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704434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资料教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经络面部美容(针面),功效:1.祛除细小皱纹 2.美容淡斑.祛痘 3.减面部多余脂肪 4.延缓皮肤衰老.收紧皮肤 5.祛黑眼圈 6.去眼袋 7.丰润面部,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中医经络面部美容(针面),作用与机理: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加快面部血液循环. 排毒养颜. 收紧皮肤. 淡化色斑. 滋阴补肾. 改善睡眠.,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针面取穴,阿是穴:经外奇穴 定位:在颈部及下颌.肥胖部取穴 主治:减肥.收紧皮肤. 操作:2-4针浅刺0.5-0.8寸 廉泉:任脉经穴 定位:,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

2、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操作: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针面取穴,承浆:任脉经穴 定位: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地仓:足阳明胃经穴位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或向迎香、颊车方向透刺1.02.0寸。,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针面取穴,迎香: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

3、、鼻 衄、口眼歪斜、面痒、鼻流清涕;也可以缓解盲肠炎、面浮肿、唇肿、喘息不利、鼻息肉等疾患。针灸歌云:“不闻香臭取迎香”。 操作:内上方斜刺0.30.5寸.禁灸。 颧髎: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禁灸穴,针面取穴,太阳:经外奇穴 定位: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操作:斜刺0.30.5寸.禁灸 阳白:足少阳胆经穴 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1.面神经麻痹,夜盲,眶上神经痛 2.头痛,眩晕 3.视物模糊,目痛, 眼睑下垂,面瘫 操作:沿皮向眉中透刺0.3-0.5寸,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针面取穴,印堂:经外奇穴 定位: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主治: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操作: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还有下关.球后.瞳子髎.丝竹空.睛明.攒竹等.,兴凯学院,编辑刘耀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