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金缕曲》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71544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顾贞观《金缕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顾贞观《金缕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顾贞观《金缕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顾贞观《金缕曲》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顾贞观《金缕曲》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顾贞观《金缕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顾贞观《金缕曲》(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顾贞观金缕曲,-汉语言文学(1)班 -王晨冰、黄丹凤、 王丹萍,金缕曲(一)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成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兄怀袖。,金缕曲(二) 我亦飘零久。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祇看杜陵消瘦。 曾不减、夜郎潺愁。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 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从今

2、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作者简介,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山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顾贞观自幼聪慧好学,少年时就与江南名士陈维崧、吴伟业、严绳荪等人交往,并加入了他们的“慎交社”。康熙三年由于他的文才,被授与秘书院中书舍人。

3、后任国史院典籍。因为人正直遭到同僚排挤而落职。清廷编修明史时曾有人推荐顾贞观参与,顾贞观力辞作罢。落职后,他致力于词的创作,倘徉于山水。成为清初杰出词人之一。金缕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人誉为“千古绝唱”。,顾贞观的词格调高昂,情绪激越,气吐如虹,感情深挚。他不事藻饰,长于白描,清新婉约,直抒胸臆。他学习继承了我国词的传统,但师古而不泥古,力求突破前人。他将词结成三集,取名弹指,刊印之后,风靡一时,几乎“家有其书”。早在结集刊印之前,他的词已传人朝鲜。朝鲜驻清政府的外交官员,经常走访在北京的顾贞观,顾贞观每有词作,即被索取寄往朝鲜。 顾贞观晚年在家乡惠山祖祠旁造了一所住房,名之为“积书岩”。在其

4、中读书写作,并时常与严绳荪、秦松龄等人结伴出游,诗词唱和。,文学成就,贞观、性德作词主张“舒写性灵”,其词极情之至、质朴自然、雄于学养而又能创新出变,弹指词序中说:“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盖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而叹先司寇公评骘之当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曾论顾贞观曰:“顾华峰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著处”。,顾贞观词,以金缕曲两首最佳,以词代书信,纯用白描,缠绵恳切,感人极深。纳兰性德读后叹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其余作品,亦幽艳圆朗,以情韵胜。如眼

5、儿媚“手卷湘帘雨初收”、金缕曲秋暮登雨花台、百字令荆溪雨泊,用史梅溪韵留别陈其年、史蝶庵诸同学、石州慢御河为漕艘所阻等首皆是。杜诏为他的词作序,把他和陈维崧、朱彝尊等相提并论,可见其受人推崇。,著有纑塘集、弹指词,编有唐五代词删、宋词删,又有与纳兰性德合编今词初集。其中弹指词声传海外,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曾续成其曾祖父所编著的顾端文年谱,文字简赅。,惊世友情,清顺治十五年(1658),其好友吴兆骞因科场舞弊案被株连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顾贞观好友吴兆骞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时,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

6、,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在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时顾贞观在北京,作金缕曲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顾贞观读信后,凄伤流泪,深知身居绝塞的好友再经不起风霜雨雪的摧残,救友生还已到刻不容缓之时了。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纳兰性德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当他了解到朝廷中有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如苏州的宋德宜,昆山的徐乾学等,过去与吴都有过交往,因而连日奔走于这些权贵之门,希望他们顾念旧情,能为营救吴兆骞助一臂之力,谁知人情淡薄

7、,世态炎凉,这些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顾贞观一筹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金缕曲二首,作为给吴兆骞的复信。,二阕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 后吴兆骞被释归来,到明珠府上拜谢,在一间屋内自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方知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 康熙十五年,大学士明珠慕顾贞观的才名,聘其为子纳兰性德授课。纳兰性德亦为清初著名词人,二人遂成忘年交。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网罗汉族士大夫。著名文人学者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

8、英等人都被荐至京,会试中式任翰林院检讨等职。顾贞观、纳兰性德与他们经常聚会,吟咏唱和,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顾贞观在京期间,还为纳兰性德编订了饮水词集。,金缕曲的产生,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王朝借口江南科场有弊,大肆迫害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诗人吴兆骞(汉槎)也因此被流放宁古塔(今吉林宁安)。他的好友顾贞观这时在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愤地写下了两首词: 金缕曲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 。金缕曲写得缠绵徘侧,感人至深。倾诉了顾贞观对放逐边陲的知己无限思念之情,控诉了那翻雨覆云的人间魑魅,表述了他“亦飘零久”与吴兆骞有着同样命运的境遇,道出他对遭此厄运许多“死生师生”的深切怀念,读来字字血

9、、声声泪。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读了这两首词后,感动不已,作词相和。 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朝宰相,他仰慕顾贞观的文才,聘顾贞观为纳兰性德授课。,这时吴兆骞已戍边18年,但顾贞观始终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他请求明珠营救挚友。一次,明珠大宴宾客,席间,明珠端起一大杯酒,笑着对顾贞观说:“你能把这杯酒一饮而尽,我就为你设法营救吴兆骞。”顾贞观本不胜饮酒,听此话后,端起酒杯,真的一饮而尽。明珠哈哈大笑说:我只不过同你开个玩笑而已。你是重义的人,即使不饮此酒,我也会为你营救吴兆骞的。顾贞观听了,忙向明珠跪谢。 吴兆骞终于获释,他只知明珠救他,特地到明珠府第拜谢。拜谢后,纳兰性德领他到那一次明

10、珠要顾贞观饮酒的地方,让他看壁间一行文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他这才知道,顾贞观为他生还费尽了心力。,作品介绍,第一首是作者对兆骞的安慰,并表示设法营救。“季子平安否”一语,便将心中无限的感情浓缩在这一问候之中,可谓言简而意长。接着“便归来”三句,针对挚友久在边地的思归之情,指出了当今的不利形势。下面两句进而写对朋友的关切:其中“行路悠悠谁慰藉”推想兆骞流放地的孤独境况。“谁”表明对挚友只身异域的惦念,又揭示出当时的炎凉世态,一人有难,故旧疏远,寄寓着作者愤慨之情。,“母老家贫子幼”陈述兆骞家中的艰难状况,作者以家常语道出吴家老少孱弱,物力维艰,生计困顿的窘境。“记不起、从前杯酒

11、”两句调转笔锋,追忆往昔两人厮守聚会,杯酒相娱的欢乐情景。然而那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于是作者在感伤之余,对官场小人的满腹愤懑油然而生:“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作者此处揭露了当日兆骞仇家们的种种伎俩,说明他罹难的根本原因,对朋友的不幸遭遇予以深切同情。“应见惯”、“总输他”这是作者对官场和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作者继而劝告:“冰与雪,周旋久”让兆骞不要悲观,应作长期对付的准备。,下片对朋友劝慰,并表明定然救援的决心。“牛衣”借指兆骞的粗陋、破旧衣服。“泪痕莫滴牛衣透”规劝朋友尽管生活穷苦,但不要过分悲伤。“数天涯”三句则从正面安慰朋友:你虽然被远遣北地,但仍能同骨肉亲人团聚,这样的幸

12、遇天下并无几家。“比似红颜”二句,言当年那场案件有不少人遭遇更惨,而兆骞今尚健在,可谓大幸!谆谆劝慰足见朋友间情谊笃厚,然流放毕竟不幸,故叹“只绝塞、苦寒难受”再表关切。下面即申诉搭救朋友的决心“廿载包胥成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词中借用两个典故表明作者不惜一切代价定搭救朋友。结尾两句嘱咐收存此词,以为慰藉,再次与“以词代书”之旨相扣。,第二首着重陈述自身的坎坷境况。上片以“我亦飘零久”发端概述作者离家后的寥落身世,并笼罩下文。“十年来”三句既述说同兆骞生死不渝的师友之情,又叹息无力救助,不免深自惭愧。接着“宿昔齐名非忝窃”转为回顾往事。可见才名早为世人认可,因而心地坦然。下面“试看”三句具

13、体表明两人境况。“杜陵”即杜甫,“消瘦”言杜甫生活困顿而身体瘦弱。“夜郎”指李白,他曾被流放夜郎。“潺愁”指遭受折磨。贞观自谓与兆骞在境况、交情等方面就如杜李一样,兼之“薄命长辞知己别”妻子中途死去,挚友长久离别,到头来只落得孤苦伶仃。处于这种境地,又怎能不发出“问人生到此凄凉否”的深沉哀叹!,下片继续陈述两人坎坷遭遇,并对挚友进行叮嘱。“兄生辛未吾丁丑”说明了两人的生年。“共些时”三句则道出两人在一些时间内,都像被冰雪严霜摧残折断的蒲柳一样过早地衰老了。足见两人在险恶的政治形势和生活环境之下都身心憔悴,未老而先衰了。于是进而提出“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再不要因写词赋而招惹烦恼了,只求

14、得心神安然,平静度日。这既是自式也是对挚友的劝告,尽管如此,作者对生活和未来并没有绝望,随之便发出“但愿得河清人寿”这样的企盼。由此表明作者对前途仍怀有信心,让密友盼等着归来的那一天!“归日”两句劝兆骞回来后整理流放边塞期间所写的文稿以传后人。这里作者替兆骞把生前死后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表达了对他的极度关切和两人交情的深挚。,词评解,顾贞观的这两首词,代替书信,寄给密友,不仅情真意切,形式上亦属创新。在内容上,作者把对密友的问候、安慰、期许、嘱咐、企盼等融为一体,感情诚挚,肝胆相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谪的深切关怀、同情和慰藉以及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语言朴实,如话家常,委婉有致,曲尽其妙,一字一句,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谢谢 观赏!,谢谢观看!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