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67024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山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试题【会员独享】.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师大附中2009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11.11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第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其中第卷为四道综合题,共计4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字母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字母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4.第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1卷(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读表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地名年降水量(mm)春季降水量(%)夏季降水

2、量(%)秋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广州1680.530.844.317.77.2南昌1598.043.631.212.812.4郑州635.919.953.222.34.6五台山913.313.562.321.13.1成都976.016.562.918.32.3乌鲁木齐194.634.233.124.08.7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南昌,其根本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B.气旋活动的影响C.副高的控制D.江淮准静止锋3

3、.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是A.雨带的进退B.地形的影响C.冷空气南下D.江淮准静止锋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2),回答第45题。4.根据雨带在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 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图3),回答67是。6.图中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地B.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

4、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秦岭山地D.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地7.图中A地形区出现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森林的破坏读下列两图(图4: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图5: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810题。8.图4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和典型的植被类型是A.黄土高原;温带落叶阔叶林B.云贵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原D.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分析图中、地气温最高地点并说明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形 C.;纬度 D.;海陆位置10.影响图中与之间等温线分布走向的原因是A.夏季风B.海陆位置C.经度D.地形下图(图6)表示的

5、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113题。11.该地形剖面图中表示的山地是A.天山B.昆仑山C.祁连山D.阿勒泰山12.分析气候资料和地形剖面图,图示夏季气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 )米处A.2000米B.4500米C.3000米D.1500米13.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A.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南坡受冷锋面影响形成降水多C.北坡受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多D.北坡位于来自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多14.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

6、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15.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走读下图完成1617题。16.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的位置是110E,10SB.点的位置是40N,100EC.点的位置是135W,70ND.点的位置是100E,50N17.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在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点的正南方向D.点在点的东北方向 18.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

7、量最大的一幅是读图7,回答1920题。19.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20.断岸顶部的E点海拨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读图8,回答2122题。2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1020、1012.5B.1017.5、1020C.1017.5、1015D.1015、1012.52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读、“某日8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图”(图9),回答2324题。2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A.0B.10NC.10SD.2326N24.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A.6

8、:20B.7:40C.9:20D.11:40图10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点以西是东半球,点与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回答2527题。25.图中点的经度是A.160EB.130EC.180ED.170E 26.此时北京时间是A.15点20分B.2点40分C.14点20分D.3点20分27图中点的昼长约为.A.8小时B.16小时C.6小时D.12小时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下图(图11,表示该小组测量出的竿子影长及朝向),竿长2米。完成2830题。28.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2:00B.12:4

9、0C.11:20D.11:0029.图11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A.B.C.D.30.该学校大约位于A.21.5NB.21.5SC.40ND.45S第卷(综合题,四题,共40分)说明: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31.(10分)图12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_(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2分)(2)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6分)B地区C地

10、区商品粮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优势自然条件限制性自然条件(3)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差增大的主要原在。(2分)32.(10分)读下面两图(图13、14),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13中A为( )平原。(1分)(2)比较图13、14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2分)(3)图13中A平原的河流和图14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分析两区域洪涝多发的原因。(4分)(4)简述治理图14中河段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3分)33.(10分)读比例尽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B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字母D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2分)(2)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

11、实上不存在的是_支流。(1分)(3)在干流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用“ ”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坝址。(2分)(4)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线路、中比较合理的是_。(1分)(5)沿图中EF剖面基线,在下图中作出地形剖面图。(4分)34.读图(图16),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中点位于东半球是_。(1分)(2)据图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_月_日_点。(3分)(3)据图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是_。(2分)(4)据图把此时的昼夜状况转化到南极上空府视图中(注意:必须表达出以下项目:画出太阳光线;画出晨昏线;用 表示夜半球)。(4分)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答题纸2011.1131.(10分)(1)_,_。(2分)(2)(6分)B地区C地区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优势自然条件限制性自然条件(3)_(2分)32.(10分)(1)_。(1分)(2)_。(3)_。(4)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