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54021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3泻下药教学教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6/30,中药学课件,1,第三章 泻下药,2020/6/30,中药学课件,2,概述,一、概念: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胃的降浊,肺的肃降,肾的气化,大肠的传导排泄,邪从大肠而出,2020/6/30,中药学课件,3,二、分类,攻下药:通便力强,主治实热便秘,以及实热内蕴之头痛、目赤、牙痛、咽痛、吐衄血等。 润下药:主含油脂,润肠通便,主治津亏肠燥便秘,以及小儿、老人、孕妇等患便秘者。 峻下逐水药:多有毒,通利二便,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之水液从大小便排出。主治水肿、胸水、腹水之实证。,2020/6/30,中药学课件,4,三、使用注意,(一)泻下力强者

2、,中病即止,避免过下伤正。 (二)作用强烈的泻下药,孕妇、小儿、年老患者应慎用。,2020/6/30,中药学课件,6,第一节 攻下药,攻下药,多属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于大便燥结、宿食停积、实热壅滞等症。 此外,攻下药在临床应用上还用于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上部充血、出血等病症兼见便秘者,用攻下药可使病情缓解,这是“上病下取”的方法。 2.如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泻而不畅者,虽无便秘现象,也可酌用攻下药,可促使病情减轻,这是“通因通用”的方法。 3.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在内服药方面,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等原理,对某些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症候,应用通里攻

3、下,清热泻火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从而免除手术治疗,减轻病人痛苦。,2020/6/30,中药学课件,7,大黄,【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的根茎。,2020/6/30,中药学课件,8,大黄,【性味归经】 苦,寒。 归胃、大肠、肝经。 【药性特点】 沉而不浮 走而不守,2020/6/30,中药学课件,9,大黄之主治功效,一、泻热通便 特点: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为苦寒攻下妙药。 应用:1、肠胃实热积滞之便秘(热结便秘) 2、壮热烦渴、神昏谵语 3、湿热泻痢、里急后重通因通用,2020/6/30,中药学课件,10,治痢疾常用药物,葛根:升阳止泻,适于脾虚泻痢; 马齿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用

4、于热毒血痢; 三黄:清热燥湿,适于湿热泻痢; 白头翁:解毒凉血止痢,用于阿米巴痢疾; 大黄:泻热通便; 车前子:利湿止泻。,2020/6/30,中药学课件,11,大黄之主治功效,二、凉血解毒 血热妄行之血热出血 火热上炎之目赤咽痛牙痛 清血分实热 热毒痈肿、水火烫伤,2020/6/30,中药学课件,12,大黄之主治功效,三、清泄湿热 湿热黄疸(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出) 湿热淋证(碱化尿液,止小便疼痛) 四、活血通经 月经不调、经闭、产后 蓄血证 瘀血诸症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2020/6/30,中药学课件,13,【功效主治】,2020/6/30,中药学课件,14,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一、炮制

5、生用力强 酒制-力弱、活血力强 炒炭只有止血的作用 熟用比生用力弱、比酒制力强,2020/6/30,中药学课件,15,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二、配伍 与芒硝,增强疗效(大承气汤) 与甘草,泻下缓和(调胃承气汤),2020/6/30,中药学课件,16,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三、剂量 取其缓下,宜3g或3g以下; 取其急下,宜10g配芒硝、生用。,2020/6/30,中药学课件,17,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四、煎法 取其急下,宜泡服、后下; 取其缓下,宜久煎。,2020/6/30,中药学课件,18,大黄之用量用法,取其急下:生用、后下、配芒硝,10g; 取其缓下:制用、久煎、配甘草,3g。

6、活血宜酒制; 止血宜炒炭。,2020/6/30,中药学课件,19,大黄之副作用,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低钾血症; 长期服用致癌; 便秘。,2020/6/30,中药学课件,20,大黄之使用注意,妇女:胎前、产后、经期、授乳期均不宜; 服用后若引起腹痛、尿黄(红),停药即止。,2020/6/30,中药学课件,21,芒硝,药用:本品为天然产的硫酸钠经精制而成。 来源:朴消-芒硝-玄明粉。 注意:开水化服。,2020/6/30,中药学课件,22,【功效主治】,2020/6/30,中药学课件,23,芒硝,朴硝:杂质较多,泻下最强,多用作兽药; 芒硝:质地较纯,泻下缓和,内科用药; 玄明粉:质地最纯,泻下力

7、弱,眼科用药。 使用注意:虽为矿物药,但不入煎剂,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服用。,2020/6/30,中药学课件,24,大黄、芒硝之异同,相同点:二者治疗热结便秘,常相须为用;又均有清热解毒消肿之作用,可治疗疮痈肿毒。 不同点: 大黄苦寒,不仅能泻胃肠气分实热,还能入血分,清热凉血;又能活血化瘀。 芒硝咸寒,重在软坚润燥、消肿解毒。,2020/6/30,中药学课件,25,番泻叶,2020/6/30,中药学课件,26,【功效主治】,2020/6/30,中药学课件,27,番泻叶,今多用于腰部摄片、腹部手术前清洁肠道之品。 注意:缓下1.5-3g,攻下5-10g。 开水泡服或后下。 体弱者慎服。,202

8、0/6/30,中药学课件,28,芦荟,【药用】本品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的 汁液的浓缩干燥物。,2020/6/30,中药学课件,29,芦 荟,汁液浓缩干燥物。 泻下: 清肝火: 杀虫:外治顽癣,内治疳积。 注意:用量0.6-1.5g,不入煎剂,孕妇及胃弱者慎服,有肾毒性。,2020/6/30,中药学课件,30,第二节 润下药,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虚津枯所致的便秘。 合理配伍, 如热盛伤津而便秘者,可与养阴药配伍; 兼血虚者,可与补血药配伍; 兼气滞者,须与理气药配伍。,2020/6/30,中药学课件,31,火麻仁,【药

9、用】 为大麻科 植物大麻 的果实。,2020/6/30,中药学课件,32,火麻仁,【性味与归经】 甘,平。 入脾、胃、大肠经。,2020/6/30,中药学课件,33,【功效主治】,2020/6/30,中药学课件,34,火麻仁,【处方用名】大麻仁、火麻仁(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 麻子仁丸伤寒论: 大麻仁、大黄、枳实、芍药、杏仁、厚朴。 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2020/6/30,中药学课件,35,郁李仁,【药用】 本品蔷薇 科植物郁 李的成熟 种子。,2020/6/30,中药学课件,36,郁李仁,【性味与归经】 辛、苦、甘,平。 入大肠、小肠、脾经。,202

10、0/6/30,中药学课件,37,【功效主治】,2020/6/30,中药学课件,38,郁李仁、火麻仁之异同,相同点:二者都能润肠通便; 同中之异: 火麻仁甘平质润,滋养润燥,作用缓和,适用于病后体虚及胎前产后的肠燥便秘; 郁李仁质润而降,又可行气,通便作用较强,治疗气滞肠燥便秘及二便不利之水肿最为适宜。,2020/6/30,中药学课件,39,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本节药物非但药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对炮制、配伍、剂

11、量、运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须注意。,2020/6/30,中药学课件,40,甘遂,【药用】本品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甘遂的干燥块根。,2020/6/30,中药学课件,41,甘遂,泻水逐饮水肿、胸水、腹水等实证,以及癫痫等。 消肿散结外治疮痈肿毒等。 注意:有毒,力猛; 入丸散,0.51g; 内服需醋制; 宜间断服药; 体虚及孕妇忌服; 反甘草。,2020/6/30,中药学课件,42,大戟,【药用】本品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大戟的干燥根。,2020/6/30,中药学课件,43,芫花,【药用】本品为瑞香科落叶灌木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2020/6/30,中药学课件,44,大戟、甘遂、芫花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

12、:三药均有毒,泻下逐水,消肿散结,治水肿、胸腹水之实证,以及疮痈肿毒等,均宜醋制,反甘草。 同中之异: 药性之异:甘遂、大戟寒,芫花温; 毒性之异:芫花大戟甘遂; 泻水强度之异:大戟甘遂芫花; 泻水部位之异:甘遂主泻经遂之水,大戟主泻脏腑之水,芫花主泻胸中之水; 用法之异:均入丸散,戟、芫亦入汤剂。,2020/6/30,中药学课件,45,大戟、甘遂、芫花功效主治异同,不同点: 甘遂又疗风痰,治癫痫; 大戟又消瘰疬等; 芫花又祛痰止咳,治寒痰咳嗽等。,2020/6/30,中药学课件,46,巴 豆,【药用】本品为大戟科乔木巴豆的成熟果实。,2020/6/30,中药学课件,47,巴 豆,制霜用。 泻

13、下寒积大量治寒凝便秘,小量消积。 逐水: 祛痰利咽治喉痹欲死等。 疗疮祛腐治恶疮等。 炒炭止泻治冷泻。 注意:内服0.10.3g,入丸散,药后忌热粥,反牵牛,体弱忌服。,2020/6/30,中药学课件,48,牵牛子,【药用】本品为旋花科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2020/6/30,中药学课件,49,牵牛子(二丑),大量:泻下逐水,泻肺逐饮。 小量:消积通便,驱虫。 注意:煎剂310g,散剂1.53g。 黑丑善泻下利尿,白者善泻肺除饮。 反巴豆。 体弱忌服。 有肾毒性。,2020/6/30,中药学课件,50,千金子,2020/6/30,中药学课件,51,商陆,2020/6/30,中药学课件,52,应用注意事项,一、泻下药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 二、泻下药每因兼夹病症而配合其它药物同用,如里实兼有表症者,可与解表药配合应用,采用表里双解的治法;里实而正虚者,采用攻补兼施之法,使泻下而不伤正。 三、攻下药药性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且多具毒性,此两类药物内服,易于耗伤正气,故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多服;体质虚弱及妇女胎前产后,均当慎用。 四、部份攻下药和润下药,服后往往有腹痛等反应,可事前告知病患,以免疑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