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0552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六,历史中考,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一、中国的古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孔子春秋晚期人,主张:为政以德、爱人、仁、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影响: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体现以德治国的方略。 孟子战国人,主张:仁政、春秋无义战、资源持续利用、民贵君轻,社稷次之;反对一切战争 体现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知识链接,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道家:老子春秋晚期人,主张:朴素辨证思想(祸福论)。影响:事例:滴水穿石、以柔

2、克刚。 庄子战国人,主张: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战国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战争。影响:体现和平发展的主题(诺贝 尔和平奖);体现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 。 法家: 韩非战国末期人,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改革。影响:秦始皇采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例题】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答: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

3、行“大一统”。,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3)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他,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也扩大了儒学,使儒学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及运动 1. 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 。 (1)魏源: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时期:鸦片战争;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

4、史地理; 意义: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2)严复: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时期:戊戌变法;译著:天演论;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2. 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新青年; (3)口号(旗帜):民主、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5、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6)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新世纪的曙光的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7)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8)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有对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作者

6、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3. 列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1)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严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4.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学

7、习、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19世纪40年代,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3)戊戌变法时期,严复译著天演论,启发了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是社会,主张效仿西方,推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1915年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了封建思想,启发

8、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5.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中国同盟会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建立国民党。 (2)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把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孙中山思想的变化:由旧三民主义

9、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4)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成立。,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5)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6)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但革命不彻底,后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7)评价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要求,具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8)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现: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

10、和观念深入人心。 (9)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10)“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为成功而努力的? 继续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们共和国,使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继往开来,中国逐步走上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义道路。 (11)举例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张勋复辟失败。,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例题】 材料:梁启超说:“

11、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问:学习西方的三期分别是哪些历史事件?对应人物分别是谁?各历史事件性质是什么? 答:第一期:洋务运动;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中央:奕;性质: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 第二期:戊戌变法;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性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人物:孙中山;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民主革命。 第三期:新文化运动;人物: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6.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启发: (1)旧民主

12、主义革命:日本式道路:戊戌变法;美国式道路:辛亥革命;这两条道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失败; (2)新民主主义革命:俄国式的道路: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0年代中期,我们走“苏联式的道路”(斯大林模式),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以上所走道路的失败和成功给我们的启示:革命和建设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

13、芳,三、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1)时间:1416世纪; (2)开始的国家:意大利; (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含义: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要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评价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6)代表人物(“巨人”):但丁:意大利诗人,著作神曲率先批评教会,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

14、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大成就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7)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候充分表达出来。”意思: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准确的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二)启蒙运动(1718世纪)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潮) (1)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2)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3)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

15、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会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4)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5)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9.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4-16世纪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

16、启芳,(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 (1)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2)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内容:它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作者 钟祥市客店中学周启芳,(5)伟大实践:巴黎 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