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13467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2单元7一匹出色的马(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一匹出色的马 文 本 分 析 本文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以一个孩子的 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郊游,返回时“妹妹”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 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写景与叙事交融,巧妙地将自然风景和生活 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满含亲情和关爱的家人郊游 情景中。 本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 受妹妹心情的变化,在情境中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情境中引导学生 的阅读实践。 教 学 目 标 1. 认识“郊、泛”等 15 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 个字,会写“出 色、妹妹”等 11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

2、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 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 学 重 点 1. 正确地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 认识“郊、泛”等15 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猜谜语。 尾巴长,鬃毛飘,会拉车,能奔跑,四个蹄子嗒嗒响, 帮助人们立功劳。(谜 底:马)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指名说说对“出色”一词的理解。(特别好,超出一般。) (2)用“出色”说一句话。(生自由说,然后

3、指名说) 过渡: 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这匹马到底哪里出色呢?让我们快去读 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小组内接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2.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郊 ji o 外泛 f n 起波 b 纹 w n 柔 软 ru n 绿 毯 t n 葱 cn 葱 cn 绿绿 异 y 常请 求 qi 一 株 zh 拾 sh 起骑 q 马跨 ku 上恋 li n 恋 li n 不 舍 sh (1)出示课件,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认读词语

4、。 明确:“泛、纹、软、毯、恋”是前鼻音, “葱”是后鼻音; “软、株、拾、 舍”是翘舌音。 (2)交流识记方法。 动作加联想识记。 如“拾、骑、跨”都表示动作,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如拾果皮、骑自行车、跨台阶,想象画面,并结合动作表演识记。 语境加经验识记。 “波”和“纹”可组成词语,联系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 “波纹”的意思;波纹一般是泛起的,如生活中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波纹,由此 识记“泛起波纹”这个短语;“毯”和“软”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如“毛 毯软软的”“毛衣软软的”;“恋、舍”可组成词“恋恋不舍”,引导学生回想 自己对亲人、玩具恋恋不舍的情景加深记忆。 与熟字比较识记。如,熟字“

5、球”和生字“求”,熟字“文、蚊”和生字 “纹”,可以创设语境,比较识记。 我请求爸爸给我买一个足球。蚊子掉进文文的水杯,泛起层层波纹。 编字谜识记。如: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毯) 熟字加偏旁识记。 朱+木=株合+扌=拾奇+马=骑夸+=跨郊+阝=郊 3. 写字指导。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9 个生字,想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漂亮。 (2)请五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的田字格(课前粘贴好)里范写,其他学生 认真观察,然后师生评议。 (3)教师重点指导: “女”成为偏旁之后,最后一笔要写短,不越过第二笔;右 边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要长一些,撇、捺舒展。 右半部分“象”的第六笔撇从“口”字中间

6、穿出去,弯钩及 接下来的两撇一捺要左右平衡,把字写正。 第三笔和第四笔都是竖,注意这个字的六个点画,每一个点 的位置及互相之间的协调。 “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部;注意下半部分不能写成 “舌”。 第二笔竖钩是这个字的主笔,要写得正、直;第三笔点和第 四笔提,两笔收笔处留有空隙, 不能相连, 最后一笔是右上的点。 (4)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投影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师生共议,学生再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接力朗读课文, 其余学生认真听, 听后给予评价, 重点对是否读正确 (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断句)进行评议。 2. 学生再读课

7、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情节?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3. 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的句式汇报。 教师指导:可以是课文内容,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内容等。 生 1:我知道了“葱葱绿绿”“碧绿碧绿”都是写绿色的词语。 生 2:我知道了文中“一匹出色的马”并不是真的马,而是一根又长又细的 柳枝;我还知道了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是幸福的。 生 3: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家四口去郊游,返回时“妹妹” 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快乐回家的故事。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小结本课时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复习。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先自由交流学习生

8、字的好方法,再同学间交流,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 自己当小老师,教家人识记本课生字。 2.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1. 复习生字词,会写本课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 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能边读课文边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 说出变化的原因。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看谁组得多。 郊 泛 波 纹 葱 软 毯 异 恋 舍 求 株 拾 骑 跨 (2)指名

9、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其他学生听写词语 出色河水碧绿波纹河岸柳叶景色 柳树枝条一匹妹妹好像恋恋不舍 (3)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爸爸为什么要给妹妹一根树枝,让妹妹当马呢?妹妹看到这匹“马”又 有怎样的表现?这匹 “马”把妹妹带回家了吗?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 去寻找答案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 学习第 13 自然段欣赏风景美。 (1)指三名学生接力读第13 自然段,其余学生认真听, 画出文中描写景 色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3)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体会郊外的美丽,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河水碧绿碧绿的,

10、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叠词“碧绿碧绿”要重读,语速较慢。想象“微风吹过”,轻轻的,柔柔的, 心中感觉暖暖的,朗读语气自然柔和,语调适中。微风中,我们还仿佛看见河水 “泛起层层波纹”,朗读时,语速可以稍缓,仿佛层层波纹荡漾开去。 (课件出示)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 毯。 朗读时,要边读边想象:长长的小路,一边是“碧绿碧绿”的小河,一边是 “葱葱绿绿” 的田野,置身其中, 定然会被文中的 “小路” 和“田野”深深吸引。 因此要怀着愉悦的心情朗读,尤其是“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边读边有种迫不及 待想摸一摸、躺一躺的冲动, “柔软”读得舒缓, “绿毯”读出重音,以示强

11、调。 (课件出示) 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 着都笑了。 前面两句的自然美让人流连忘返,此处更是增添了和谐温馨的人情美。想象 “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时的样子,朗读时语速可轻快,表现 出欢悦、有趣。 “笑”突出文中“我”和妹妹当时的表现和感受,语音可略微加 重。 (4)师生合作,理解内容。 第 1 自然段第 1 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全家到郊外散步,是抓住什么景物来写的?(小河、垂柳、田野。) “我”和妹妹为什么笑了?(在孩子眼中,柳叶在爸爸妈妈的头发上拂来 拂去,很有意思,这既是快乐的笑,也是会心的笑。) 哪个词语整体概括

12、了郊外风景的特点?(异常美丽。) (5)郊外的景色如此美丽,“我们”喜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说说“恋恋不舍”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 你们在什么时候会有“恋恋不舍”的感觉呢? 自由读第 3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我们”恋恋不舍的情景, 表达出“我们” 恋恋不舍的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13 自然段,体会人物开心、快乐的心情。 2. 学习第 47 自然段感悟人情美。 过渡:此时的我们沉浸在美景之中,玩累了,多么开心!该回家了,妹妹又 有怎样的表现呢? (1)读好人物对话,体会心情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指导:注意提示语“求”,将儿童

13、撒娇的语气和神态通过朗读来体现,语速 稍慢,“抱抱”重读,可体会求抱的天真之趣。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指导:可以让学生想象妈妈摇头时和蔼可亲的神情,用温和的语气回绝妹妹 的请求。朗读时,语气轻柔而又肯定。 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指导:文中的爸爸将一根柳枝拾起, 告诉妹妹可以把它当作马。 说话的过程 中,应该是很亲切、认真的神态,且将重音放在“出色”和“骑着它”之上,有 鼓励和期待的意味。 等我们回时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指导: 妹妹由最初的走不动、求抱到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奔向前, 早我们到家,

14、这些变化都源于这匹出色的“马”。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着 说”和句子后面的感叹号。“早”可以重读,“回来啦”语调可逐渐升高,稍微 拖长,读出妹妹那份得意和兴奋。 (2)自由读第 47 自然段,思考: 往回走的时候, 妹妹有了怎样的表现? (妹妹走不动了, 求爸爸妈妈抱。 ) 妹妹此时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急切、渴望、撒娇。) 爸爸妈妈抱妹妹了吗?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 读) (3) 情景表演:想象一下,妹妹是怎样求妈妈和爸爸的?她会做什么动作? 语气又是怎样的?爸爸妈妈的表情、语气又是怎样的?你们愿意扮演爸爸、妈妈 或妹妹,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吗? (4)学生分小组表演,然后各

15、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一演。 (5)对比爸爸妈妈的回答,谁的更容易让人接受,更能让妹妹产生乐趣自 己走回家? 明确:妈妈回答的语气是轻柔的,拒绝是合理的“我也很累,抱不动你 了。”爸爸没有作声, 只递给她一根又长又细的柳枝,一句“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你走不动了, 就骑着它回家吧” ,尽显父亲的智慧。 于是,妹妹骑上“马”回家, 在其乐无穷的游戏中完全忘了疲劳。 (6)指导勾画出描写爸爸一连串动作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及爸爸解 决问题的能力。 爸爸的做法调动了妹妹自己走回家的积极性,让妹妹有了自己走 回家的动力。 (7)引读第 7 自然段:在妹妹眼里,爸爸递过来的这根又长又细的柳条就 是一匹可爱的

16、小马。于是,她高兴地跨上“马” 找出文中描写妹妹动作的词,边读边想象妹妹“跨”上马时的兴奋劲头, 想象妹妹“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的情景,以及“笑着”展现自己回家最早的得 意模样。 思考:由妹妹的反应,你觉得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深爱孩子,对女儿 的喜好了如指掌,充满童真且善于呵护童真的人。) (8)分角色朗读第 47 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拓展延伸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妹妹心 情的变化,感受家人相互陪伴的温暖。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再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2. 拓展: 你和家人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总结全文,作业设计 1. 教师小结。 小结: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温馨、 和谐的家庭生活画面, 让我们的内心油 然生出家人相互陪伴的温暖。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家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温暖 的情景,我们在家人的关爱之中健康幸福地生活、成长,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