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3740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教材依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二、设计思想教材分析: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其中,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而出生率、死亡率及由二者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人口增长模式”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程。图112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随后教材介绍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即“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及每一种模式的特点和出现时间。同时,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了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的人口增长阶

2、段理论,作为课本内容的延伸。“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说明人口增长及人口模式的空间差异。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旨在让学生了解自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六个阶段,并通过对这六个阶段的了解,分析总结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接触过人口增长问题,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总数过多,有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地区分布,尤其是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设置好台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用大量的图表资料,采用设问方法,引导

3、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转变原因及地区分布,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教学中对学生看图、读图、提取信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探究其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四、教学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五、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六、教学准备 将课本图表扫描,制成课件;精选练习,精编学案。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在波黑诞生,联合

4、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旨在提醒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关注人口问题。2006年3月,世界人口增加到65亿,从人类诞生到人口增加到65亿,这之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规律是否一样?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点评:用世界60亿人口日导入,让学生了解世界的总人口数,并进行了两个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后面学习中也可回扣这两个设问。)(二)探索观察:教师打出幻灯片,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点评:让学生了解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人口增长模式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4页第一自然段及图1-1-

5、2世界人口增长,小组内讨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迅速阅读,小组内讨论,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并且明显的分为三个阶段: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1770年,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从公元1770年到1950年,即工业革命后到二战,世界人口持续增长;1950年以后,即而战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教师引导:总结得非常好,那同学们能告诉我影响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引导:你从哪能看出来?学生回答:工业革命后,欧美一些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首先出现了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二

6、战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点评:通过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两个设问,引导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明确世界人口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长的。)教师引导:人口的自然变动是由自然增长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即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人口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口的增长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来说经历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再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个阶段。而通过对近代世界人口问题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试将幻灯片的图表填起

7、来,并快速记忆。教师打出幻灯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代表国家“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学生活动: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填充表格并快速记忆。教师提问:下面请位同学将表格填起来。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将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大体数据补充在后面,小组讨论三者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学生活动:学生快速补充数据,小组讨论后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从“高低高”模式到“过渡”模式再到“三低”模式,出生率在下降,死亡率先降后升,自然增长率一直下降。教师引导:非常好,请两位同学分别回答出生率、死亡率变化的原因。学生甲:出生率下降,是因为随着经济的

8、发展,妇女地位提高,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已改变,许多夫妇少生孩子甚至不要孩子,导致出生率下降。学生乙:从“高低高”模式到“过渡”模式,随着经济的增长,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 (课堂实录:从“过渡”模式到“三低”模式死亡率为什么会略有上升,学生回答不了。)教师总结:关于为什么从“过渡”模式到“三低”模式死亡率为什么会略有上升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下,在下面的学习中自然会有答案。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导致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新加坡与中国经济差异较大,但处于同一模式,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人口增长,如某些国家政策(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会

9、加快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点评:通过列表对比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来理解生产力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教师引导: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对人口发展阶段的划分。【拓展探究】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对人口发展阶段的划分教师打出幻灯片:图1-1-3 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只给出五个阶段及人口金字塔图,不给每个阶段的特点)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幻灯片上的人口增长的五个阶段,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及世界总人口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学生活动:学生迅速读图,小组讨论,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从图上可以看出,从阶段一到阶段五,随着生产

10、力的发展,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总人口数上升。学生补充:在阶段一,生产力水平极低,出生率、死亡率都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在阶段二,生产力水平提高,死亡率开始下降,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开始加快增长;在阶段三,生产力水平继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继续增长;在阶段四,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出现波动增长;在阶段五,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出现负增长。教师点评:非常好,表述清晰、合理,尤其是注意到了阶段五人口增长的变化,其认真程度值得我们大家为他奉献上掌声。

11、(点评:在恰当的时机给与学生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教师引导:但是我这里还有点疑问,在阶段二,死亡率为什么会下降?在阶段三,出生率为什么会下降?除生产力外,影响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学士活动:小组讨论,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有人们的生育观念、节育措施等;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有生存条件、医疗卫生水平等。学生补充:影响出生率的因素还有国家政策,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死亡率的因素还有战争、粮食供给等。教师引导:好,那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什么开始的?学生回答: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应该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点评: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向人口

12、转变规律的深层含义更进一步。)教师引导:非常好。请同学们继续看幻灯片,在五个阶段的下方,有四幅人口金字塔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人口金字塔图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分析。学生回答: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年龄段男、女各占的人口比例。教师引导:非常好,同学们在仔细观察四幅图,随之人口的发展,人口金字塔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分析。学生回答:随着人口的发展,青少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小,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教师引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因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在下降。教师引导:但是在阶段五死亡率是略有上升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教师总结:对,人

13、口发展的后期,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死亡率会略有上升,这也就是“三低”模式的死亡率略高于“过渡”模式的原因。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阶段三、四、五。(点评:通过逐步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发展变化中,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深化提高】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利及不利之处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结合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及布莱克的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金字塔图,讨论分析下面两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有利及不利之处。教师打出幻灯片:有利不利“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高低高”模式 有利: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

14、 不利:对资源需求量大;就业、教育压力大;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社会治 安。学生回答:“三低”模式 有利: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对环境破坏小。 不利: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少,青壮年养老负担重,社会福利制度压力大; 国防弱。教师引导:回答得很好,现在同学们将这类问题的分析思路总结一下。学生总结:分析这类问题,先要根据人口增长模式判断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然后从劳动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国防等各方面分析其利与弊。教师总结:非常好,这里同学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各种人口增长模式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点评:通过深化提高,加深学生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并学

15、会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迁移运用】阅读“案例研究”,思考:1、中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始于哪年?原因是什么?2中国人口增长现状的问题有哪些?未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 教师引导: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例来分析一下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表1-1-1,小组讨论:从1750年到1940年,比较世界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有何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打出幻灯片: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分布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图表,小组讨论,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从1750年到1940年,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开始工业化进程,经济快速发展,出生率、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快,自然增长率提高较快,人口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落后,保持着较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死亡率稍有下降,自让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教师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