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60413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性别差异与外语学习间的关系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许多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外语学习者的调查研究。他们关注外语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比如年龄、热情,对于语言学习的态度、能力、性格和性别。这些差异对于外语学习或者学术性在语言学习上的成就都有直接的影响。目前,来自于国内外的调查者一直在对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对于性格差异现象进行讨论。一些西方的学者认为,女性对语言学习的能力更具有优势(BrenhamandKraemer,1992;BeringerandFuller,1992)。然而,一些研究者证明,男孩对于英语词汇的掌握以及阅读能力要比女孩好(ScareEllaand

2、Zimmerman,1992)。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外语学习中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各种因素,揭示性别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探讨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 外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男生和女生不仅在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他们的学习成就也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 一、认知风格不同 认知风格,也叫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不同特征导致他们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个体认知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场依存型的学习者对学习环境比较敏感,并且善于交际;场独

3、立型的学习者则偏向于独立的、逻辑型的学习,而且不太善于交际。许多研究发现男性学习者属于场独立型,而女性学习者属于场依存型。个体认知风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析性与非分析性的概念化倾向。研究表明,男性学习者属于分析型,他们更喜欢结构的、演绎型的学习;而女性学习者则属于整体型,她们倾向于获得整体印象。除此之外,女性还属于视觉型、听觉型和慎思型学习者,而男性则属于动觉型、触觉型和冲动型学习者。 二、学习策略不同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的以目的为导向和以解决问题为基础,为提高学习效率而作出的努力。夏莫特和欧克斯弗德将学习策略划分为三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认知策略是涉及分析、综合以及将所学的

4、内容进行内在化的策略,包括如何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构筑规则,如何在学习中运用推理,如何做笔记以及如何作总结等等。男生更多地采用推理、演绎的学习策略;女生在课堂上一般都认真地记笔记,课后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消化。元认知策略是计划、监测和评价一个人的学习技巧,如自我管理、有选择性地对重要事物加以注意、测试技巧等。在外语学习中,女生更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督管理,她们通常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时常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社会策略是指处理学习者与其他语言者本族或非本族的、交际或交往的方法。事实证明,女生更擅长于运用交际策略来获得她们所需的信息或帮助。 三、学习成就不同 长期的外语教学实践

5、以及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外语学习成就普遍不及女生。Rosenberg曾对1432名分别来自北京和西安的中学生(379名来自七年级,402名来自八年级,321名来自高一,330名来自高二。总共748名男生,683名女生)就多个方面实施了调查研究,共得到1432份有效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十项英语能力测试中,女生总体表现比男生出色,并且在许多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另外,在语言使用的规范性方面,男生也总是略逊一筹。 既然外语学习中存在如此显著的性别差异,那么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将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这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1.生理因素 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人类大脑的两半

6、球具有偏侧性功能专门化发展差异,也就是说,人类大脑左半球和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左脑半球具有高级的、抽象的言语作用,即左脑支配着说话和将信息顺利地译成词语的处理过程;而右脑半球则具有比较形象的、具体的非言语的作用,即右脑支配着空间信息和其他难以译成词语的资料处理过程”。另外,研究证明,女性左脑较男性成熟早、水平高,而男性右脑较女性更成熟、水平更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男性空间能力优于女性,而女性的言语能力优于男性。这一点充分说明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外语学习中具有极大的生理优势,同时也有力地解释了为什么女生的外语成绩普遍比男生高。 2.心理因素 从心理角度来看,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

7、兴趣以及性格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对外语学习的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对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所做的努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其成就也高。樊习英(2007)对2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男女各半)进行了关于外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对外语的爱好程度远远高于男生,而且女生学习外语的远景性动机比男生强烈得多。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待外语学习上,女性比男性的态度更积极,这也是影响男女生外语学习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另外,男女生性格的不同也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一般

8、女生比较耐心细致,这能帮助她们很好地掌握繁细的语法知识和复杂的词形转换等;而男生相对比较粗心马虎,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的问题。3.社会因素 长期以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体系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人们习惯于认为:女性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外表衣饰,必须尽可能使用规范文雅的言语和符合礼仪习俗的体态语言,只有这样,她们才被认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教养,以能找到较好的工作和得到满意的婚姻。因此,女性比起男性更注重语言的学习,她们的语言也具有更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此外,外语学习的态度还与日后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人们普遍认为,女性适合从事教师、秘书、翻译、文员等工作,而这些工作大部分需要

9、使用外语,因此女性更加重视外语的学习,学习态度更积极。而传统意义上,男性多从事科研、建筑、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与外语联系不多,所以男性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不及女性,在外语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也相对较少。 针对外语学习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性别差异,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探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 1.尊重性别差异,消除性别歧视 既然外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广大外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主动去了解、探索男女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各种原因,仔细观察他们各自的学习策略、学习兴趣等,从而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

10、方案和策略,做到因材施教,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在外语学习中男生成绩普遍不如女生,但是教师不能因此对男生产生歧视心理,而应该客观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营造轻松和谐的外语学习氛围。 2.帮助学生认识性别差异,弥补各自不足 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男女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并且为他们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告诉他们各自存在哪些优势和弱势,从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不利于外语学习的因素,进一步指导他们扬长避短,通过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 3.发挥男女生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男女生在外语学习中的种种差异不

11、应成为外语教学中的绊脚石,相反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使男女生在学习中互相配合,优势互补,促进共同进步。 根据上述分析,外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在一些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外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成就三个方面阐述了男性和女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并且进一步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三个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揭示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探讨基于性别差异的外语教学策略,以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广大外语教师应该了解性别差异,尊重性别差异,消除性别歧视;帮助学生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发挥男女生各自的优势,营造高效、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性别差异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如何根据性别差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来指导外语教学实践,是值得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