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0531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教案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维 目 标 和 核 心 素 养 是 怎 样 的 关 系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 张绪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在三维目标基础 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 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 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 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21 世纪的到 来,每一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 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

2、段把国 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现在基本 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 23 个基本要点、 70个 关键表现。接下来就是根据这样的框架,进一步设计不同阶段 的课程标准,老师、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来设计教学、命题、 作业、考试。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 向。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 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 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 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 比喻来说,落实“双

3、基”是课程目标1.0 版,三维目标是2.0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版,核心素养就是3.0 版。最近,教育部组建了260多位专家, 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编制课程 标准,包括学业质量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 学与评价。 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 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 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 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 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OECD 用 胜

4、任力,美国用 21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一样 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 生活与发展”的问题。 这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题能力,也不是指能做某一件生活小 事,而是个体在未来面对不确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问题解 决能力与必备品格,它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习得的,是关键的、共 同的素养,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 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第 二,需要我们的课程观发生转变,重新认识课程的经典问题。19世 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 典问题

5、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识最有力量”。随着课程经典问题的转向,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 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 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并不是今天 开始的,进入信息化以后这种要求越来越重要,每一次教育改革都 在探索怎么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张绪培:我们现在研究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是经过 一门一门学科的教学去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蹦

6、蹦 跳跳”的内容。因此,素质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 中,反映在课程中、教学中、课堂中、活动中,反映在学校的 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 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 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因为这毕竟是极个别人的事。我 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 学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 核心素养。 这次制定课程方案的时候,学科专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思考:这门学科在孩子身上能够产生哪些变化?对孩子的素养 有哪些贡献?后来就简称为“学科核心素养”。并且以此为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7、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纲,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要求。教育目标一定要从追求分 数转到育人为本,转到立德树人。 当追求一个共同特征核心素养的时候,怎么样考虑到为 不同的人提供素质教育? 张绪培:这次的高中课程方案修订有两个主题,其一,就是核 心素养,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其二,就是如何实现共 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这也是我们这次年会的主题为孩子 寻找适合的教育。因此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如何把对全体学生 都做要求的必修内容减下来,同时,把选修课的内容增加上 去。也就是说,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给孩子更多选择的余地。 在这个方案修订之前,有一个课题是专门研究高中是干什么 的。最后研究

8、的结果告诉我们:高中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有很 多国家并不把高中纳入到基础教育,而把它作为一个特殊阶 段。特殊在哪里呢?第一,18 岁,正好由少年向成人过渡,是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是开始分化 逐步形成性向的阶段。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适合干什 么,能够干什么,想干什么,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潜能在哪里? 是什么?因此,高中课程应具有更大的弹性。在这方面,我们 做了一些努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弹性还显得比较小。 崔允漷:我讲两个数字,一个是我们2003 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必修学分是 116分,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必修学分是88 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9、删除 其实高考 3+3,也是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奠定的框架。后边 这个 3,在上海的高考方案中就有20 种组合,而原来只有文 科、理科两种组合。高中阶段最核心的或主要的矛盾就是共同 和分化的矛盾,这也是此次高中课程方案修订要考虑的重要问 题。 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OECD 用 胜任力,美国用21 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 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 世 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世界各国及相关国 际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核心素养是个 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 情境时,

10、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 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这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解题能力,也不是指能做某一件生活小事,而是个体在未来面 对不确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与必备品 格,它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习得的,是关键的、共同的素养, 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什么叫核心?核心是相对外围而言的,有两层意思:一是关 键,是指个体在21 世纪生存、生活、工作、就业最关键的素 养。二是共同,是指课程设计所面对的某一群体所需要的共同 素养。“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都是一个整体,是育人 目标、学科育人价值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但是,当我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

11、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们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将上述的育人目标进行分解,需要具 体化,尽管这一过程会失去一些教育功能,但为了课程的设 计、教学与评价,这种功能的丧失是不得已的事情,是课程设 计、教学与评价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双基”、三维目标 与核心素养就没有落实或培养的路径或层次,就会成为口号。 将课程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教师、校长、课程设计人员面 临最大的挑战在哪里?第一,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 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 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第二,需要我们的课程观发生 转变,重新认识课程的经典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 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

12、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 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核心素养,讨论 如何编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老师如何开展基于素养的教 学,校长如何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 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袁振国(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我有三 点认识:第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 要求并不是今天开始的,进入信息化以后这种要求越来越重 要,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在探索怎么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什么 是核心素养?其实,不必执著于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标准的 答案,对核心素养理解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事实上, 现在教育课程标准中做了大量的努力,新的课程标准一定会得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到新发展。第二,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核心素养的 培养和教学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 力,培养能够把知识加以综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化 能力的关系上,实现从把知识作为手段到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 转变。第三,教育工作是一个不断收缩拓展、收缩拓展的过 程,从广义社会教学到学校教育,现在又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在一起,着力点在“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