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6636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湘教版【会员独享】.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姚中学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陈尊华 审题人:褚意芬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44分)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1回答12题。1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2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

2、用 D风力侵蚀作用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读图2回答34题。 3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A平流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光球层4日全食发生时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与之相关的大气削弱作用主要是 (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吸收图3是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后回答57题。5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图36.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 B.1200 000 C.14 000D

3、.120 000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 B C D读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后回答8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 DD处可能形成瀑布读下图:AB为晨昏线,O处有一旗杆为5米,且该日旗杆影长始终不变为185米,并作顺时针旋转,C处所在整条纬线此刻的太阳高度角分布如右图所示,已知tan150.27、tan200.36、tan230.42、tan300

4、.577,回答911题。9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30N,150W B.23S,30E C.15N, 30E D.15S,150W10右图中的H的值为( )A.60 B.36 C.30 D.4711.该日C点一天内人影变化 为( )下图中图甲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P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Q位置周年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 图甲 图乙12.下列关于P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P点从到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长 BP点从到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短CP点位于时,上海白昼最长 DP点位于时,上海昼夜平分13.图中代表一个回归年中P点的五个纬度位置,图乙中ae代表

5、一个回归年中Q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列关于PQ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位于时,Q可能在a处 BP点位于时,Q可能在b处CP点位于时,Q一定在c处DP点位于时,Q一定在d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图5),回答1416题。1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15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6B8C9D1016若m、p两条纬线相距55千米,则

6、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右图中N点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并与800N纬线相切,ACMDB为赤道,CND为北京时间9时的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1719题。1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A(00,1600E) B(100N,840E)C(100N,1650E) D(00,1650E)18此时,一架飞机自M机场沿赤道向东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M机场,飞机上的人观测到(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19下列有关此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MN经线上各地的影子都朝南 B赤道上日落的方位为西偏南100CD

7、点时刻约为17时15分 D正值我国南方梅子黄熟的季节右图中,MN位于同一经线上,PN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ON两侧的昼夜状态不同,OM两侧的日期不同,ON两点的经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间为2:00,据此回答2021题。20.若MN的纬度差为20,求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A20S,90W B20N,90E C20N,180 D20S,021若MN的纬度差为15,则图中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5 B30 C60 D0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22题。2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C丙处为地垒成山 D丁处为向斜成谷二、综合题(总分5

8、6分)23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2分)(2)请在下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分)丙乙甲AB30050070002km(3)请在图中画出源于地的河流。(2分)(4)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2分)(5)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1分)试分析主要原因(2分)24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 ,图中共有个 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 边界。(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

9、中,则E点应处在 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 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 。25.读下面甲、乙、丙三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若图甲中曲线ABC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a为北回归线,b为南回归线:当直射点位于C点时,图丙三个城市中,正午建筑物没有影子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当直射点自B向A移动时,三个城市昼长不断 (增加或减小);三个城市一年中昼长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图乙中三条线表示从秦皇岛到海口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当太阳直射C点时,正确的是 。(2)若图甲中曲线ABC为昏线,a为北极圈,b为南极圈,此时地球公转速

10、度较 (快或慢),北京时间为 时,图丙中海口市人体的影子朝向 方向,此时满载石油发往欧洲西部的轮船在阿拉伯海 风 水(顺/逆)航行,原因是 。26.读下图,“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分)(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2)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大势(2分)(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相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3分)27右图是北半球夏半年某日A、B两地太阳高度角随时间的变化状况,读图后回答(每空2分,共8分)(1)A地的纬度是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3)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4)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28.某地理兴趣小组

11、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 “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4分)(2)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4分)2010学年度第 一 学 期余姚中学 高三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44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二、综合题(56分)23题(12分)(1) (2分) (2)3分 (3)2分丙乙甲AB30050070002km (4) 理由 (2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