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85492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一代互联网体系新技术研究,2012.5.22,前言 CCN 名址分离 CDN 绿色互联网,目录,随着超高速光通信、无线移动通信、高性能低成本计算和软件等技术的迅速发展, 以及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 人们对互联网的规模、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前言,网络地址不足, 难以更大规模扩展; 网络安全漏洞多, 可信任度不高; 网络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弱, 不能保障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网络带宽和性能总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传统无线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属于不同技术体制, 难以实现高效的移动互联网,当前互联网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新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重大需求列表,美国新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欧盟新一代互联

2、网研究计划,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中国.清华大学,内容中心网络 施乐公司的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的Van Jacobson 等提出。 NDN(Named Data Networking,美国NSF 资助4 个3 年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项目之一)的项目的具体实现。 采用名字路由,通过路由器来缓存内容,从而使数据传输更快,并能提高内容的检索效率。,CCN(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CCN体系结构,CCN通信由兴趣包作为数据消费者来驱动,数据包通过名字的最长前缀匹配来进行相应的响应。,CCN包类型,CCN工作机制,将传统IP 地址所扮演的角色分离为主机ID 角色和

3、定位符角色。 HIP-Host Identity Protocol LISP- Location-ID Separation Protocol IVIP-InternetVastly Improved Plumbing TRRP-Tunnelling Route Reduction Protocol,名址分离,在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插入一个独立的新的协议层- 主机标识层( Host Identity Layer , HIL) . 主机标识层将原来紧密耦合的传输层和网络层分开, IP 地址不再扮演主机名称的角色, 它只负责数据包的路由转发, 即仅用作定位符, 主机名称由主机标识符来表示.,HIP(

4、主机标识协议),“为互联网修路”或“给互联网穿上跑鞋” 蓝汛(China Cache)总裁王松 应用原理: 将各种cache服务器分发到用户访问相对集中的地区,用户访问指向离用户最近、工作正常Cache服务器上, 由Cache服务器直接响应用户的请求。如果Cache服务器中没有用户要访问的 内容,它便根据配置自动 到原服务器中抓取相应 的页面提供给用户。,CDN(Contents Distribution Network),与广域负载平衡器结合,实现骨干数据内容的分流,将访问率最高的内容送到指定的异地服务器上避免重大损失。 专业网站借助于CDN 的高可靠, 多节点的网络平台, 发展自己的业务。

5、无需投资昂贵的服务器就能实现网上交易、网上办公、网上培训。 CDN技术与流媒体技术是打造宽带多媒体应用的关键。 2009年2月28日,在国家领导人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的视频访谈及与网友进行了长时间的互动活动中,C D N关键服务就用“零差错”的服务效果解决了传统互联网的技术难题。,CDN的应用,互联网几乎就是绿色的代名词,我们没有消费任何纸张和汽油就能和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进行通信,在网上买到想买的产品。,绿色互联网,但 是!,我们忽略了支持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数据中心的能耗同样惊人。,2007年统计,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量在300亿度到500亿度之间,相当于三峡一年的发电量,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占到40%。,如何解决?,英特尔和腾讯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将目标瞄准未来一代产品,研究重点是“节能技术”。,英特尔公司推出固态硬盘,大幅提高能耗比。如演示一段高清视频,传统硬盘需要63块,固态硬盘只需要13块。,优化不光是硬件的事,还需要软件的联动。原来提高微处理器的性能依靠的是主频,如今多核的时代更多使用软件提高处理器的性能。,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