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8821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7.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课件 第四章(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世界两大政治体系的裂变,主要问题: 一、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与维也纳体系的形成 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美洲政治体系的形成 三、欧洲三次革命冲击 四、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与改革运动 五、日本的明治维新 六、亚洲的危机和非洲的“开发”,一、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与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一)雾月政变 (二)从执政府到帝国及其内外政策 (三)帝国的灭亡 (四)维也纳会议,(一)雾月政变,1、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政变结果: 元老院任命波拿巴为司令,解散督政府,推举波拿巴(第一执政)等建立临时指政府。 政变形式: 政变从议会方式开始,以武力胁迫完成,又用合法的形式最后予以粉饰。,

2、1、拿破仑上台,政变性质: 一方面,执政府的建立,说明了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的转变。这与法国大革命创立的自由、平等、人权的原则是完全相悖的,在这一点上它是大革命的对立物。 另一方面,建立集权式的政权又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需要,使它与大革命有着深刻的一致性。,2、共和八年宪法(1799年12月),法国是共和国 ,但具有高度中央集权的性质。 权利的中心是执政府,由3名执政组成: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 立法机构为三院制,包括元老院、立法院、保民院。 没有提及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只规定保障个人家庭的安全。,1、对内政策,(二)从执政府到帝国及其内外政策,第一,以较为灵活的策略对付各种反对

3、力量。例如,对雅各宾残余分子采取高压政策;对亡党势力,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政策。 第二,在维护革命成果基础上,对天主教进行改造。1801年7月,同罗马教皇签订教务专约,宣布天主教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国家掌管教会的世俗权力,教皇的职权限制在宗教范围内,法国永远取消什一税。 第三,采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措施。例如,组建法兰西银行,鼓励新技术,保护关税等。,1、对内政策 2、对外战争,1、对内政策,第四,重视法制建设。1804年4月,公布实行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 规定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公民平等的原则,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

4、的条款。,拿破仑法典,“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恩格斯,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称帝,号称“拿破仑一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 帝国,即拿破仑帝国。,拿破仑一世加冕雅克路易大卫,2、 对外战争,战争以1807年为界,之前是进步性的,打击了反法联盟和欧洲封建势力;之后主要是掠夺和争霸战争。,1800年6月击溃奥军。1801年2月奥地利与法国签订吕内维尔合约,承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的占领。俄国退出同盟。 1802年3月,与英国签订亚眠合约,规定英国将近年来夺得的一部分殖民地交还给法国及法国的盟国西班牙和荷兰。 第二次反法同盟解体(1798年组成)。,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2、 对外战争,1805年

5、,英、俄、奥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2月,法军与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进行决战,俄奥联军受到重创。同奥签订普雷斯堡合约,向法国大量赔款。 第三次反法同盟失败。,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年9月,英、俄、普为主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10月,普军大败,次年6月战胜俄军。7月两国同法国分别签订提尔西特合约,向法国赔款1亿法郎。 第四次反法同盟失败。,2、 对外战争,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英、奥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 9月,法军大获全胜,奥地利与法签订合约,向法国赔款7500万法郎,割让部分领土。 第五次反法同盟失败。 至此拿破仑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占领的欧洲大陆领土相当

6、于本国面积的3倍。,2、 对外战争,鼎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1、对俄战争,1812年6月,拿破仑亲率7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进入莫斯科,12月彻底失败,仅剩5万军队。 侵俄战争的失败,是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俄国溃退的拿破仑军队,(三)帝国的灭亡,1、对俄战争 2、拿破仑退位 王朝复辟 3、帝国灭亡的原因,2、拿破仑退位 王朝复辟,1813年,英、俄、普、奥、西、葡、瑞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 10月19日,莱比锡会战中法军大败。1814年3月底,联军攻占巴黎。 4月拿破仑退位,被囚禁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5月路易十八复辟。,2、拿破仑退位 王朝复辟,1815年3月,拿破仑发动“百日政变”

7、,英、俄、普、奥立即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6月18日,联军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军队。22日第二次宣告退位。7月路易十八重新复位。 拿破仑被放逐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去世)。,第一,同被占领地区矛盾的激化。 第二,战争引起法国人民的不满。 第三,侵俄战争的失败,使帝国由盛转衰。 第四,欧洲各封建君主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终击败了拿破仑。,3、帝国灭亡的原因,(四)维也纳会议,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欧洲各战胜国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其实质是一次消除法国大革命影响,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瓜分拿破仑帝国遗产的会议。共216位代表。各国签署最后总决议。,第一,恢复欧

8、洲许多国家封建王朝的统治。 第二,为了几个大国的利益,任意处置欧洲及海外领土。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奥属尼德兰(比利时)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四)维也纳会议,第三,建立德意志联邦,这个联邦由德意志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汉堡、不来梅、吕贝克、法兰克福)。 第四,把法国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东北边境的17个城堡和要塞由联军占领35年,军费由法国负担。法国赔款7亿法郎。 第五,维持意大利的分裂局面,并把它的大部分土地置于奥地利主宰之下。,(四)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是一个以五大国(英、俄、普、奥、法)均势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试图维护欧洲秩序和欧洲统治

9、地位的国际关系体系。 它虽然没有消除欧洲各国的矛盾和革命势力的增长,但是,整体上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美洲政治体系的形成,(一)革命背景 (二)革命进程 (三)历史意义及局限 (四)美洲体系的形成,(一)革命背景,1、革命前的政治和经济 2、革命前的社会结构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革命前的政治和经济,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政治上,西、葡把本国的封建庄园制度移植到殖民地,实行专制统治。 经济上:一方面,西、葡对殖民地实行残酷的剥削和疯狂地掠夺金银。另一方面,西、葡为了维护本国贵族和地主的利益,对殖民地经济实行严厉的限制和垄断政策。,1、革命前的政治和经济

10、,2、革命前的社会结构,19世纪初西属殖民地人口1600万(整个拉美2000万)。,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二)革命进程,1、海地革命 2、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3、巴西的独立运动,海地民族英雄杜桑卢维杜尔,1、海地革命,海地位于海地岛西部(法属圣多明各)。 1791年8月,独立运动爆发,经过12年的奋战, 1804年宣告独立。 揭开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序幕。,2、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2、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3、巴西的独立运动,1822年12月,葡萄牙国王之子佩德罗在巴西人民要求独立形势下,在种植园主和大地主的支持下,宣告巴西独立。 巴西的独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实现的,并带有与宗主国分离

11、的性质,同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宗主国仍保留着密切的联系。独立后保留了君主制。,(三)历史意义及局限,意义: 第一,它是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在近代世界殖民地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第二,经过独立运动,建立了17个独立国家,基本上奠定了现代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格局。 第三,独立后的各国颁布宪法,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用本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代替了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改变国际均势的格局,在欧洲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同时,西半球开始形成一个以共和制为政体的政治体系。,局限: 国家的独立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 独立后

12、仍保留了原有的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使之很快又成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三)历史意义及局限,1、背景,(四)美洲体系的形成,英、美两国在拉丁美洲矛盾的暴露。,1823年8月,英国建议:英美两国共同发表宣言,保证不占有拉美的任何部分,不允许将原西属殖民地的任何部分转让给其他国家。,1、背景 2、标志,2、标志,1823年12月,年美国总统门罗全面阐述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 “美洲体系原则” “互不干涉原则” “非殖民原则”,美国“门罗主义”的提出,“美洲体系原则”: 第一,除继续鼓吹美洲和欧洲在地理上的“天然隔绝”外,更强调二者在政体上的区别; 第

13、二,从追求美国一国的孤立扩大到追求整个美洲的孤立。 第三,不再只力求不介入欧洲事务,还要将欧洲势力从美洲排斥出去。,美国“门罗主义”的提出,“互不干涉原则”: 对于获得独立并为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国家进行的干涉,是“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非殖民原则”: 今后欧洲任何国家不得把美洲大陆上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2、标志,2、标志,美国“门罗主义”的提出,影响: 第一,三项原则构成“门罗主义”的政策体系,其核心是同欧洲的外交体系相分离,在当时有防卫性和进步性的一面,客观上维护了拉美独立的地位。 第二,它又具有从理论上指导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称霸的消极作用。,美国杂志抨击

14、罗斯福执行门罗主义政策的漫画,2、标志,拉美国家“泛美会议”的召开,1826年6月,拉美国家在巴拿马召开泛美会议,讨论团结大计。 参加的四国(大哥伦比亚、秘鲁、中美洲联邦和墨西哥)签订了政治同盟条约和关于共同防御的军事协定。,影响: 会议虽然没有实现建立“政治实体”的愿望,但对拉美团结和联合作了初步尝试,有着深远影响。,三、欧洲三次革命冲击,(一)19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和改革运动 (二)1848年欧洲革命 (三)19世纪5070年代的民族民主运动,1、法国七月革命,(一)19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和改革运动,1830年7月27日,法国巴黎人民革举行起义,推翻波旁王朝统治。革命后建立了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

15、七月王朝(奥尔良王朝)。,法国七月革命,2、英国国会制度改革,原因: 反法战争结束后,政府停止军事订货,造成英国经济不景气。 1815年,国会通过谷物法,禁止谷物进口,以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引起物价上涨。 1832年,通过国会制度改革方案,这是英国第一次国会选举制度改革。,内容: 第一,调整选区和各选区议员名额。 第二,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2、英国国会制度改革,结果: 第一,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入选国会,为施政方针的调整和改革创造了条件。 例如: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1848年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取代了保护主义。 第二,没有满足工人实现普选权的要求。,(二)1848年欧洲革命,1、革命的原

16、因和任务 2、法国二月革命 3、德国三月革命 4、革命特点、失败原因、意义,1、革命的原因和任务,原因:,1、革命的原因和任务,原因:,任务:,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建立起包括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内的更加全面的资本主义统治,所以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2、法国二月革命,原因:,基左,2、法国二月革命,原因:,任务:,推翻金融贵族统治,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完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造,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2、法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到六月起义:,1848年2月22日,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示威游行捣毁了君主政体的一切标志,国王逃往国外。 24日,成立临时政府(11人),资产阶级窃取胜利果实。 25日,宣布成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2、法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到六月起义:,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