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63682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 水的组成 2. 分子原子的概念、性质 3. 化学反应的实质 4. 水的净化过程 5. 物质的分类 难点: 分子原子的概念辨析 水净化处理的过程 三. 重点分析和讲解: 1. 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2:1,质量比为 1:8;电解 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精确的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

2、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 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 H2O。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2. 物质的分类: 3. 分子原子的知识 用心 爱心 专心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基本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 (4)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 成。 (5)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 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

3、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 的物质的分子; (6)化学变化的实质(由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 新组合; (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9)由分子的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的就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 4. 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叫做软水。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软化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3)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 水。 (4)净化的方法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吸附,并除去臭味。 沉淀法:用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与水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反应生成沉淀;硬水加热生成 沉淀。 过滤法: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装置的要求: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靠着玻璃棒、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管壁靠着烧 用心 爱心 专心 杯的内壁) 蒸馏法: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一些不挥发的无机物,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 导出冷凝成蒸

5、馏水。 5. 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 71%被水覆盖;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 2.35%,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 30.4%,即 1.071016m3。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1012m3(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只有 2300m3左右,约为世界 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八十几位) 。 (2)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使用新工艺、改革工艺、改变习惯等可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6、生活污染; 水体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 处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 氯化钠、铁 B. 空气、水 用心 爱心 专心 C. 医用酒精、氢气 D. 冰水混合物、臭氧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

7、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B. 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C. 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4. 1998 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批企鹅死亡,经解剖化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氰化物和 大量含铅的有害物质,下列各项中造成此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增加 B. 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 工厂废水和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 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5. 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8、组成的 D. 水的组成很复杂,属混合物 6.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 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7.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 化学沉降(用明矾) 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自然沉降 加热煮沸 A. B. C. D. 8.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 A. 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 B. 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 硬水是化合物,软水是单质

9、9. 能够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 A. 看颜色 B. 加肥皂水 C. 加活性炭 D. 加食盐 10.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 。我省已是重度缺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人体受影响。节水是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不属于直接节水的是( ) A. 刷牙时用口杯接水 B. 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水源 C.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D. 农业、林业全面推广应用喷灌或滴灌 11. 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 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用心 爱心 专心 A. B. C. D.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B. 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 气态物质分子间有间隔,固态物质分子间无间隔 D.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13.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 分子的运动情况 B. 分子间的间隔 C. 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 D. 分子的组成 14. 小红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 用自制的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 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 填空题 15. 物质都

11、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等,例如: 氧气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 16.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 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 ,并汇集到试管上端。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 。则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 (3)通电后水发生 变化,文字表达式为 。 17. 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 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

12、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 (3)A 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18. 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用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做“氨分子的扩散”实验,结果发现试 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 可能是 ,这一实验说明,所用的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 1. C 2. C 3. C 4. C 5. C 6. B 7. B 8. B 9. B 10. B 11. C 12. AB 13. CD 14. C 二. 15. 分子;原子;氧气分子;铁原子 16. (1)气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氧气;氢气 (2)增加导电性 (3)化学;水氢气+氧气通电 17. (1)ABC (2)D (3)吸附悬浮物形成沉淀 18. 两种试剂滴反了;浓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