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12763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兵心理疏导与调适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君有奇才我不贫切莫嫉贤妒能人嫉妒心理是青年官兵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心理。正确认识嫉妒心理,积极防卫,及时矫正,对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工作、训练、生活的正常进行,保证官兵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嫉妒心理的定义,特征表现和常见类型 (一)定义 嫉妒心理,俗称“红眼病”,是指对在某些方面优于或超过自己的人产生的一种莫名其妙的不满或不服的心理,甚至引起强烈的对立、抵触、怨恨情绪和不道德攻击行为的负性情感。它多以暗中较量、曲折迂回的不公开方式出现,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害的病态心理。 (二)特征表现 根据轻重程度,嫉妒心理的特征表现可概括为“八个字”:不悦,

2、不服,怨恨,攻击。 不悦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在某些方面优于或超过自己,从而产生一种酸溜溜的感觉,既羡慕又不自在,郁郁寡欢,忧心忡忡。 不服对别人的长处和付出的努力视而不见,把别人的成绩、取得的进步说成是偶然的、投机的,故意贬低,以此求得心理平衡。 怨恨面对优于或超过自己的人心理上产生痛苦,并毫无理由地把对方放到自己的对立面,产生情感上的抵触和对立,敌视对方的冒尖与成功,并有意疏远对方。 攻击因为怨恨而不能自持,把怨恨的情绪发泄到被嫉妒对象身上,以种种不道德的方式中伤、诋毁对方,给对方造成打击和伤害。如: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公开侮辱,甚至蓄意伤害等。 (三)常见类型 嫉妒的发生,比较普遍。在我们青

3、年官兵中,按内容划分,最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一是嫉德。嫉妒品德好、上进心强的人。同在一个单位,思想品德好,进取精神强,工作认真踏实,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战士,受人欢迎,得到的表扬也就多;而上进心不强的人,常因己不如人而感到难堪,因此对受表扬的同志产生“敌意”。 二是嫉才。嫉妒有特长、才华超过自己的人。干部战士来自四面八方,受教育程度不同,自身素质不一,有文艺、体育和写作等特长的同志,抛头露面的机会多,容易被领导注意,获得战友的称赞;相反,没有特长的同志就难以引人注意,有些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 三是嫉能。嫉妒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乃至社交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能力强的同志,工作效率高,完成

4、工作的质量好,常常被重用。能力较差一点的同志,感到受冷落,没地位,没面子,因而对能力强者不是感到敬佩,而是心怀不满和怨恨。 四是嫉绩。嫉妒成长进步比自己快、工作成绩比自己优、荣誉比自己多、名声比自己大的人。同乡、同学、同年入伍的同志,由于努力程度不同,取得成绩的不同,有的立了功受了奖,有的入了党提了干,有的提前得到提拔使用,而什么也没得到或得到比较少、进步比较慢的人就会产生失落感,心理不平衡。 二、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嫉妒他人的体验,只是存在程度上的区别。轻者,嫉妒深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称之为“心境嫉妒”。重者,表现出对他人深恶痛绝的强烈情绪,谓之“激情嫉妒”,是一

5、种猛烈的、爆发式的、难于控制的嫉妒之情。但是,面对同样的人和事,有些人会产生嫉妒心理,有些人则不会;一个人对某些人和事产生嫉妒心理,对另一些人和事则不会。其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的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一)自私自利 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是嫉妒心理的温床。利己主义者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来看问题,因而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把别人优于自己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把别人的成绩和进步看成是对自己利益的损害,把别人的成功当成自己的“失败”,自然而然就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了。道德修养差的,还会采取一些卑劣手段去削弱、排斥对方。某中队中队长位置空缺,副中队长认为自己任职

6、时间已满,接替中队长位置应是十拿九稳的事。但上级经过考察、比较,从外单位提拔了一名优秀干部到该中队担任中队长。于是,这名副中队长由于人生观方面存在偏差,认为新任中队长把自己的位置占了,影响了自己的提升,情绪一落千丈,因而工作上不支持、不配合,在战士中散布消极情绪,说中队长的坏话,有意拆中队长的台。这是比较典型的因自私自利思想严重而导致的嫉妒心理。 (二)心胸狭隘 没有豁达胸怀,不能容人之长,害怕他人进步,超过自己,是产生嫉妒心理的又一重要原因。新战士张斌和杨光华都来自城市,性格活泼,歌唱得好。指导员上课前,让他俩上台唱歌,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听课积极性。可一名叫李江涛的战士一直表露出不屑的神情

7、,显得闷闷不乐。歌唱完了,其他战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他却私下嘀咕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李江涛就是因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而感到心理难受,产生了嫉妒情绪。 (三)不求进取 嫉妒心理一般是因竞争而引起。嫉妒者往往看似不服输,有上进心,实则是害怕竞争,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进取精神。前面讲到的那位副中队长想当中队长,似乎是有上进心的。但实际上,他没有当上中队长后,不去认真分析查找原因,不努力创造成长进步的条件,而是“破罐子破摔”,实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没有信心,上进心不强的表现。 (四)虚荣心重 嫉妒是偏离了正确方向的自尊心,是畸形的自尊心,它把自尊理解为高高地凌驾于别人之上,只能自己超过别人,

8、决不容忍别人超过自己。深层原因还在于虚荣心过重。负荆请罪的成语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战国时期,赵国宦官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拜为上卿,位于大将军廉颇之右。廉颇感到很没面子,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我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吾见相如,必辱之。”可见,虚荣心过重是容易引发嫉妒心理的。在我们官兵中,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战士看到同年入伍的老乡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入了党,立了功,感到面子上不好过,特别是想到来的时候都差不多,退伍回乡时,别人进步了,自己还是老样子,感到回乡后被人瞧不起,没出息,因而产生嫉妒。 此外,个人文化

9、水平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差,相互关系不好等也是导致嫉妒心理的因素。 三、嫉妒心理的危害 现代心理学表明,嫉妒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别人受到打击,另一方面使自己受到伤害。培根曾说过:“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美好东西!”诗人艾青则把嫉妒比做“心灵上的肿瘤”。由此可见,嫉妒心理的危害作用是很大的。先人所云“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排之”,也是对嫉妒心理危害性的一种写照。 (一)损害人际关系 嫉妒一般是针对与自己生活、工作在同一环境中的人,比如:同乡、同学、同事等。

10、对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是不容易产生嫉妒之情的。因此,嫉妒心理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作用特别大。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理后,言行就会表现为耍态度、讽刺打击;或造成尴尬,疏远冷淡;或造谣中伤,诋毁对方。这无疑会破坏战友之间的友谊,使战友之间的友情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王月与欧阳军原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两人在消防业务训练上比着干,都是中队的训练尖子。可是,第二年,两人都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队入党指标是有限的,由于都担心对方“占了指标”,两人相互猜忌,关系逐步疏远、冷淡。后来,因为一次口角两人大打出手,严重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影响了两人的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因为嫉妒而自我孤立起来,就得不

11、到战友和同志的帮助和合作,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实现。正如卡耐基所言:“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没有成功的人生。”同时,如果一个中队嫉妒成风,人际关系不和谐,还会导致先进不香,落后不臭,正气不高,邪气盛行,人心涣散,严重影响中队全面建设。 (二)挫伤人的积极性 韩愈曾说:“忌者畏人修”,意思是说嫉妒的人害怕别人成功。因而,这些人心里想的就是“我是矮子,让你也成为矮子”、“我不行,你也别行”。于是对比自己强的人冷嘲热讽,并千方百计设置困难和障碍,刁难对方。严重的,还采取攻击行为,给对方名誉、心灵、乃至身体造成伤害。湖南籍战士李建军个人素质好,上进心强,工作大胆泼辣。中队安排他到炊事班代理班长

12、。但是,炊事班原来的两名河北籍战士表面上服从中队安排,但内心很不服气,并联合起来与李建军搞“冷对抗”,暗中较劲。多次借故给李建军找难堪,讥笑李建军是“假积极,不就为了一张党票”,在工作上拆李建军的台,使李建军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当支队研究决定给李建军下正式班长命令时,李建军却提出要辞职,请中队安排他去学专业。原因是他感到自己在炊事班工作很难开展,由于另外两名同志的不支持、不配合,自己有点身心疲惫。虽然,经过中队调查了解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嫉妒心理给被嫉妒者的打击却不能不让人警觉。 (三)影响成长进步 嫉妒者的憎恨之箭表面看来是射向别人的,其实经受折磨受影响最大的是嫉妒者自己

13、。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一个嫉妒别人的人,内心总是愤愤不平,被一种无名之火灸烤着,没有片刻安宁。他不能给自己确定目标,总是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无法从自己的人生、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而当嫉妒的情绪发展到顶点时,他还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诋毁别人,这更会使他形神两亏。因此,被嫉妒心理所支配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大的成就的。某支队一名营职干部感到自己任职三年多了,仍然没有得到提拔,于是多次写匿名信,捏造事实,状告他人。事情查出后,他不但没有达到提升的目的,反而因为品质不好,被转业到地方工作。 研究还表明,受嫉妒心

14、理支配的人,常处在焦虑不安、怨恨烦恼、消极失望心境中,长此以往会使人的性格压抑,心理变态。同时,在无形的心理刺激和心理压力下,还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心血管及心脏、胃、肠等器官的机能失调,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三国演义中,周瑜就是因为三次失算于诸葛亮,而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导致生理机能紊乱,体内毒气扩散,猝然而死。临死前还仰天长叹四声“既生瑜,何生亮”,年方三十六,实在令人惋惜。 四、克服嫉妒心理,勇敢接受挑战 嫉妒心理作为人的一种负性情感,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心理上的自然现象。就好象“有光之处,必有阴影”一样,人有理性的光明一面,也存在嫉妒这一黑暗面。所以

15、,产生嫉妒心理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面对和处理。正确的方法应是学会在感情的激流中驾驭理智的风帆,及时疏导,自我调节,化嫉妒为激励自己奋起直追、积极进取的动力,不断充实自己,使潜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认识自我 一是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一个人事事都走在别人前面,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悦纳自我,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二是要坦然面对失利和失败。唯有如此,才能最终赢得胜利。前文提到的那位副中队长,失去了一个机会,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配合中队长工作,最终只能是因工作不好,失去更多的机会。三是要努力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改造和道德修养,抛弃利己主义,用正确的人生观克服消极的嫉妒情绪,克制不道德的攻击行为,嫉妒怨恨情绪自然会离你远去。 (二)容人之长 正确对待战友、对待同志,与正确评价自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悦纳自我的同时,也要正确看待他人的优势,容人之长,与人为善,悦纳他人。战友、同志之间的关系,有竞争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合作的关系。所以,你以宽广的胸怀诚恳待人,就会得到战友们的加倍奉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能得到克服或弥补。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