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3151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常识第七课第三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从理想的内容来看,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共同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解析:选D。此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要明确理想的分类:按时间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按性质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按内容分,有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核心。(2012江西北师大宁江附中调研)当前在未成年人理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值得注意和克服的极端倾向:一是不讲理想,任其随波逐流,游戏人生;二是空谈理想,强制灌输,脱离实际。据

2、此回答23题。2一个人应当有理想,因为理想()A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正确的导向作用C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D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想的作用。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一个人要有理想是因为正确的理想对人、对社会有积极作用,A只回答了理想是社会意识,B、C没有指出是什么样的理想,而D回答了为什么人要有理想,故选D。3“脱离实际、空谈理想”是错误的,因为()A理想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任何理想都是对现实的反映C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人们艰苦奋斗D理想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难度适中。A、B虽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无

3、关;D没有指出是什么样的理想;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4“天不变道亦不变”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企图使封建剥削制度永世长存的愿望;“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说明()A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B理想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C理想都要受到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条件的制约,没有超阶级的理想D理想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合乎社会进步的潮流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想的社会性、阶级性,难度适中。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的时代

4、有不同的理想,这反映出理想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理想往往会打上阶级的烙印。C最符合题意,故选C。5正是因为“中国人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人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看到的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走向成熟的民族摧不垮、压不弯的脊梁。材料蕴涵的人生观道理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C人们要想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解析:选D。题干限定从人生观角度作答,可以排除C;A错误;B与题意无关;只有D点明了正确

5、的社会理想的作用;故选D。6有一只鹰的愿望是飞遍世界,但它成天沉溺于幻想之中,忽略了学习觅食的技巧和长途飞行的本领,结果到老死时,飞遍世界的心愿仍未实现。这则寓言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A要树立远大的理想B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C要将理想付偖行动D要正确处理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难度适中,理想成为现实的关键是将理想付诸行动,而不是一直空想,故只有C正确。二、非选择题7最新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把就业问题列为首要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有人主张先暂缓就业,多学点本领再说;也有人认为,西部大开发是很好的机遇,大学生应该服从国家的需要,去西部施展才华;更多的人则是在艰

6、苦的选择中寻找自身的愿望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点。请运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谈谈大学生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就业问题。解析:本题以大学生就业为背景,考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答案:(1)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是在追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这种追求是在现阶段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进行的。不少大学生从社会实际出发,在择业和就业时,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生活理想和社会

7、理想的关系。(2)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应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因为它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基础和归宿。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要一味追求个人和家庭的私利和眼前利益,一味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和庸俗的生活方式,而要努力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从而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3)要把正当的个人理想和科学的社会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多种条件,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解决好就业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肖志国由一个儿时捕捉萤火虫、怀揣无限遐想的孩子,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成长为发光材料专家。他的发明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8、现实是理想的必然结果B现实是理想的发展方向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D理想在奋斗中变为现实解析:选D。肖志国为了自己的“遐想”,艰苦探索,最终实现了这一遐想。这告诉我们要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艰苦奋斗。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A、B错误。C不符合题意。2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下列关于理想的叙述正确的是()理想给人生以方向,给生命以豪情,它能够鼓舞斗志,助人成功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理想信念形成后,具有稳定性,不因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当代中国,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ABC D解析:选B。理想属

9、于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是可以改变的,所以错误。分别从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径等角度对理想作了正确表述,故选B。3(2012四川广元质检)一个人要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具有崇高的志向和理想,这是因为()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就能干成一番大事业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崇高的社会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A BC 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崇高理想的作用。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本身不对,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4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到康有为的大同书,都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终极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A肯定了人类

10、社会存在的客观性B正确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反映了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观D没有科学地表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解析:选D。该题考查理想的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材料中的三种理想都是一种空想,没有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能变为现实,选D。这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现实,A、B不选。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历史进步性,不是倒退,C错误。5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理想,总是在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之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这一事实告诉我

11、们()理想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人们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因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指导和促进作用理想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A BC D解析:选A。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此题,明显是错误的,崇高的理想才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6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摘自温家宝仰望星空作者在诗序中说,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物,那是没有未来的。上述诗句和诗序所体现的主题思想

12、是()A一个民族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具有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B一个民族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C一个民族只有在逆境中沉着冷静、振奋精神,才能取得巨大进步D一个民族只有探索宇宙奥秘,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民族振兴解析:选A。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体现了树立崇高理想的作用,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7费尔巴哈说过,皇宫中的人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完全不同。这句话说明()理想是在一定社会物质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理想具有阶级性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A BC D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理想的阶级性及理想作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

13、系的认识。题肢反映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说明了不同的人追求的理想也不同,说明了理想具有阶级性,故选D。8“理想好比泥土中生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比喻表明()A理想不是现实B理想是壮丽的,现实是丑恶的C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题中观点蕴涵的哲理是理想源于现实,但又不同于现实,D正确。A没有完整地体现题干的观点;B不完全正确,也不符合题意;C正确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不符合题干的要求。9(2012吉林北师大宁江附中第一次模拟)“人生只有

14、三天:今天、昨天、明天。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A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B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C理想与奋斗的辩证关系D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解析:选A。题中名言没有表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故B、D不选;题中也没有提出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所以C也不能选;A符合题意,当选。10“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的生活,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期盼与向往。要把这种期盼与向往转化为现实,离不开艰苦奋斗。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A BC D解析:选A。从中的“苦”可以领悟到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艰苦奋斗,这与题干中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是一致的;体现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故选A。11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漫画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漫画中的铅笔在锲而不舍地奔跑,但一直在圆规画定的圈圈内循环奔跑,它给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启示就是要明确奋斗目标,锐意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