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67955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的艺术有非常独特的趣味,在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培养了中国人特有的格调和趣味。上世纪初,美国历史学家房龙曾在其著作宽容中讲,世界上只有小孩子和中国人不知道“透视”对于中国人的造型能力,他评价说中国人画东西是“画不像”的还没有进入到艺术的地步,但在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就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说论画只知道从形似的角度来看画,那就还没有达到艺术的程度,跟小孩子差不多。这和房龙所说截然相反。中国画叫“丹青”,丹青就是以色彩来呈现的意思,王维之后水墨画出现,在

2、千余年的发展中,竟然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水墨画是一个黑白世界,黑白世界在我们的色相系统中是一个无色的世界,然而中国艺术家认为“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没有色彩,却可呈现色彩也无法呈现的生命真实,苏东坡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这句话中包含的意义也非常深邃,在黑白世界中,在枯木寒林中,在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世界中,可以追踪隐藏在表象世界背后的真实,它成为中国艺术的命脉之所在,也是造成中国人趣味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19世纪末期,西方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甚低,认为中国人喜欢病怏怏的东西盆景,一段枯根放在盆子里,中间有几块石头,几片绿叶点缀在枯朽的枝上这是种病态的存在,其实完全不

3、是如此,美的形式不能以表面的绚烂或枯槁来评价。它所追求的是跟人的存在、人的精神性依托相关联的。就像老子讲的,“为腹不为目”,他要排除“目”仅仅通过外在感官获得知识的途径。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东西是不够的,老子所讲的“腹”不是吃饱了就算的,而是整体的生命,你要用整体的生命去体会世界,而不是用眼晴看世界。中国人讲写意,讲形神结合,就是以此为思想根源,因为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心而造”的。中唐到北宋时期,中国的艺术越来越往人的心灵和感觉上发展,走向了一种重视人心灵依托和生命感觉的新境界,我把它叫做“宋元境界”,我们讲中国传统艺术的趣味在一定程度上讲的是宋元以来的近千年的趣味。(摘编自朱良志中国传统

4、艺术的心境和智慧)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人特有的格调和趣味是在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培养起来的,所以中国艺术的趣味非常独特。B. 黑白世界在色相系统中是无色的世界,然而中国艺术家认为没有色彩却具有五色一样绚烂的效果。C. 美国历史学家房龙认为中国人画东西还没进入艺术的地步,而苏东坡的认识却和房龙所说截然相反。D. 在枯木寒林中,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世界中有隐藏的真实,这个真实造成了中国人的趣味。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就明确提出了观点,接着以美国历史学家房龙的观点作为靶子,又用苏东坡的话加以反驳。B. 文章以中国画为例,论

5、述了在黑白世界中可以追踪隐藏在表象世界背后真实,这是中国艺术的命脉。C. 文章又以中国园林艺术为例,阐释了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心而造”的,讲写意,讲形神结合。D. 文章论述观点时,很注重引用中国古代名人的言论作为佐证,这些论据都论证了中国艺术的独特趣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丹青是以色彩来呈现的,而水墨画是一个黑白世界,王维之后水墨画竟然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B. 美的形式不能以表面的绚烂或枯槁来评价,在盆子里放一段枯根、几块石头,这就是美的呈现。C. 西方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甚低,认为中国人喜欢病快快的东西,这是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偏见。D. 中国的艺

6、术有非常独特的趣味,自中唐到北宋以来走向了一种重视人心灵依托和生命感觉的新境界。【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因果倒置。依照原文应是“中国有非常独特趣味的艺术,培养了中国人特有的格调和趣味”;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没有色彩,却可呈现色彩也无法呈现的生命真实”,而非简单的“具有五色一样绚烂的效果”;D项,曲解文意。原文意思是在简单的无色世界中追踪隐藏在表象世界背后的真实,成为

7、中国艺术的命脉之所在,是造成中国人趣味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文章第二段引用苏东坡的话,论证的是论画只知道从形似的角度来看画,那就还没有达到艺术的程度,和房龙的观点截然相反。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

8、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过于绝对。文章是说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盆景是一种病态的存在,作者认为完全不是如此,他认为“美的形式不能以表面的绚烂或枯稿来评价”,但是不能据此反推出所有的随意搭配的盆景都一定是美的。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城市经过了20年迅猛的、粗放式的

9、发展,确实到了要解决垃圾问题的时候,所有人都反感垃圾,但是大多数人对“垃圾分类”能否推行,仍有犹豫。2018年7月公布的“2017年度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垃圾分类”处理这一栏非常刺眼,它比上一年下跌了9.4%意味深长的是,就在2017年,北京刚刚开启了新一轮“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五花八门的试点措施在各条胡同和街道里轮番上演。这个调查表明,如果方法不当,“垃圾分类”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垃圾问题。说到底,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居民的事,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产业链垃圾分类之后,还要进行运输和专门的处理。人行道王国一书写那些纽约第六大道上摆掉的人,他们所卖的杂志大部分是从垃圾桶

10、里捡来的,他们能够轻而易举从垃圾桶找出来,这也得益于有效的垃圾分类。最终,在社会层面,垃极分类需要一个成熟的分工和处理体系;而在人的层面,则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成熟社会”,一个国家在经济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必然要面临这个问题。(摘编自张丰各种段子横飞,垃圾分类考验上海人)材料二: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家属院位于赵登禹路西侧,小院不大,仅有两栋楼房,住着400多户居民。可是在西城区,乃至全北京市,这个深藏在核心区里的小院名声在外。“这里是北京最早的垃圾分类试点院落,大伙都把这叫作“北京垃圾分类第一院”。说起“垃圾分类第一院”的名头,大乘巷老住户,同时也是垃圾分类带头人的崔湘文

11、告诉记者。从最初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仅为15%,到如今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起85%,崔湘文和小院里的400多户居民坚持了23年。裁至目前,在“垃圾分类第一院”的带动下,西城区已先后创建了383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占到了小区总数的80%以上。与此同时,区市政市容委还在15个街道组建了一支由2000余人组成的、覆盖全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开展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摘编自2019年8月21日北京日报23年,这里炼成北京“垃圾分类第一院”)材料三:在奥地利,几乎所有的街区和公共场所,例如火车站或飞机场,都严格执行分类要求。垃圾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每一类有专门的垃圾箱:塑料,倒如空饮料罐、塑料包装等;

12、废纸,包括报纸、杂志、产品广告宣传单、书籍以及纸质包装或纸板盒;玻璃制品,有白色玻璃、绿色玻璃和棕色玻璃之分,而且玻璃瓶在丢弃前要去除瓶盖,因为瓶盖属于其他废弃物;生物垃圾,仅回收有机的、可制成堆肥的垃圾,如剩饭菜、蔬果皮等厨余垃圾,也包括花园废弃物;其他杂类垃圾,特指既不包含有害物质,又不包含可重复利用成分的垃圾,包括吸尘袋、橡胶废料、卫生用品、皮革和人造皮革等;有害垃圾,例如废旧电池和蓄电池。收集到的垃圾均采用机械化、密闭式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奥地利环卫系统可根据不同运载的需要提供多款车型,运输车辆密闭性很好,主体外观格局为橙色,与工作人员着装颜色相统一。奥地利的垃圾填埋场对技术要求很高,

13、设有各种防泄漏的措施,保证这些填埋的垃圾能够在填埋年限内不泄漏,从而保障地下水和土壤的洁净。同时他们还认为未来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后,这些垃圾或许还可以成为可利用的资源。(摘编自焦授松奥地利:垃圾分类全民行动科技先行)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开启了“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一年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推进的并不顺畅,相关的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还明显下跌。B. 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家属院是北京最早的垃圾分类试点院落,因为起步早,居民参与率高,被称为“北京垃圾分类第一院”。C. 北京市西城区非常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使垃圾分类达标小

14、区达到总数的80%以上。D. 奥地利在街区和公共场所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要求,他们认为这些垃圾经技术处理后或许是可利用的资源,在收集和运输方面有科学的处理方式。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需要一个成熟的分工和处理体系,这是经济到了定阶段之后一定要做好的事情。B. 经过20年迅猛、粗放式的发展,中国城市急需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可从调查情况看,由于方法不当,问题更加严重。C. 垃圾分类要成为居民自己的事,北京西城区这一家属院的成功经验表明,居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作的进程。D. 奥地利在街区和公共场所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要求,在收集和运输方面

15、有科学的处理方式,他们认为这些垃圾经技术处理后或许是可利用的资源。6. 奥地利的垃圾分类工作给我们在解决垃圾问题上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C 5. B 6. 垃圾分类要具体明细,在街区和公共场合各以专门的垃圾箱来收集。环卫系统要规范,运输垃圾时要分类运载并保证车辆的密闭性。填埋场建设规格要高,以保证垃圾在填埋年限内不泄漏。【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曲解文意。“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是区市政市容委组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进行的活动,并不是“北京市西城区”所为;另外选项中“达标小区达到总数的80%以上”与原文中“西城区已先后创建了383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占到了小区总数的80%以上”也有出入。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材料一中“中国城市经过了20年迅猛的、粗放式的发展,确实到了要解决垃圾问题的时候”,意思是说要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