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6073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化学案 鲁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7城市化目标定位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了解哪些因素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_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城市化的动力(1)推力因素使人群离开乡村;(2)拉力因素使人群来到城市。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来表示。4意义带来_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_等的巨大变化。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_曲线。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特点(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_,

2、发展较慢。(2)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很快,出现_现象。(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_,出现_现象。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进入_阶段。(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处于初期阶段和_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1)_减少。(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3)废渣对城市_产生影响。(4)出现城市“_”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_、水污染、_污染和噪声污染。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

3、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问题思考】1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_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_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_探究点一城市化及其进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19782006年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读图甲、乙,分析19782006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_(2)在西部经济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

4、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反思归纳】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_、发展_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_国家和地区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_,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_过剩、交通拥挤、_、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_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_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_国家和地区探究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一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近几年,全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5万人

5、,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集聚,原来222个省中心镇调减为120个。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如右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材料三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程度在48%,超过全国38%的平均水平。但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1)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区划调整目的是加大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村镇的迁移与合并,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村镇分布现状、经济条件和群众的意愿等,本

6、着的原则。(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分布的。(3)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4)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_;对气温:_;对降水:_;对地下水:_。【反思归纳】城市建设中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通常把一些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布局在_;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或运输量小、无污染的工业。

7、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_、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工业一般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_。一、选择题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完成12题。 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进程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A B乙C C甲B D乙F读“世界城市人口随时间变化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在A阶段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8、劳动力需求大B在B阶段时,城市出现劳动力紧缺、交通拥挤等问题C在C阶段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密集于市中心D在C阶段时,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1949年以来,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社会经济 C地理位置 D地域文化(2011浙江文综)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56题。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6325.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6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

9、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8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10、,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开拓新空间。据此回答910题。9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数量B城市的数量C城市的用地规模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0下列有关“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较好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区C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D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二、综合题11读“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读图,在铁矿产地与煤田地区之间开挖了人工运河,分析其主要原因。_(2)第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如果该地区为发达国家的某区域,第阶段可能出现怎样的人口流动现象,其具体表现是什么?_(3)试分析该地区在第阶段可能产生哪些问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