么特点吗?如何进行相架外观的美化设计?说明:问题内容的选择最好是引导而不是要去难倒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每一个问题都充满好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提出设计要求,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收集相关资料。第二课时:收集分析资料 1、收集资料组织学生在电脑房或电子阅览室上网浏览,各组根

5、据自己提出的设计要求,搜集有关资料(教师提示以下查找范围)。(1)木制相架和其他材料的相架比较,有哪些独特之处?(2)各种造型木制相架的实用性和装饰性。(3)过去和现在在人们心目中木制相架的作用。(4)目前市场较常见的木制相架有何特点? 布置学生单独或寻找合作伙伴,到商场或照相馆去了解更多有关相架功能及材料的情况。2、分析资料(1)要求学生能将所搜集的资料(文字资料和图案资料等)进行下载。并相互交流。(2)各组根据搜集的资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寻求最适合自己“初步设想”的有价值资料。3、分析材料制作相架可用各种材料,如木料、塑料、金属等,本单元做的相架所用的材料为木料。在分析

6、材料时,教师要重点介绍常见木料的特征、用途以及木料的接合方式。说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知道不同相架的不同用途,以及所用的材料特点,通过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他们查询资料的能力。第三课时:学习构思方案 1、观察思考学生观察教材中P15页“简易笔筒的草图”,并思考、讨论:简易笔筒草图应怎样构思?有哪些注意点?造型和材料有哪些特点?2、尝试构思方案: 从笔筒的设计迁移到相架的设计,提示学生从相架外观造型、尺寸大小、功能结构、材料选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引发学生对各自的初步设想进行再构思,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木制材料特点创作作品进行思考。通过实物投影仪交流“我的初步设想

7、”表格,指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开展讨论。第四课时:相架设计表达 1、设计草图学生独立或者寻找合作伙伴设计样稿,学习用草图表达相架的设计意图。运用实物投影仪对设计图进行展示和表达。 2、完善设计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交流,表达各自的设计意图,相互指出草图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获得好的创意进行“再设计”。说明:让学生观察教具实物,分析它们的特点,探讨在构思设计方面的方法、关键,为后面的设计构思做准备。教师在学生确定构思中,可适当给予一些提示,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亮点,并及时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让学生顺利地找准设计创作的入口。创新

8、是从设计开始的,学生通过活动,把最初的“初步设想”提升为“设计方案”,学会了用绘制草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通过交流,进行再设计,确定最后的方案。第五课时:加工工具与使用方法 1认识加工工具学生自学教材P16页,认真阅读文字说明,对照加工工具图片,教师也可展示并介绍常用实物工具,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观察教材P17P19页的工具使用方法图片和文字说明并思考:不同工具的运用有哪些注意点?提问:通过观察同学们对木制材料的材质和构造上的特点已有所了解,想一想这些工具在木制材料加工中的方法有哪些? 3教师示范操作强调基本技法的操作要规范化,做到规范操作才会更

9、安全。结合实例,如锯割、磨砂和锉削等,设置具体的训练环节,边操作边讲解应当注意的地方,或故意设置一些纠错的例子,发动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时可以让学生徒手操作,也可以用一些废料尝试一下。举例一:使用手锯割据时,有些学生的坯料为什么会开裂?成因分析:A、操作时用力过大,速度太快;B、锯条面对板面没有保持垂直;C、锯条与木料不是成20度到30度的倾角开锯,当锯条进入锯缝后,也没有注意将倾角放大到45度,再继续锯割,造成开裂发生。举例二:有些同学使用木锉刀锉平面时,经常发现锉刀上下摇动,造成平面挫不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成因分析:握锉刀的姿势不正确。上述举例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或删减其中的某

10、一个部分。磨砂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只要稍稍示范一下即可。第六课时:加工技能体验 (杯垫)(1)杯垫实物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杯垫多种多样,制作杯垫可用各种材料,用木料制作的杯垫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相互交流。学生阅读教材P20P21页杯垫的加工技能,让学生思考、讨论:它用了哪些常用的技能制作?以及制作时的要求或者构思是怎样的?有哪些注意点? (2)制作杯垫讨论杯垫制作的工艺流程:画线钻孔锯割锉削砂磨装配检测请学生制作杯垫,注意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具,体验创造的过程。总结与归纳。请学生欣赏亲自完成的作品,感受杯垫的美观性和实用性,结合教材P21页的“总结与归纳”有关内容,进行交流。第七课

11、时:加工技能体验 (笔筒)1、作品制作(笔筒): (1)识读教材P22页,作品制作过程示意图,了解教材P23页笔筒制作的程序和方法。(2)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对笔筒制作的每一步骤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木料笔筒加工制作的全过程。说明:指导学生识读简单的操作示意图,强调在加工过程中如何安全使用工具,学生在认识了工具之后,教师在讲解要领时要重点突出不同工具的特点,通过分解动作演示,让学生看得清,经过观察和思考,最终熟悉并掌握基本操作。笔筒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选择笔筒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的形式,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木质作品的特点,理解木质材料制作过程的一般方法,为相架的设计、制作做准备。第八课时:修改

12、相架设计并制作 1、讨论相架的工艺过程,使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悉设制作的一般顺序。2、引导学生修改相架设计草图,并提请学生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相架的成角度粘合:框架外框和框条的拼角有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45度拼接等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拼接45度角时,划线工具可用量角器、角尺固定角、正方形的对角线等等,哪种方法合适就用哪种;相架的“框架槽”,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框架槽的深度与框架背板的厚度要求,如果框背板的厚度大于或小于框架外框与框条所形成的厚度,那么把照片放入相架内,都显得不合适。由于框架外框与框条不是同一块木料,在拼接时要考虑到交叉拼接,这样拼角粘合才有牢度;3

13、、布置学生制作,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对那些探究和创造欲望的较强的学生,给予多方的引导和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实现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多边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要求学生在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学习,强化合作意识,创设一种多边活动的互动氛围。第九课时:交流评价 1、自评:请同学们把照片放入相架内,看看是否合适,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在展示和欣赏作品的同时,向大

14、家介绍制作相架的特点及功能,交流制作的经验和感受。2、互评:组织学生对被展示的作品分别进行评价,指出作品的实用性、合理性、新颖性以及尚可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实用、具有特色的改进意见或建议。3、师评:坚持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不同的方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善于捕捉学生作品的亮点加以表扬。4、拓展练习请同学们试一试,设计一个不仅能放一张照片,还兼有其他功能的相架,让学生画出设计图纸,并说说设计方案。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展示学生的风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不断地投身于新的创造活动中去。七、【教学参考】图书:中国金叶相架、时尚写意相架。习作1书报架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木制书报架的设计与制作,通过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够看懂书报架的构造,了解书报架的组成和作用,并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在书报架制作过程中掌握木料连接的基本技能,体验作品创作的乐趣。本作品的教学重点是书报架的设计和排料,难点是书报架的组装。设计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尽可能设计出各种造型的书报架作品;在排料过程中,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