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6734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 传记专题练习(一) 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考专题练习: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跳出地球看地球记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周玉明 欧阳自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当我好奇地询问他名字的来历时,他爽朗地笑答:“我出生时,舅父在旁边念书,刚好念到有朋自远方来。所以就取名自远。现在我搞地球科学,这是天意吧!”1952年9月,欧阳自远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后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在多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才使他具有今天洞察风云的能力。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卫星。欧阳自远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他想“跳

2、”出地球,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在更大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他向侯德封院士提出,想研究天体,开拓这片处女地。这听上去有点离经叛道。可是侯先生不但同意了,还鼓励他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有关知识,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1976年是欧阳自远科研经历的幸运年。无数人一辈子也难遇的陨石雨,这一年里他却遇到了三次。此后的十余年中,欧阳自远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并被国内外的教科书、专著、大百科全书等引用。从1964年到70年代末,欧阳自远两次参与地下核爆炸实验,很少回家。好几年春节,都在戈壁滩度过。令人心酸的是,他偶尔回家,儿子不认识父亲,跟他妈

3、说,家里来了位不认识的叔叔。1978年,美国特使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最新科技成果的猎物“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来的只有1克重的岩石样品。这块岩石来自哪里?领导人问中科院:“你们有谁能搞清楚这块石头?”于是这块珍贵的月球岩石样品交到欧阳自远手中,不久,国内8个研究单位的几名科学家集聚到欧阳自远麾下,对这块月球岩石进行了多项研究,发表了14篇论文,确认这块岩石样品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采集的样品,而且确认了岩石的采集地点。1991年,欧阳自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6岁的他雄心勃勃,心里默念着,总有一天,中国要启动自己的探月、登月工程!近年来,“重返月球”的热潮席卷而来,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

4、又一个争夺热点。欧阳自远坚持奔走,呼吁我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对月球的探索,深化关于地球、太阳系起源与演变的认识,并及时、系统地整理了月球研究的资料,主编月质学研究进展,为将来我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了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1994年欧阳自远提出探月构想,十几年来,他一直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从没想过放弃。2007年我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一年。72岁的他动情地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实现再次探月。”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自远”名字的来历,表明欧阳自远的生命属于探月,他早有宏图大志。B.欧阳自远学过地质,又学过核

5、物理,所以曾负责两次地下核爆炸的实验研究。C.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已经实现了首次探月的夙愿。D.对岩石样品进行综合研究之后,欧阳自远以多篇论文确证了岩石采集地点。解析:A项,引述“名字的来历”,并非用作证据。B项,是“参与”而非“负责”。D项,不是欧阳自远一人发表多篇论文。答案:C2.欧阳自远为什么要“跳出地球看地球”?请简要说明原因。答: 解析:欧阳自远要“跳出地球看地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识到了太空研究的重要性,抓住这一点,就可得出答案。答案:他较早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决心开拓这片处女地;他认识到月球将是继南极之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想抓住机遇,发展我国的探月

6、事业。3.从欧阳自远的经历看,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概括回答。答: 解析: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能力、品质、工作态度等个人因素有关,同时也有机遇的因素,也就是说成功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抓住这两个方面在全文中搜索信息,就不难作答此题了。答案:在学科交叉的路径上广泛学习,基础厚实;意识敏锐,抢抓机遇;勇于实践,不懈探索;执著敬业,无私奉献。二、(2010吉林一中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经济学家吴源林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个银行家,当然算一个经济学家,可是他获得的却是诺贝尔和平奖,而非经济奖,因为他不只会算经济账,还关注经济以外的东西。这或许值得我们的

7、经济学家反思。 张五常 贫困就好像是种花一样。我们从森林里面找到最好的种子,把它种在花盆里,却发现它没有在森林里长得好,这是种子的原因吗?不是,同样的种子,唯一的区别是花盆的空间太小,营养太少。而穷人就像是这样的种子,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让他们自己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果有好的条件、好的机制、好的环境,他们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有能力。并不是这个人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缺陷。穷人并不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由机制造成的,是由社会造成的。 尤努斯2006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演讲节选 “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去博物馆参观,看看贫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是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8、 Yunus)的一个梦想,也是他挑战这个世界贫困现象的宣言。并且他相信,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理念,就能根除这个世界的贫困现象。尤努斯的梦想并不止于憧憬。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在孟加拉语里是农村银行的意思)已使得600多万孟加拉穷人摆脱了贫困。他的小额贷款的理念也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世界银行聘请他担任顾问委员会的领导人,在全世界推广他的理念。他还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和头衔: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亚洲周刊“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亚洲人”,帕坦尔全球理解基金会颁发的“2006年度世界公民奖”,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无数学院授予他名誉

9、博士称号。 乔布拉村试验在1975年l97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努斯带领学生去附近的乔布拉村调研。发现问题总是很容易,但什么才是解决之道呢?他向那些农民推广改良的大米种植技术,在干旱季节组建农民合作社修建水利设施。但不久后,他意识到,这并不能帮助真正穷困的底层阶级那些没房没产、生活在农村里的穷人。一天,尤努斯在乔布拉村采访了一位靠制作并售卖竹椅谋生的妇女。这位妇女告诉他,她辛劳一天只能赚2美分。尤努斯大感惊愕:这么一位勤劳的妇女,一天只能赚这么点钱!这位妇女解释说,由于没钱去购买制作竹椅的原材料,她不得不去找一位商人借钱,这位商人只允许她把竹椅卖给他,而且收购的价钱还得由他说了算。事实上,这位

10、妇女就是附属于这位商人的劳动力!那这些竹子值多少钱呢?大约25美分。“我的天,仅仅为25美分就要遭这种罪受,难道就没有人能对此做些什么吗?”他找出村里另外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在把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动:这个数目一共才只有27美元! “造成他们穷困的根源并非是懒惰或者缺乏智慧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缺少资本。这种状况使得穷人不能把钱攒下来去做进一步的投资。一些放贷者提供的借贷利率高达每月10%,甚至每周10%。所以不管这些人再怎么努力劳作,都不可能越过生存线水平。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的工作与所需的资本之间提供一个缓冲,让他们能尽快地获得

11、收入。”尤努斯总结道。于是,向这些没房没产的穷人提供借贷的想法就此诞生。 尤努斯当即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27美元,借给了这42位穷人。随后,他去找一些银行家,试图说服他们向这些穷人提供无需抵押的贷款。而银行家们却讥讽他,说这些穷人的信用不可靠。尤努斯反驳道:“如果没有尝试过,你们怎么知道他们不值得信任呢?”也许是这些银行家对于人民来说才不可靠吧。 穷人的银行尤努斯并未就此放弃。在1976至1979年间,他在村里开始了试验,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他也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l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

12、名为“格莱珉”的项目,一开始由7家国有银行支行在一个省份进行试运作,1981年则增加到5个省份。这个项目的每一次扩张都证实了小额贷款的有效性:到1983年为止,格莱珉银行86个支行使5.9万名客户摆脱了贫困。随后,尤努斯决定辞去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这项对抗贫穷的事业中去。1983年,格莱珉银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壮大。目前,格莱珉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这家银行有着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格莱珉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这实实在

13、在的是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是穷人自己的银行!“尤努斯取得的成就真是卓越非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布鲁罗拉菲亚在对格莱珉银行进行调研后评价道。 还未结束的战争尤努斯独特的实用主义哲学, 虽然可能让他难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都是颁给那些理论性的成果但是尤努斯并不在意,他关注的是消灭这个世界的贫穷现象。“人们说我疯了,但一个人没有梦想的话就必然不能有所成就。当你在建造一栋房子的时候,你不可能就是把砖块和石灰堆砌在一起,你首先得有一个想法,要怎样才能把房子给搭建起来。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你必须要具备革命精神,并且要敢于去想别人所不敢想象的东西。”这正是尤努斯的超凡之处。(选自名人传记财富人物)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某些银行家认为穷人的信用不可靠,而尤努斯认为穷人值得信任,这些银行家反而是不可靠的。B.尤努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辞去了学术工作,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采纳他的“格莱珉”项目,并顺利得到了孟加拉央行的支持。 C.尤努斯认为贫困的原因并非懒惰或缺乏智慧,而是存在缺少资本的结构性问题。只要我们给穷人提供好的条件、机制、环境,他们就可能摆脱贫困。 D.尤努斯的小额贷款理念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