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精品)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66581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同步测试(苏教版九上)(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同步测试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瑟索(sh ) 折本(sh ) 雀跃(yo) B打盹(dn) 手帕(p)恶心()C断茎(jn)恐吓(h) 精髓(su)D拮据(j) 獾猪(gun)栈桥(zhn)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C. 有的老师抓住课文中无关主旨的一两句话大加发挥,滔滔不绝,给人的感

2、觉是小题大作。D.历史上多少忠臣义士,死心塌地,进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永远的丰碑”记录着革命先烈凭着 的信念,坚持斗争不动摇的光辉事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全 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他拒不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多次 安全操作规程。A顽强 迎合 违反 B坚定 符合 违反 C顽强 符合 违犯D坚定 迎合 违犯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

3、幸福。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 咏夏景 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D. “还楞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C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D很多人利

4、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叶圣陶写的多收了三五斗通过农民丰收成灾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对农民的双重压迫。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民生活、小市民社会深刻的思考。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3分)有这样一种

5、东西,它在我们面临断崖沟壑时,在我们面临急流险滩时,或是在我们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 。A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桥,就是这种东西。B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桥,就是这种东西。C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就是桥。D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它,就是桥。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34分)一、 知识积累(17分)8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字。(3分)万盛米行的河_(b)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_(xin)的菜叶何和垃圾给白_(n)的泡沫包围着,一

6、漾一漾的,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9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 _ _, ,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3)_,草色入帘青。(4)_,病树前头万木春。(5)_,有容乃大;_,无欲则刚。(6)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_,_ ”来赞美老师。10名著阅读(2分)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并把它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讨论两位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11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

7、,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

8、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2分) 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阐述。(2分)题一、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我成长的意义 题二、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我选择题( )回答: 二、阅读理解(57分)(一)诗歌鉴赏(4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2.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

9、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13.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2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0分)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

10、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加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阿,你怎

11、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我问问他的情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14二十余年之

12、后,闰土见到了童年的好朋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2分)_ 15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2分)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C因为他很懂礼貌 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16文中闰土说话时有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态。这神态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2分)A天生口吃,说不出话 B处境悲哀,有口难言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17文中所指“可悲的厚障壁”是指_ _,这是用的 _修辞。(2分)18.假如你的叔叔下岗在家,虽几次求职,但多未能如愿,心情十分低落,请你从故乡一文中摘抄一段箴言给他。(2分)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