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8918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四) 任务中心模式,本节内容,01,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历史,一、产生与发展,1.为什么会形成? (1)传统治疗模式目标过于远大,效率低下,费时较长。例如,案主觉得治疗时间太长目标过于远大而放弃接受治疗。同时,治疗时间太长带来个案工作大量堆积,效率低下。 (2)个案工作者开始重新评估传统的治疗模式,积极探索,寻找更有效可行的治疗模式。 (3)1972年,雷伊德(Reid)和爱泼斯坦(Epstein)在他们的任务中心个案社会工作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针对生活问题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2.怎样形成的? (1)20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市的社区服务协会通过实验证明,简要

2、的心理暨社会个案工作方式在处理家庭关系问题时,显得更为有效,从而肯定了短期疗法的效果。任务中心模式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2)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并发展起来。 (3)20世纪70年代,雷伊德与爱泼斯坦两人极力提倡任务中心模式,尤其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服务行政学院,特别开展了对于此种模式的研究与教学。 (4)1972年,芝加哥大学的雷伊德和爱泼斯坦在他们的任务中心个案社会工作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针对生活问题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二、任务中心模式基本假设,人之所以有问题是能力暂时受到限制,而非病理因素所致,解决问题之障碍来自环境或资源不足,个人了解到有问题,而

3、且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下,会使个人采取行动解决,人有改变动力,但只想减轻困难到可忍受为止,而非根本改变,人陷入问题困境时就产生改变之动力,但是人有适应问题之本能,三、概念界定,任务是指受助者为缓和其问题的严重性欲采取的行动。不仅包括求助者欲达到的目标,还包括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 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针对传统治疗模式费时较长、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发展出的一种有相应时间限制并且是针对生活问题的,个案工作和心理辅导模式。 显著特征:简明与时限。,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清晰的界定问题,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合理界定任务,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服务对象有能力

4、处理这个问 题并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 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清晰界定问题,任务中心模式的问题类型: 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 不良社会性关系(dissatisfaction in social relation) 与正式组织互动中产生的问题(problem with formal organization) 角色扮演上的困难(difficulty in role performance) 决议上面对的困境(decision problem ) 反应性情绪困扰(reactive emotional distress) 社会资源不足(inadequate reso

5、urce),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 任务并且做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 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对象,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具有自主的能力,明确界定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合理界定任务,任务中心模式的应用领域,小组工作 家庭工作 行政工作,四、方法与技巧,介入的具体步骤1.确定目标问题,确定目标问题 目标问题是指案主能直接自己做的行为,或间接通过工作者来处理的。目标问题的确定是该模式的先决条件。, 目标问题必须是案主确认,并表示愿意处理的问题 目标问题的确立,要使缓解问题的关键在案主身上 目标问题必须明确具体,介入的具体步骤2.拟定契约,拟定契约

6、契约的功能是提供案主与工作者一个彼此清楚双方应该如何共同努力去达成他们所期待要完成的改变。 在任务中心模式中,强调短期处遇与问题解决,因此必须通过签约的程序,工作者与案主共同界定服务期限与问题解决的程度,来明确协调双方彼此期待的差距。,介入的具体步骤2.拟定契约, 以案主角度陈述他同意的目标问题,可以是一个或数个,最多三个 明确目标:用认知或行为的词汇,从案主观点介入所欲结果的优先次序 案主的任务:以认知或行为的词汇清楚地列出案主要做什么。任务可包括几个部分或单一任务,在必要时可以修改,任务中心模式倾向于用口头合约而不用书面合约,因为口头合约相比较而言,较少压迫性。,介入的具体步骤2.拟定契约

7、, 工作者的任务:支持案主有效执行任务 介入期限:指出大约要持续多长时间。通常是在8-12次以内,预计2-4个月 介入的行程:估算介入进行的方式与处遇问题顺序 参与者:有哪些人会参与会谈 地点:每次会谈在哪里进行,介入的具体步骤3.制定工作任务,(1)任务的本质与特性 任务中心取向认为任务是案主的目标和行动,任务是个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努力或行动表现,也就是特殊的问题解决行为。,介入的具体步骤3.制定工作任务,了解案主的动机 分析任务的可行性及可欲性 分任务与多重任务的确定 开放式任务或封闭式任务的选择 任务的订立,分析与确定任务,介入的具体步骤4.任务实施,进行任务完成状况的记录,给予适当的鼓

8、励和奖励,进行相应的技巧训练 模拟 引导练习,分析遇到的障碍,工作者与案主找到目标问题 工作者与案主就目标问题、服务时间及服务安排达成协议 根据案主对各问题的焦虑程度,确定处理的先后次序 双方就有关问题选择及确定任务,同时分配这些任务给案主及工作者 案主与工作者完成有关任务 检验成绩并计划案主在辅导结束后应该继续履行的任务,六阶段,介入的具体步骤5.介入程序,介入的具体步骤5.介入程序,“履行任务程序”五个连贯的步骤(Reid&Epstein,1975):, 提高案主承担任务的积极性 确定执行此任务的各种细节与步骤 估计可能出现的阻力 模拟及预习履行此任务的行为 总结并不断给案主鼓励,同时对案

9、主 的成功持乐观期望的态度,(二)有效的沟通技巧,此模式不太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但非常强调沟通的作用,认为沟通才是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桥梁。Reid & Epstein认为当事人最关心的是他的问题与任务,而他此时此刻的需要和感受,都在他的问题和任务上。因此将沟通集中在这两方面来满足案主的需要。,有效的沟通技巧,有系统:沟通必须以任务进行的阶段为依据,集中精力,不节外生枝。 有反应:要适时的给予案主适当的反馈,鼓励案主表达自己,让他感觉自己被接纳,被理解,也帮助他借助工作员的辅助去解决他的问题。,有效的沟通技巧,探索:指引出及分类案主的问题,并检验“任务”的可行性 结构化:说明

10、目标和治疗的性质,对问题、任务、时间性等组织架构进行沟通,清楚明确地指出着重在与任务有关内容上的反应等 增强意识:透过协助案主达成任务,增进意识。包括回馈、澄清、反映、面质等 鼓励:对案主采取的行动表示赞同或正向反应或对案主的态度表示赞同 指导:工作者对案主潜在的资源提出建议与忠告,案例阐述与分析,小林,男,18岁,初中肄业,社区青少年。7岁时父母离异,后跟随其父生活,父亲一直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从读初中开始就与社会上的不良群体为伍,并养成了诈骗的恶习。2003年因殴打保安被拘留5天,2004年底、2005年初曾两次因骗取他人手机分别被拘留10天、15天。2004年9月,父亲因对儿子彻底失去信

11、心而搬出住所。因平时生活无人照料,又消费无度,父亲每月给的生活费无法维持日常开销,小林因此便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现一个人居住在家徒四壁的两室户内。,基本资料:,案例阐述与分析,父亲:我与他住在一起,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我一回家习惯把外套脱掉,他就会掏我的口袋。而且我与他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不符。我要睡觉了,他还在看电视。他经常在外面闯祸,每次受害者都会找上门来,我实在没办法了才搬出去住。我每个月给他生活费。他已经改不好了,把家里的电器都卖了。过年的时候我又帮他买了煤气灶和油、盐等物品,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没钱了就来问我拿。我现在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他说的话我都不会相信。,背景资料:,案例阐述

12、与分析,学校老师: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就是全校出了名的捣蛋鬼。有一次还和同学把学校的灭火器砸坏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给他发毕业证书的原因,校方希望他能主动承认错误并照价赔偿。 社区居委会干部:印象中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我们认为主要是父母离异,还有就是以前他父亲对于他犯的一些错误碍于面子多加庇护,总是替儿子善后,现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背景资料:,案主一人居住,生活无人照料。 案主的家庭系统问题很多。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又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父子之间缺少沟通。 案主的朋辈群体给他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很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案主从初中开始就与不良青少年为伍。 问题分析:案主的主要

13、问题是由于家庭因素所致,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母爱。父亲对于他在学校所犯的过错常施以棍棒,彼此间缺少正面的沟通。父亲平时给他零用钱时从不吝啬,养成了案主花钱大手大脚的恶习。,主要问题:,文本内容,工作计划,总目标:先帮助案主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树立生活目标,逐步改善父子关系。 建立专业关系,了解案主基本生活状况,协助案主与其父亲取得联系沟通,先解决案主的基本生活问题。 帮助案主树立生活目标,先协助案主补办初中毕业证书。 鼓励案主参加技能培训,报名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 与案主父亲面谈,赞扬案主良好的改变,希望他们改善父子关系。,五、任务中心模式评价,(一)优点 1.和传统社会工作模式比较起来更清楚也更聚焦。 2.重视案主的同意与参与。 3.案主的问题与任务相关连。,(二)局限 1.此模式具有结构清晰及明确问题的取向的特点,可能引发工作者原本应该提供长期服务的,反而不当的使用此方法。 2.理论的多元化,也可能使工作员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理论。此模式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须有高度技巧及训练方能胜任,并非每个工作者皆能使用。 3.对某些类型的案主不适用:如那些并非要解决特定明确的问题,只想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索的案主;再如有些案主不能接受结构式的协助;或案主想改变的问题无法通过任务达成以及非自愿案主均不适用。 4.无法有效处理因社会结构不公平而带来的不平等或社会问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