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60512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概况教程教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疾病预防控制 绩效考核工作概况,一、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 三、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绩效考核指标的使用与信息收集 五、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六、中心迎接绩效考核工作安排,一背景、目的和意义,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强,定位不准、职责不清, 机构不少、功能不强 队伍庞大、素质不高, 设施陈旧、条件落后 防治脱节、缺乏合力, 经费不足、忙于创收,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温家宝 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 (2003年7月28日),疾控体系建设内容,已经完成,目的和意义,健全完善落实疾控体系建设的要求 科学

2、评价区域/疾控机构履职情况(形势使然) (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高工作绩效是核心) 公共财政预算改革(投入预算项目预算:零基预算绩效预算) 疾控机构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区域疾控工作绩效的评价, 从政府社会建设目标出发,促进政府履行管理指导职能,推进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促进社会多部门协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 推动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断发展,缩小差距,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构的绩效评估, 科学评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程度, 促进完善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推动和促进疾控机构履行

3、基本公共职责,规范履职行为, 促进疾控机构的科学管理,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定位于基本任务、重点工作,疾病威胁 新老传染病威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生物恐怖 慢性非传染病 心理和精神卫生,食品安全与职业安全 食源性疾病 职业健康与职业病 环境相关疾病,健康危险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因素 卫生服务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 生活行为因素,重点工作,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改善环境状况、预防和减少伤害 改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参与灾害处置和灾后恢复及重建 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均等化服务,基本任务,期刊、书籍、文件 2001版工作规范,疾病控制 专家咨询,专题调查、网上征询 (不同地

4、区疾控中心),多轮次论证上述内容,基本职责界定过程,总结国内外疾病控制 中心承担职能和项目,界定职能和项目的性质 增、删、改职能和项目,明确现有国情下CDC应该、 而且可以承担的职能和项目,明确各职能和项目 的承担机构和任务分配,基本职责任务项目内容数统计表,国家/省/市/县疾控中心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一览表,战略规划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项目执行能力 表达沟通能力 信息管理能力 检验诊断能力 预测预警能力 调查处置能力 应用研究能力 技术指导能力,国家级 省级,市级 县级 基层,战略,执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履行职责任务分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各级CDC都要承担,可各级的侧重点略

5、有不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工作任务、项目、内容界定,1.疾病预防与控制,7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25,3.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24,59,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5.1.1.1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和质量控制体系 5.1.1.2研究制定相关检验标准和规程, 5.1.1.3规范参比实验室,39,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2,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7.1.2.1指导实施技术方案和措施 7.1.2.2建立完善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联系机制,落实责任 7.1.2.3指导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7,三

6、、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基本职责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 体现基本职责履行状况 体现能力提升情况,1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能力 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运行保障能力,1疾病预防与控制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3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5实验室检验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8综合指标,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指导研究,基本职责,机构绩效考核

7、,区域绩效考核,(三)疫情与健康信息管理,第四部分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第五部分 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第六部分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七部分: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第八部分综合指标,绩效评估对象,卫生部,省级卫生厅(局),辖区市级卫生局,县级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国家CDC,省级CDC,市级CDC,县级CDC,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部门,政 府,社 会,主导,参与,配合,区域评估,机构评估,科室评估,岗位评估,人员评估,潜在评估对象,项目评估,卫生部,省级卫生厅(局),辖区市级卫生局,县级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国家CDC,省级CDC,

8、市级CDC,县级CDC,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部门,政 府,社 会,主导,参与,配合,区域评估,机构评估,科室评估,岗位评估,人员评估,立足宏观,政府社会关注,机构自身关注,项目评估,研制一整套疾控 绩效评估办法和标准,以行政区域为单位 政府社会建设目标要求,以机构为对象 省/设区的市/县三级机构 公共职能要求为导向,机构绩效评估侧重于机构本身的工作过程、数量质量、能力水平和工作效果,同时兼顾辖区为机构履行职能提供的社会环境和资源投入等。 省、地、县级,区域绩效评估侧重于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同时兼顾各类机构提供的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过程和结果指标。 适应不同层次区域,绩效评估框架、指标体系的构

9、建,系统全面反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思路 构建完整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准确表达工作绩效,能够科学、系统地反映区域、机构的工作条件、职责落实程度、工作成绩和效果。 评估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能否被广泛接受和适用于工作实践。 达到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职责的全面落实,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和持续发展的目的。,指标构成 社会环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状况,突出表现机构所在地区对于工作的综合保障水平; 工作基础:人财物等资源保障状况; 工作过程:工作落实,过程规范,结果达到要求; 系统结果:工作过程的结果,具体表达为在各项工作上的结果指标; 健康结果:工作效果在人群

10、健康水平上的表达。,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区域工作评价指标 机构考核指标 6大类别,17个指标 省级8大类别,34个项目, 77个指标 市级8大类别,35个项目,104个指标 县级8大类别,35个项目,101个指标 传染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与控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运行保障。 信息管理; 实验室检验; 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综合能力。,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考核指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地县

11、:1.1.5暴发疫情调查率100% 1.1.6 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60% 县: 1.1.7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0.8 1.1.8网络直报覆盖率100%,地县:1.2.5适龄儿童建证率95% 1.2.6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 1.2.7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率100% 1.2.8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100% 1.2.9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100% 地: 1.2.10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完成率100% 县: 1.2.11流动儿童接种率9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地县:1.3.3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90% 1.3.4为感染者、病人及家庭提供关爱比例100% 1.

12、3.5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抗病毒或中医治疗80% 1.3.7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纵向比较有控制 地: 1.3.6特定人群安全套使用率90% 1.3.8特定人群注射针具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80% 1.3.9高危人群检测知晓率60%,地县:1.4.4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5% 1.4.5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95% 1.4.6病人转诊率95% 1.4.7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85% 1.4.8病人家属筛查率85% 1.4.9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覆盖率100%,地县:1.6.3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 1.6.4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规范治疗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地: 1.7.4 病媒生物抗药

13、性监测完成率100% 县: 1.7.3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个案调查率达国家监测方案要求,方案无要求的85%,地县:1.9.3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改炉改灶 监测覆盖率95% 1.9.4消除碘缺乏病达标率100%,地县:1.11.1年发热病人血检率2010年:80%乡开展,每乡血检率60%;2015年:95%乡开展,每乡血检率70% 1.11.2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2010年80%;2015年90% 1.11.3间日疟病人传播休止期规范根治率2010年85%;2015年9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地:2.3.2事件原因查明率70% 县;2.3.3事件报告及时率100% 2.

14、3.4相关信息网络直报率10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四、绩效考核 指标的使用与信息收集,指标的界定:统一格式,确保界定全面,指标的界定与解释 指标评估的依据 指标的计算公式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部门 基本数据收集过录表格,如:传染病年总发病率(1/10万)=校正报告传染病病例数/当年统计人口数100000 明确分子和分母即可,易于研制,无分子、分母 无严格的公式 无法直接量化 易掺杂主观因素,指标的计算公式,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研制定性评估量表 明确关键环节和关键点 研制关键

15、环节评分标准,?,评估量表示例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为例,指标使用流程、信息渠道,指标使用流程,掌握定义方法,收集: 计划方案 总结报表,分子/分母,文字 视频 音频,重点观察访谈,整理: 录入 分析 评分,核实: 一致 真实 准确,评价: 纵向 横向,了解过去 把握现在 规划未来,目的 依据 内容 公式 途径 标准,数据表 参数,规范收集有效、真实的信息。,绩效评估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有效地收集信息,在充分、准确的信息基础上,确保客观、公正。渠道统一,按定义、要点核查收集信息。 A查阅报表和相关信息:国家疾病报告系统的信息(含基本信息)、经常性报告制度形成的报表、上级有关部门的专项调查和考评等渠道获取绩效评估指标所需要的有关信息。 B现场观测:评价单位环境情况、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情况、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现场采样监测和消毒除害等情况等。,C公众满意调查,通过调查获得比官方记录更准确的信息;以直接获得公众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有:网络采集、媒体信息、信件调查、现场访谈、电话采访和综合运用各种访谈技术等。 D日常工作记录和资料:疾病监测的数量、疫情突发事件和现场处置的数量、预防接种工作登记、实验检验记录和报告等可用于衡量完成工作量的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