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60732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2013高中历史 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目标分解1. 掌握古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影响2. 掌握古代中国指南针发明以及使用,理解指南针发明的影响3. 了解古代中国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状况4. 掌握古代中国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影响5. 结合古代中国的发明成就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及其局限性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古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医药学以及建筑、纺织、陶瓷、造船、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经在世界居于领

2、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如何发明及使用的?它们的发明有何影响?又是如何向外传播的?本课教学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四大发明的发明和使用过程及影响,尤其要注意四大发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发挥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在向学生展示大量历史材料的同时,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体验,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材料解释相关的现象,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的想法和自己的观点。教师应随时关注并予以恰当的评价。在教

3、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一、纸的发明1.秦汉时期主要的书写材料:(1)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2)考古工作者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纸的残片,可能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3)东汉蔡伦于105年造成新的书写材料“蔡侯纸”。2.造纸术发明的影响:(1)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2)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革命性的进步。二、指南针和方向测

4、定技术1.指南针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最初叫“司南”,韩非子中提到过这种仪器。2.两宋时期指南针的发展:(1)北宋武经总要中提到指南鱼。(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制作指南针的技术。(3)南宋事林广记中介绍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3.指南针的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4.指南针的影响:(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2)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3)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1)商周时期,广泛使用木炭。(2)春秋战国时期

5、,具有硫磺和硝石的知识。(3)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2.火药的使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火炮。(2)宋代:唐福把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朝廷。石普为宋真宗表演他制作的火球、火箭。武经总要介绍多种火药武器,并记录当时3种火药配方。(3)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主要是硝酸钾、硫磺、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着火易燃,燃烧起来相当激烈。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2KNO3+S+3CN2+3CO2+K2S。体积很小

6、的火药点燃后,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迅猛进行,在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使产生的大量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增至几千倍,假如反应发生在密封的容器中,就会发生爆炸。易燃烧能爆炸的混合物为什么又称为“药”呢?这是由于它的主要成分硝石(硝酸钾)、硫磺是古代中医治病用的重要药材,火药在发明之后亦被列为治湿气、避瘟疫、治皮肤病的药类,更重要的是火药的发明来自长期炼丹制药的实践,因而被称为“药”是十分自然的。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2.活字印刷术:(1)发明:宋代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技术。(2)应用: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应用

7、;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3.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和影响:(1)外传: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2)影响: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五、中国古代科学思想1.中国古代儒家论说的主题:社会人文问题。2.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3.中国古代科学思想: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到:“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

8、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应该怎样理解李约瑟的这段话?【答案】 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中国古代科技大多属于传统科学,基本属于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它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自然哲学形态出现,是建立在直观的观察和思辨性的猜测以及形式逻辑的演绎基础之上的。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明代以前,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国的四大发明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更重要的是通过陆路丝绸之路和海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

9、扩散到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面认识中国的四大发明:发明过程外传过程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传到朝鲜、越南,12世纪传到欧非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革命性进步,促进欧洲文化发展印刷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毕升创造活字印刷;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中期铜活字得到应用14世纪经由波斯传到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战国时称“司南”,韩非子中提到;武经总要提到指南鱼;梦溪笔谈记载指南针技术;宋朝书籍记载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明代郑和远航

10、提供了条件;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火药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唐末宋初用于军事;武经总要介绍多种火药武器;明代创制当时最先进地雷、水雷、定时炸弹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西欧有利于摧毁封建城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发展【探究拓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例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A. 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 资

11、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 在特定的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 三项伟大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解析】 本题要紧扣材料结合史实解答。A项不合史实;B项不是马克思所表达的意思;D项要注意理解,三大发明本身不带有资本主义因素,如果带有这一因素在中国也不能发挥出这一作用;C项较科学的体现了马克思的观点。【答案】 C1. 四大发明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是()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印刷术【解析】 实际上是考查指南针的作用。指南针主要是对新航路开辟起作用,即对地理大发现起作用。【答案】 B2.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12、。”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古代欧洲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解析】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前期,我国科技成就远远超过西方。【答案】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历代文化成就都是对以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中

13、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世界上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先进的古代文化,也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以提高自己;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统治者重视教育的发展,而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2)特点: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

14、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探究拓展】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同时,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因此,古代科技成果对当世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今天学习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就是要着眼于中国当代科技的发展,发挥优势避免缺点。例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A. 两宋时火药武器的使用技术相当成熟B. 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管形武器C. 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当成熟D. 民族政权并

15、立的严峻形势【解析】 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期广泛使用主要是与当时的战争比较频繁有关。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民族之间的争斗比较多,促进了火药这种武器的使用。【答案】 D1.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B.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C.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解析】 从战国的司南到北宋的指南针均用于航海,但从材料可知,当时人们航海时,只有在阴天看不到日、月、星时才会依据指南针。【答案】 C2.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中国老百姓在哪项发明改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解析】 注意题干中“中国老百姓”,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印刷术的发明,它是由北宋平民毕升发明的。【答案】 B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16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A. 唐朝B. 三国C. 东汉D. 西汉【解析】 早在西汉早期已经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