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

上传人:侗*** 文档编号:136703583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测试卷03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综合测试031.在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i机器人可以实现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帮助完成老年证办理等工作,但小i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小i”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A.排出代谢废物B.来回自由行走C.能够与人交流D.解答多种问题2.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自由运动3.下表所示猫和鼠的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选项生命现象生物特征A猫吃老鼠营养B猫生猫,鼠生鼠生长C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变异D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对

2、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A.AB.BC.CD.D4.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是由细胞构成的C.能适应环境D.能生长和繁殖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冬眠的蛇B.埃博拉病毒C.蘑菇D.小河里的鹅卵石6.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与生殖现象有关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为了调查我市中学生的冬季流感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那种方法( )A.调查法B.观察法C.比较法D.实验法

3、8.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9.校园内树木四季常青,绿荫如盖,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每日有花香。为了对这些植物真正的了解,同学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A.观察校园每种生物生活习性B.用尺子测量植物之间的株距C.将叶子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构D.翻看书籍了解每种植物对人类的益处10.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调查包头市九原区初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

4、 )A.选取九原区城区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B.选取九原区农村部分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C.成立一个调查小组,对九原区所有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D.选取九原区农村和城市部分中学的初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1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D.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1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杨树香菇珊瑚珊瑚虫生物化石病毒A.B.C.D.13.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赵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B.小

5、王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学校问老师C.小张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D.小李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校园栅栏外,也把它记录下来14.手被针扎后缩回,这说明生物能( )A.生长繁殖B.进行呼吸C.排出体内废物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5.新年伊始,我国二胎政策正式实施,某记者为了解中小学生对家中即将多个“二宝”的看法,走访了多所学校。该过程中记者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调查法16.为了解我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分析法D.调查法17.“

6、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C.能排出体内废物D.能生殖18.“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具有生长现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具有应激性能适应环境能繁殖后代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B.C.D.19.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比较B.抽样检测C.作出假设D.生物分类20.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体现了生物( )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7、反应二、填空题(共5小题)21.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出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_。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反映出的生物基本特征是生物能_。22.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出墙是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反映的生物特征是_。23.形形色色的生物的共有的基本特征有_、生长、繁殖、_等。24.调查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开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和调查_,并制定合理的调查_。25.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_、_、_、_。三、解答题(共5小题)2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1)“蛙鸣抱对”,使青蛙性状世代相传,这反

8、映出生物具有_,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2)蛙鸣求偶,产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的特性,但成蛙的大小和体色又各不相同,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2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请将下面表示生物特征的字母填入相应横线)(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_。(2)“红杏出墙”一方面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_。(3)红杏由小长大伸出墙外,并开花结

9、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的特征。(4)红杏在生长过程中,会有叶片落下,这些落叶主要是为了_。A.排出体内废物B.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长繁殖D.需要营养28.省科技馆中的机器人能与前去参观的人进行简单对话,并能作出如握手、抬腿等简单的动作.有人因此说机器人也有生命,是生物。你同意吗?请讲述你的理由(至少谈三点)(1)机器人_(是/不是)生物。(请选择)(2)理由:_;_;_。29.2017年2月,某中学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七年级10个班共l00名学生在2016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调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时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男生52168125女生4814

10、5216总人数1003013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研究_。(2)上述调查法是_,通过_方法确定调查对象。(3)2016年春季,该校七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_。(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七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情况有何规律:_。3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生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在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2)蛙的求偶行为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特性。(3)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青蛙能够产卵,说明生物具有_的特性;幼蛙能

11、够长大,说明生物具有_特性。长大后的青蛙并不都是一个样子的,这又说明生物的不同后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_。第一单元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解: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物的特征;机器人不能生长、生殖、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不能形成和排出废物、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等,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答案】C【解析】解: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12、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自由运动的不一定属于生物,如机器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答案】B【解析】解:A、猫吃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B、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B错误;C、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C正确;D、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4【答案】D【解析】解:生物通过不断繁殖产生后代个体,因而生物有繁殖的特征,所以不会导致整个物种的灭绝,可见D正确

13、。此题考查了生物具有繁殖后代的特性。5【答案】D【解析】解:冬眠的蛇、埃博拉病毒、蘑菇都具有以上的生物特征,属于生物;小河里的鹅卵石不具有以上的生物特征,不属于生物。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6【答案】A【解析】解: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鸣叫属于求偶行为,体现生物生殖现象,符合题意;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不符合题意;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符合题意;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不符合题意。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7【答案】A【解析】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了调查我市中学生的冬季流感情况,应采用调查法。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以对象总体中抽出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考察,并由样本情况推断总体情况的调查方式。该方法根据需要,还可以区分为随机抽样调查与非随机抽样调查。8【答案】C【解析】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