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312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能达标训练真题演练1(2011高考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第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无关,A、B项错误。第组实验说明DNA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有关。 第组实验说明DNA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C项正确。一只能说明DNA是遗传

2、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答案C2(2011高考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需用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培养才能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A项错误;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过长,若保温时间太长则可能使一些含32P的子代噬菌

3、体释放出来,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中检测到32P,B项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理论上应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因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仍吸附在细菌表面而存在于沉淀物中,C项正确,本实验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缺少蛋白质进入细菌细胞的对照实验,D项错误。答案C3(2010江苏生物)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

4、信息解析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结构上存在差异,其基本单位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与生物性状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选项C应为DNA比蛋白质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答案C4(2010高考上海卷)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解析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中的脱氧核苷酸来复制形成子代噬菌体的DNA,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新合成的全部DNA分子中将有两个DNA分子含有被32P标记的母链,而新合成的蛋白质全

5、部由大肠杆菌中被35S标记的氨基酸合成,因此一定含有35S。答案A5(2010海南生物)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C2、3 D2、4解析 DNA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中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所以组成成分为甲的DNA和乙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甲种一致;组成成分为乙的DNA

6、和甲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乙种一致。答案B6(2009江苏生物)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解析A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答案B限时检测(限时45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

7、正确的是A二者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B二者都运用了对照的原则,都巧妙地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二者都能证明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二者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区别与联系。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也没有证据表明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故B与C错误;两个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D错误。答案A2(2012江苏高三调查)豌豆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中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

8、这些数据表明A染色体的复制与RNA无关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答案B3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是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艾弗里转化实验的理解与分析。实验中活的R型细菌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下,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DNA肯定进入了R型细菌中,并实现了对其性状的控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了排除其他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能性,还要设计一系列对照实验,题中的均分别与形

9、成对照实验,说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类荚膜、DNA的水解产物等都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即证明了蛋白质、多糖类荚膜、DNA水解产物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D4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解析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只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论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没有具体证明何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答案D5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然后用其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

10、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发现细菌细胞内无放射性。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被标记的噬菌体的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中B噬菌体DNA进入了细菌细胞内C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过程所需原料来自细菌细胞D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受细胞外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控制解析噬菌体的侵入只是遗传物质DNA部分,而蛋白质未进入,子代噬菌体的产生仅受噬菌体DNA的控制。答案D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B小鼠体内出现活S型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C

11、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将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成具有活性的S型细菌。但在转化之前,R型细菌无毒,所以小鼠的免疫系统对R型细菌进行攻击,导致其数量下降。但是一旦S型细菌转化成功,S型细菌的毒性使小鼠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以最终两种细菌的数量大大上升。答案B7(2012浙江金华十校4月联考)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S型菌R型菌致病性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C

12、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识别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并产生免疫反应;S型细菌与R型细菌基因的差异是导致二者性状差异的原因;肺炎双球菌利用自己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肽键未被水解,故高温处理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A8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C用含有

13、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是细菌病毒,不能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成分,只能利用活的宿主细胞来培养。同时用32P、35S标记噬菌体,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会出现放射性,无法探究遗传物质的成分。此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无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B9(2012辽宁抚顺一模)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C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培养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

14、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解析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不含有RNA;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在培养基中无法存活;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答案B10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得到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有35S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有32P解析由题意可知,标记后再加热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会变性失活,而其DNA则仍保持活性,具有转化能力,因此当与未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后,S型菌的DNA会使部分R型菌转化形成S型菌,其他绝大多数的R型菌仍然正常。从死亡小鼠体内提取到的活的S型菌和R型菌的蛋白质的合成与S型菌的标记蛋白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