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6807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非课改区)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扬起你智慧和自信的的风帆,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的风光。 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8页,满分120分(含3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书写能力考查:将下面这首诗用正楷或行楷抄

2、写在方格内。(2分)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在下列空格内规范书写名句。(任选其中四题作答,4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 (2)人有悲欢离合,_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 (3)_ ,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4)路遥知马力,_ 。(熟语)(1分) (5)人们常用“_ ”(周敦颐爱莲说中词语)来赞扬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1分) (6)古诗中的柳,有时用来代表春景,而有时又用来寄托离别之情。请写出带有“柳”字的一个古代诗句:_ (1分) 3根据课外阅

3、读知识,填写下列内容。(5分)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 ,喜欢的理由是:_ (2)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如_ 、_ (填 故事名称)。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3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 联。(1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联。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2分) (二)(1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传说

5、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齐师败绩( ) 遂逐齐师( ) 公问其故( )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3分)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_ 、_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1322题。 (一) (18分) 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李月云 很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 节专栏,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奉

6、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 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 细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懂得作过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 理农活。等到我们起床,饭菜都煮好了,母亲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说的:

7、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 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勤俭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进一文。”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出来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有不快,这个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 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后来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

8、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

9、间,每有不快的事,我总是向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们更早明白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们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传承。 13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3分) 14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4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10、15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4分) 16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特色:_ 好处:_ 17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3分) 谚语:_ 理由:_ (二) (17分) 成 功 季羡林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_ +

11、_ + _= 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是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而继晷,恒兀兀而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

12、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大学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愈。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所熟悉的。 王国维的人间诗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

13、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8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3分) 答:_ + _+ _= 成功 19本文开头通过 ,引出“ ”这个话题;结尾提醒人们 ,强化文章的中心。(本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20如果要补写一个名人事例来论证文章的中心,下面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陈景润得到华罗庚的赏识,被从厦门大学调到中科院,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 B苏秦以锥刺股,终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C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革命斗争中结下深情厚谊,至今传为佳话。 21请你解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名言的大意。(4分) 22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这样的说法好像有点不妥,请你举一例加以反驳。(4分) 四、写作实践(50分) 23请你在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道最有把握的文题作文。 (1)标题作文:我心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