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71331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浙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读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点记号和学以致用。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在全面落实要求的同时,有所测重。2课文通过周晔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记叙了她对伯父印象深刻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课文以自然空行的形式分为五段。每段记叙一件事,但事事都紧紧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课文的中心意思展开。第一段写人们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前去追悼的情况,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第二段写了一个鲁迅先生关心、教育作者的小故事,反映了鲁迅教育“我”要养成认真真读书

2、的习惯。第三段写一次饭桌上的谈话,鲁迅以幽默的语言反映了他宁可“碰壁”,也要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第四段写鲁迅先生细心救护一位黄包车夫,表面了鲁迅先生对生活在苦难中的贫苦大众深沉的爱和无限的同情。第五段写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女佣阿三,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第五段的结束语,“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是全文的总结,是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人物的优秀品质。3鲁迅先生(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二、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

3、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的读书习惯。2学会生字7个,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会造句运用。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逐段细读课文时,贯彻“单元学习提示”四点要求,先按要求自学,然后根据各段的语意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几个训练点重点教学。难点:读懂文意,抓住重点,领会中心含义,概括全文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并掌握通过几件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二、教

4、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2了解课文四个小故事的大意。(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简介鲁迅先生。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划出课文的中心句。交流,全班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2)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加点的字,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zhun) (gun) 水浒传(chun) 张冠李戴(gun)(2)理解下面的词语。张冠李戴 囫囵吞枣(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词的字面意思和比喻义。)饱经风霜 恍然大悟(3)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重点

5、指导:深奥(上半部分不要多一横)呻吟(不要多点)4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2)讨论、交流:谈水浒传,讲“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3)课文以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说说各段的大意。指导完成作业本第5题。5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第1、2、3、5题。(2)读课文。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出示学生作业灯片,当堂反馈校正。)(1)看拼音写词语。 Shn o i di xi ku shn yn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比喻型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形

6、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比喻读书不认真仔细、不理解意思。()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文以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围绕中心句每段记叙一件事,用“提示”的学习方法来学。3学习课文第三段。(1)听录音,哪句话你读不懂就划下来。(2)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说说这句话的表面意义(字面意义)。这当然不可能是鲁迅先生说话的本义。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时的社会黑暗,充满了白色恐怖。“碰壁”指的是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说说整句话的内在意思。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憎恨反动势力,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小结:这种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要先读懂字面意思,然后透过字面

7、,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内在意义。(3)这一段课文主要从动作和语言方面来鲁迅先生,圈出课文中的动词并交流。4学习课文第四段。(1)听录音,在课文中圈出描写鲁迅先生动作的词,划出写他神态的句子,全班讨论。(2)理解重点句:“他没有回答我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指导完成作业本第6题(2)。(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还表现了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5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由读课文。(2)“我”为什么会“羞愧”、“悔恨”,比“挨打还难受?”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结合“单元学习提示”再强调一下。(3)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青

8、少年。6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2)指导完成作业本上第4题:四种对话形式的标点使用方法。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一、五段。2总结课文,完成练习。(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五段。(1) 自由读课文。(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样的一个人”是怎样的人?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概括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品质,也是人们爱戴他的原因。(3)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是由阿三的话侧面表达的,这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写人方法。2学习课文第一段。(1)听录音。(2)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3总结。(1)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反映?要点:关心爱护青少年

9、,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2)假如得到过鲁迅先生帮助的车夫、女佣阿三,收到过鲁迅先生回信的颜黎民等人在一起怀念鲁迅先生,他们会说些什么?以怀念先生为题,写一个片断,注意用上不同的对话形式。(自己写全班交流,评议。)完成作业本第7题。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20詹天佑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培养读书的良好习惯,做到专心致志,边读边思,做点记号,学以致用是本课的训练重点,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难点。2课文记叙了清朝末年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反映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

10、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和他在主要贡献。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清朝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的背景和国内外的不同反应。第三段(第4、5、6自然段)具体介绍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京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并概括了人们对詹天佑的怀念和赞扬。本课的表达方式是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在具体叙述时,作者按事情的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3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什么事他都想弄个水落石出。13岁的时候被送往美国留学,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学成回来报效祖国。二、教学目标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11、。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后具体途述的篇章结构。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找出全文的中心句,理解中心句与全篇课文内容的关系,理清段落层次;围绕中心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难点: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后具体途述的篇章结构和写法。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带和幻灯处片。二、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词语。2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2)介绍詹天佑及京张

12、铁路。2初读课文。(1)听录音读课文,思考:詹天估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划出有关句子。讨论回答上面的思考题。(要点:詹天佑是清朝时期的铁路工程师,是修筑京铁铁路的主持者,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选择正确的读音(做作业本第1题。)阻挠(no ro)要挟(ji xi)轻蔑(m mi) 藐(mio mo)视恶劣(l li) 隧(su zu)道(2)读准这两个词,注意加点的字。笑话马虎(要读轻声)(3)注意带点字的正确书写。阻挠:右上不要加点。勘测:“”不要丢了,写成“其”。居庸关:最后一笔是“|”。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

13、说说各段的大意。根据课后第1个思考题,按不同内容来分段。5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做作业本第2、3题。(2)按照课后第1题要求读课文。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2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1)读准带点的字。阻挠要挟开凿藐视(2)比较字形:竣峻俊(3)选字填空:严()()工()俏 崇山()岭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理解词语:杰出超群的意思。(3)这段的后两句和全文是什么关系?(说出詹天佑的主要事迹,点出下面应写的内容。)3学习课文2、3自然段。(1)听录音,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

14、、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圈出3个词语。)讨论、交流:清朝时期,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中。(2)什么叫“阻挠”?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阻挠?从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之不能发展或成功。帝国主义者之所以对京张铁路的修筑横加阻挠,是因为这条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要道,争夺到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就可以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京。)(3)理解句子:他们以来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追问:当时清政府的弱点是什么?(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加上京张铁路的线路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修筑铁路的难度很大。)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自己的事情受到帝国主义的干涉。)(4)当任命詹天佑的消息传出,国内外是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什么?什么是“潮笑”?他们是怎样嘲笑的?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嘲笑:讥笑、讽刺。)(5)总结: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的事实证明,中国处在一个被侵略、被欺凌的环境之中。想想,詹天佑听了人民的赞同期盼,知道了帝国主义的嘲笑,他会怎么想?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听录音,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