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6702631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资料教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陈增堂副教授 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Tel: 65988530 E-mail:ztchen chenzt,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2因素说:生物学因素+环境困素 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 生理特点 环境困素: 社会、文化 自然环境 个体早期经历等等 4因素说: 个人特点、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文化因素,一、个人特点,*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如性格、能力、遗传因素等等。 “半杯水”与“杯子一半是空的” 1遗传 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个体的生物学性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与遗传因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到遗传因

2、素的明显影响。 *同卵双胞胎分别在两个家庭长大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患病几率比正常人高出数十倍,一、个人特点,2个人早期经历 *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以及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幼小时得到宠爱甚至溺爱的孩子往往独立性较差,在需要自己独立处理问题时常常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精神崩溃。而母爱的缺乏,往往导致冷漠、敌对等情绪障碍,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等。 *如果孩子生活在缺少自由平等、缺乏家庭公共活动或较少直接表达情感的家庭中,则容易出现神经症行为。 *关于大学生保姆、打“飞的”回家、脏衣服回家.,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学习 Dorothy Law Nolte,如果孩子生

3、活在指责中,他学会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仇视中,他学会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学会害怕;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学会自馁;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学会羞愧; 如果孩子生活在妒忌中,他学会嫉恨;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学会自卑;,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学习,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厚道; 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赞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友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学会自珍; 如果孩子生活在赏识中,他学会立志; 如果孩子生活在共享中,他学会慷慨;,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学习,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和公正中,他学会什么是真理和正义

4、;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挚爱中,他学会热爱我们所生存的这颗地球,一、个人特点,3自我强度 个人解决问题或适应各种压力的总体能力。 *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是自我强度的基本因素之一。 *个人的认知特点、应付方式等决定了个体适应压力的能力,也是自我强度重要的组成部分。 *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或从经验中获益的能力。智力对人生影响很大,与学业成绩、受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人特点,3自我强度 *智力高并不意味着必然有较好的心理适应或较满意自己的生活。高智商者经常会感到自己和普通人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感”和“不合群感”让他们觉得孤独,并感到

5、自己难以适应社会。 *智力超常者往往有情绪不稳定倾向,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普通人差。卢刚事件 *社会对高智商者的高期望,期望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巨大心理压力。 *中国科大的少年班,一、个人特点,3自我强度 *信念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周围事物的固定看法。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悲观极度化 绝对化要求只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要求看待事物。认为“凡事都应该这样”,“必须这样”,“绝对不能那样”等等。 过分概括化常以偏概全,只要看到些许不足就全盘否定,对自己及别人求全责备。 悲观极度化的人不管所发生事情的性质与大小,总认为会导致可怕甚至灾难性后果。,一、个人特点,4个性特点 个性制约着一个人看

6、待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凡事谨小慎微、苛求完美、墨守成规等个性特点的 人容易出现强迫症;具有情绪多变、易接受暗示、自我中心、好自我表现等特点的人易患癔病;而性格孤僻、内向、敏感多疑、爱幻想者则容易罹患精神分裂症。 “ A型行为”与心身健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具有A型行为特点的人往往雄心勃勃,给自己设立高标准;有时间紧迫感,喜欢竞争、好胜。虽然A型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A型行为者因常常处在较强的内在压力之下,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容易罹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一、个人特点,5外表 *一个人外表的吸引力与个人适应有着明显的联系。 大多数人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同时隐含着这样的

7、假设,即“漂亮的是好的”。在社会交往中,一个长相俊美、举止优雅的人总是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相对来说,一个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往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也更自信。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对自己的外表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也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一句“长得真丑”常常能引起少男少女剧烈的心理反应,甚至导致心理障碍。,一、个人特点,6其他身体因素 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年幼时营养不良或体弱多病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因而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对环境变化过于敏感,以及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 罹患大脑疾病更是对心理健康构成直接的威胁。罹患各种脑血管病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损害,患者常出现

8、智力缺损,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不能控制情感反应,出现失眠甚至人格改变与怪异行为。 其他疾病也会影响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导致个体对各种压力的承受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引起易激动、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甲状腺机能低下的患者则常常伴有抑郁情绪,理解迟钝,近记忆力缺损,甚至有幻听、妄想等症状;幼年期患此病还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一、个人特点,7情绪 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极其强烈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心理健康;虽不强烈却持久的消极情绪同样会影响心理健

9、康。突发而且强烈的情绪冲击容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反应性精神病,如范进中举之后,狂喜之下得了“失心疯“。长期的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容易诱发各种神经症。精神紧张、恐惧则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特点,8、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成年以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周期变化,容易诱发情绪障碍。 *男性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可能是激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男孩患儿童孤独症的概率是女孩的三到六倍。 儿童由于发育尚未成熟,缺乏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对各种刺激也比较敏感,因此容易出现情绪行为障碍,如恐惧、口吃等。青春期由于内分泌系统发育以及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植物神

10、经系统不完善,情绪易波动,对各种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较差,容易罹患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年期心身压力比较大,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遇到应激事件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或妄想观念。更年期由于内分泌系统机能开始减退,抑郁、敏感多疑、情感脆弱等较常见,易患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期由于全身机能进一步衰退,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下降,也容易罹患各种老年期疾病,出现敏感多疑、情感脆弱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压力,“Stress”“压力”或“应激” “应激”,强调个体对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即个体的心身紧张状态。 “压力”,引起一系列心理与生理反应的刺激本身,也称之为应激源。 本课采用“压力”一词

11、,意在探讨主要有哪些刺激对个体心理健康构成威胁。,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压力,1压力的影响 “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树立生活的目标,并能激励我们获得成功。适当的压力使大脑皮层处于中等唤醒水平,从而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压力过少或过于轻微反而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压力,压力引发的心理反应主要有紧张焦虑、情绪唤醒、习得性无助以及自我评价降低等。 焦虑:当事人由于不能预

12、见压力所带来的后果或者对能预测到的后果有不安全感,感到危险与恐惧,而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 适度的心理紧张与焦虑有助于唤起和集中注意力,调动潜能,提高效率,从而有助于个体采取应对行为,消除或适应压力。,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压力,习得性无助与跳蚤的故事 个体经历数次应对失败后,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丧失斗志,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因而消极被动,听之任之,不再试图采取措施消除或适应压力。 习得性无助是适应不良的后果,也是形成抑郁症的心理机制之一。多次的应对失败还容易导致当事人自我评价降低。 当事人往往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自己的“无能”,诱发抑郁情绪甚至自我攻击。某些压力如丧失亲人、升学失

13、败、失恋等,还会给当事人带来失落感。这也会导致当事人自我评价降低。过重的压力所诱发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往往还导致当事人认知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当事人应对能力降低,甚至引发退缩或攻击等行为障碍。,对个体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压力主要有两种,*突然出现的异乎寻常的巨大压力,如自然灾害等,这种压力常常引发焦虑、冷漠或兴奋、抑郁等情绪性反应。许多当事人甚至精神崩溃而出现急性应激反应。一些人在灾害过去几个月后还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忆当时的灾难性场面和情感体验,或者过度警觉,对微弱的刺激也会惊慌失措。 *持久而稳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常常引起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易激惹,攻击行为,失眠,食欲不振,工作

14、学习效率下降,甚至罹患神经衰弱或其他神经症。 *警察、公务员、教师,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压力,适度的压力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如适度的皮层唤醒,注意力集中,情绪的适度唤醒,交感神经与肾上腺皮质的激活等,是积极的,有助于个体应对面临的压力。 过重的压力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消极的,如过度的皮层唤醒(焦虑),紧张,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消极的反应不利于个体正确评价所面临的压力与选择恰当的应对方式。 有的压力促使我们成长,有的压力威胁着我们的心身健康。究竟压力的作用如何,还与压力的来源、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压力,2.外在压力 压力来

15、自个体以外,其出现与否大多不因当事人的认识与意愿而改变. 自然环境压力、文化压力以及生活压力。 远古时期直至千余年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有限,一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自然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近几百年来,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断地征服和改造自然,在得到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外在压力,(1)自然环境压力 噪声凡是让人感到不舒适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如音调不和谐的声音(物理学意义的噪声)、声音强度过大或是干扰了人们正常工作与休息的说话声与音乐声等声音。从心理卫生角度来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听力减退甚至失聪,引起头痛、食欲减退、四肢无

16、力、高血压、心律失常、内分泌紊乱等。噪声还严重影响人们的理健康。噪声使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与学习效率下降,心烦意乱,失眠,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易激惹。,2.外在压力,拥挤对心身健康的影响。由于拥挤,人们的活动空间缩小,人与人之间距离太近,难以保持安全感,安全感的缺乏往往使人紧张、焦虑,甚至导致攻击行为。 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中的化学污染有着持久性的特点,一旦遭受,就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得以恢复。环境化学污染对人们心身健康的危害也是持久的,人们因此长期处于紧张或恐惧之中,心身危害也就越发严重。 空气污染 水土污染,2.外在压力,食品安全 “疯牛病” 、果子狸与SARS 化妆品 SK- 灾难性事件 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滑坡,或人为因素引发的灾难如战争等。给事发区域民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导致当事人精神崩溃。 灾难性事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持久的影响。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了很久,不少当事人回忆起当时情景仍然痛苦万分,有的人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大多数幸存者还要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