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6666575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整理项目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1.1 干砌块石1、一般要求干砌石开挖的新鲜块石。如无可利用块石,拟外购块石。石料使用前表面应冲洗干净。干砌块石铺筑前,应先按图纸要求铺设垫层。铺设垫层前,应将地基平整夯实,垫层厚度应均匀,其密实度应大于90%。垫层也要夯实。反滤层厚度、滤料的粒经和含泥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时,先使滤料处于湿润状态,避免颗粒分离,并防止杂物或不规格的料物混入;相邻层面拍打平整,保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分段铺筑时,将接头处各层铺成阶梯状,防止层间错位、间断、混杂。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应在夯实的垫层上,以一层与一层错缝锁结的方式铺砌,垫层料的含泥量小于5%,垫层铺设应与干砌

2、石铺砌配合进行,随铺随砌。砌石从坡脚开始,分片向上分段铺起,块石垂直于坡度铺砌。护底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大于25mm,砌石边缘应顺直、整齐牢固。砌体外露面应用较平整的面。为使沿石块的全长有坚实支承,所有前后的明缝均应用小片石料填塞紧密。干砌石要求石块大,单层砌筑,表面平整,杜绝浮砌和叠砌。2、干砌石护砌护坡:砌筑前将坡面压实,局部由人工修平。自下而上分层分块施工,带线作业。3、保证块石护砌表面美观的措施3.1 选择施工质量经验丰富、砌石手艺精良的施工队伍,是保证砌石质量及表面美观的重要措施。3.2块石必须基本方正,到现场后对表面进行凿修,保证每块外表面平整。3.3砌筑必须带线,每层用相同宽度的块

3、石砌筑,确保砌石成线。3.4控制好灰缝宽度,为20mm30mm,宽度均匀一致。3.5每天砌筑后,必须将砌石表面清理干净。3.6做好浆砌石勾缝,勾缝比砌石面凹35mm,勾缝必须达到宽度、深度一致,表面光滑。勾缝用砂浆严格按配合比拌制,水泥、砂用同一品种,使勾缝的色泽一致。*.2 浆砌砖 护坡护底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砌砖验收2、施工工艺1)、砖浇水: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2)、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4、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3)、砌砖:a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不采用五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b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他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用权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任命要求后才可以挂线砌墙。c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

5、,为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d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为保证清水墙面立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左右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6、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清扫干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e留槎:转角处应同时砌筑。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3 浆砌条石1、材料要求(1)、石料本工程砌体材料外购,要求浆砌条石石料必须质地坚硬,无风化,没有裂缝的岩石,旧料利用时要求表面干净,无杂物,同时要求表层的石料必须具有一个可作为砌筑表面的平整面,并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2)、砂、砂的质量应符合SD12084的规定,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采用的砂料,要求中砂,砌筑毛石砂浆的砂。(3)、水泥和水、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

7、合本技术规范规定,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应按本技术规范规定的用水质量标准,拌制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对拌和及养护的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用标准水制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4)、胶凝材料(用于砌筑工程的水泥砂浆)、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人批准。、拌制制胶凝材料,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格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

8、、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胶凝材料拌和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胶凝材料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23min,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不小于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何使用。、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拦拌和,已初凝的胶凝材料不得使用。2、砌筑方法(1)、砌筑前,应在坡面上设置纵向和横向砌体坡面线,以保证砌体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2)、浆砌条石体必须采用铺浆砌筑。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石料应分层卧

9、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立稳定。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3)、在铺砂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有残留各水。(4)、所有的条石均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无缝隙,石缝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得先摆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石。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空隙应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的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5)、砌缝应做饱满,勾缝自然,无裂缝、脱皮现象,匀称美观,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砌体外露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6)、砌体的结构尺寸、位置、外观和表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7)、砌体外露面应在砌筑后12h左右,安排专人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14d,并经常保护外露的湿润。3、施工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展会/博览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