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91326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 中国古代教育,1、 官学,中国古代最早的官学几乎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 夏商两代即创办了正式的官办学校。 西周官学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唐代学校教育十分发达,成为官学制度最完备的时期。,宋明以后,官学制度进一步演变和发展。,2、 私学,与官学比较而言,私学不受政府权力的直接干预,可以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古代私学也有大学和小学之分。,3、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古代家教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家教是中国古代帝王、官宦人家传授治国知识与技能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具特色的学术传授形式。后者也称家学。,社会

2、教育也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学校教育不同,社会教育活动总是和社会生产活动、生活过程保持密切的联系。,其一,德智统一原则强调德智是衡量人材的两条最重要的标准,故而要求德育智育能够同时发展。 其二,德智统一原则主张德育能够促进智育的发展,智育也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 其三,德智统一原则要求德育第一,而不是智育第一,或德智平分秋色。,1、 教育原则的思想,(1) 德智统一,(2) 学思结合,学、问、思、辨、行是教育过程中的五个重要环节,它们构成了古代教学的完整过程。学思结合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它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让学生一直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最早明确提

3、出学思结合原则的是孔子。,古代思想家们在论述如何学思结合时,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观点,就是“ 存疑”与“ 解疑”。,(3) 知行统一,知行统一原则就是要求把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从生活实践出发,去学习知识和道德,使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知行统一原则主要包括下列思想: 第一,生活实践是知识道德的真正源泉。 第二,生活实践是知识道德的最终目的。 第三,知识道德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深刻明白。 第四,“ 知”和“ 行”相互促进。,2、 教学法思想,(1)问答法 (2)讲述法 (3)会讲论辩法 (4)阅读指导法 (5)因材施教法 (6)循序渐进法 (7)启发诱导法,1、

4、源远流长,书院是一种由儒家士大夫创办并主持的独特教育机构。它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书院源于唐代,兴于北宋,宋元明清四朝延绵不绝。书院具有儒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2、 继往开来,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教育组织,首先在于它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私学教育传统。,书院又和以前的私学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出一种制度创新的精神。,3、 人文特质,儒家人文精神具有二重性。它既可以表现出儒家士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又可以表达出他们对超越境界的向往。,中国书院作为儒家之道的象征、儒家士人的精神家园,鲜明地体现出儒家人文精神的二重性。 一方面,儒家士人总是把书院看成是独立研究学问的安身立命之所。 一方面,儒家士人又把书院看成是晋身官场、踏入仕途的阶梯。,4、 文化功能,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承担着两项重要的文化功能:传播文化与创造文化。前者主要指教育人才,后者主要指发展学术。书院的藏书,祭祀等其它功能,都是围绕这两项功能服务的。,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心。,学院又是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中心。,5、 书院学风,(1)强调人格培养,反对为科举而学 (2)提倡学术创见,反对死守章句陈说 (3)开门办学,兼收各家之长 (4)尊师爱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