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6675314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教学讲义(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的流行及其防治,北京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曹卫华 caoweihua60,一、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4,6,艾滋病在亚洲流行的形势,Drug Users 吸毒者,Sex workers 性工作者,Family 家庭,Children 儿童,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Bridge Population 桥梁人群,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势?,Drug Users 吸毒者,Sex workers 性工作者,Family 家庭,Children 儿童,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Bridge

2、 Population 桥梁人群,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式,中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预示着艾滋病进入中国。随后12年,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经历了三个过程: 第一阶段(1985-1988):称为输入散发期, 以病例高度分散为其特征, 除4 例为使用进口VIII因子感染的中国血友病患者之外,其余HIV/AIDS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式,第二阶段(1989-1994):称为局部流行期。以在云南德宏州个别地区发现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流行为标志;,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式,第三阶段(1995-至今):称为广泛流行期。其特征是静

3、脉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 广西、新疆、四川等更多的地区出现; 中部数省非法不安全采血人群中发生HIV感染播散,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滥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全国历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 (1985年-2008年7月31日),我国艾滋病现状,2011年艾滋病疫情估计: 2005-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主要结果 - 2005 2007 2009 2011 - PLHIV人数 65 70 74 78 (万人) (5476) (5585) (5692) (6294) AIDS病人数 7.5 8.5 10.5 15.4 (万人) (6.58.5) (8.09.0) (9.

4、711.2) (14.616.2) 艾滋病相关死亡 2.5 2.0 2.6 2.8 人数(万人) (2.03.0) (1.52.5) (2.23.0) (2.53.1) HIV新发感染人数 7.0 5.0 4.8 4.8 (万人) (6.08.0) (4.06.0) (4.15.5) (4.15.4) 全人群 HIV感染率 0.050 0.054 0.057 0.058 (%) (0.0420.058) (0.0420.065) (0.0430.071) (0.0460.070) -,1.存活病人数变动不大; 2.AIDS病人数上升一倍,说明医疗技术进步; 3.AIDS病相关死亡基本不变,令人

5、惊奇? 4.年新发感染人数下降接近三分之一,是效果?还是感染力下降? 5.人群总感染率基本不变,处于低水平。,全国艾滋病疫情依然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从疫情估计结果来看,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有PLHIV 78万人(629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0.046%0.070%),仍属于低流行国家。PLHIV估计数超过5万人的省份有5个,占全国估计总总数的60.0%;低于于5千人的的省份有112个,占全国估计计总数的4.8%。,全国31个省省(自治区、 直辖辖市)均有有疫情报报告,从病例报告情况来看,截至2011年年9月底,全国31个省省(自治区、直辖辖市)均有有疫情报报

6、告,有933.0%(2 8869/ 30855)的县(区)报告告了HIV感染者或AIDS病病人。不同省份的疫情报告数差异较大,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病人数排在前6位的省份(依次为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报告人数占全全国报告总数的75.8%; 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排在后7位的省份(西藏、青海、宁夏、内蒙、甘肃、海南和天津),报告人数约占全国报报告总数的的1.2%。 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IDS病人数排名在前20位的县(区、市)均分分布在云南、广西、新疆、河南和四川。 地区分布差异大,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 (截至2008年7月31日),各

7、类人群的HIV感染率差异较大,吸毒人人群(特别是注射吸毒者)HIV感染染率最高,有明显的地域差差异。哨点监测结果果显示,感染水平较高的哨点仍集中在云南、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省份,如云南省省红河州、广西梧州市和新疆伊犁州的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均超过50%。 暗娼人群:大多数地区暗娼HIV抗体阳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检出率超过1%的暗娼哨点主要集中在云南、新疆、广西、四川、贵州5省(自治区)吸毒较为严重的局部地区。在存在吸毒与卖淫交叉的暗娼人群中HIV感染率相对较高。 孕产妇人群:在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孕产妇中HIV感染水平相对较高(个别达到或超过1%),全国其其他多数地区的孕产妇哨点未

8、检出HIV抗体阳性者。 哨点监测数据显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上升趋势明显,有2003年的0.1%上升到2010年的近20%。郑州、成都、哈尔滨等城市。,抗病毒治疗,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累计有133524例成年AIDS病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正在治治疗106 593例,其中服用二线药物的有12608例。全国累计治疗儿童AIDS病人2563人,正在治疗2104人,其中服用二线药物的有186人。 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由2009年的62.0%上升到2011年9月底的73.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在估计PLHIV人数为78万,各个途径: 经性传播占63.9%。其中异性传播占46.5%,经

9、同性传播占17.4%。异性传播多分布在艾滋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同性传播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及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 经注射吸毒传播占28.4%,其中,云南、新疆、广西、广东、四川、贵州6省(自治区)注射吸毒人群中PLHIV估计数都在1万人以上,6省(自治区)注射吸毒人群PLHIV估计数,占全国该人群PLHIV估计数的87.2%。 经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6.6%,其中,河南、安徽、湖北、山西4省估计数,占全国该人群PLHIV估计数的92.7%。 经母婴传播占全国PLHIV估计数的1.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继续增高,2011年估计的78万PLHIV中经性传播达到了63

10、.9%,相比2009年增加了4.9个百分点,其中异性传播从2009年的44.3%上升为2011年的46.5%,同性传播由2009年的14.7%上升为2011年的17.4%。 在异性传播中,约1/4为配偶间性传播,3/4为非配偶间性传播。 2011年估计的4.8万新发感染中,经性传播的构成比由2009年的75.7%上升到2011年的81.6%,其中,经异性传播占 52.2%,比2009年的42.2%多10个百分点,同性传播占29.4%,比2009年的32.5%少3.1个百分点。 历年报告病例中经同性和异性传播的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3.1%上升到2011年1

11、-9月的75.2%,其中,同性传传播比例例从2006年年的2.5%上升到2011年1-9月的13.0%。,流行因素广泛存在,一般人群感染明显增加,哨点监测系统:部分地区孕产妇哨点HIV抗体检出率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新疆个别的孕产妇哨点HIV抗体检出率已经达到2.5。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自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底,在28个省271个县(市)开展了工作,共有2,657,884名孕产妇进行了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检测率为74.0%; 累计发现HIV感染孕产妇2706名,孕产妇HIV阳性率超过0.1%。孕产妇HIV感染水平分布不平衡,部分地区尚未发现HIV感染孕产妇,部分高发地区孕产妇HI

12、V感染水平平均达0.6%,极个别地区孕产妇HIV感染水平已达1.9%。,AIDS病人数估计,存活AIDS病人(CD4+T细胞计数 200个/mm3) 15.4万人,其中: 异性传播占46.8%,同性传播占6.5%, 经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26.6%, 注射吸毒传播占18.8%, 母婴传播占 1.3%。,新发HIV感染人数,估计2011年当年新发HIV感染人数约4.8万人,其中: 异性传播占52.2%, 同性传播占29.4%, 注射吸毒传播占18.0%, 母婴传播占0.4%。,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估计2011年当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2.8万人,其中: 异性传播占54.2%, 同

13、性传播占2.2%, 注射吸毒传播占32.7%, 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10.1%, 母婴传播占0.8%。,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2011年疫情估计结果显示,全国现有78万PLHIV,而截至2011年9月底累计报告PLHIV约34.3万人,提示仍有大量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尚未被发现,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25%的注射吸毒者仍在共用注射器; 有32%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 有87%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六个月与多个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只有44%的男男性行为者在时坚持使用安全套。 虽然注射吸毒的情况有所遏制,但使用新型毒品的现

14、象愈显流行,多性伴(异性性伴和同性性伴)现象仍在蔓延。,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样化。除了既往的人群外,报告数据显示,50岁及以上年龄组报告数增加明显,其中5064岁年龄组人群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构成比在11年间增加7.5倍,从1.6%上升到13.6%;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构成比在11年间增加约20倍,从0.34%上升到7.0%。报告职业为学生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0.96%上升至2011年1-9月的1.64%。 在当年报告职业为学生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2024岁年龄组所占比

15、例从2006年的20.3%上升至2011年1-9月的49.0%。同时,感染HIV的学生中,经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8%上升为2011年1-9月的55.5%,经异性传播比例从4%上升到19.3%。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异地或者异国婚姻造成的外来媳妇引起的输入性HIV感染者也在一些地区出现,对山东、山西、吉林、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外来媳妇的调查显示,这些输入性病例造成了配偶间的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我国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因素 1静脉吸毒 据公安部门公布,目前我国注册吸毒人数已达100万。全国涉毒县为2084个(总县数72.7)。经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约为20-30,部分地方甚至高达60,共用注射器比例很高。 2人口流动频繁 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2亿,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多数为青壮年,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远跟不上流动人口增长的速度。 1998年以来,每年出国旅游数百万人,国内旅游人数6.6亿人次。每年入境旅游二千万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