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74595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有史,辉煌的石窟艺术,云冈石窟,西部窟群外景,第五窟后室主佛,释迦牟尼,佛高十七米,雄伟威严,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飞天,请同学们看教材,思考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内容:,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山西大同,河南洛阳,完成于孝文帝迁都前,完成于孝文帝迁都之后,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想一想?,顾恺之,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长于人物肖像、山水,有“才绝、画

2、绝、痴绝”之称。,女史箴图局部,名画欣赏,洛神赋图 以曹植洛神赋为脚本,绘曹植于洛水遇宓(mi)妃的浪漫故事,运笔细劲 古朴,色彩艳丽厚重,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山石、树木和人物的配置比例都反映了魏晋画风。,洛神赋图局部,名画欣赏,动脑筋,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草书,活动与探究,1. 练一练 :下面三幅字帖各是什么字体?,2. 议一议:三种字体各有什么特点?,楷书,行书,草书,书圣王羲之,看一看,看谁找得快,后人为什么称王羲之为“书圣”?,成语觅史,书成换白鹅,题扇桥,兰亭序摹本,天下第一行书,欣赏,欣赏,兰 亭,欣赏与临摹,

3、请同学们仔细欣赏并尝试临摹兰亭序中不同的“之”字。,练习训练:,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钟繇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是( ) A、王羲之 B、陶渊明 C、钟繇 D、顾恺之 4、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的是( ) A、兰亭序 B、孔雀东南飞 C、十五从军征 D、洛神赋图 5、南朝时最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是( ) A、王充 B、张衡 C、范缜 D、祖冲之 6、产宣传佛教,统治者命人在许多地方辟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开始于( ) A、南朝 B、

4、北朝 C、西晋 D、东晋,B,A,D,A,C,C,7、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吸收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B、佛教盛行的产物 C、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D、是雕刻艺术的宝库 8、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转到、草书和行也逐渐流行。 9、东晋的顾恺之擅长画人物,他的一生创作很多,流传至今的有摹本和。 10、简要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C,篆书,隶书,楷书,行书,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好书推荐,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 华夏五千年,沈起炜主编,辞书出版社,1997年 中国小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 龙的传人,王宏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