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2350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同步素材 岳麓版必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素材一、课后问题解析与探究汉初经济凋敝残破,统治者只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秩序,因此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汉武帝时汉济恢复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加强中央集权和解决诸多社才能缓和社会矛盾问题已经有了经济基础,黄老思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思想必然要发生变化。自我测评1(1)黄老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2(1)董

2、仲舒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的政治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二、【拓展阅读】萧曹两相国汉惠帝即位第二年,年老的相国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还问他将来谁来接替他合适。 萧何不愿意表示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 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怎么样?” 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

3、县的官吏,跟随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本来关系很好,后来曹参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的地位比不上萧何。两个人就不那么和好。但是萧何知道曹参是个治国的人才,所以汉惠帝一提到他,他也表示赞成,说:“陛下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曹参本来是个将军,汉高祖封他长子刘肥做齐王的时候,叫曹参做齐相。那时候,天下刚安定下来,曹参到了齐国,召集齐地的父老和儒生一百多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理百姓。这些人说了一些意见,但是各有各的说法,不知听哪个才好。 后来,曹参打听到当地有一个挺有名望的隐士,叫盖公。曹参把他请了来,向他请教。这个盖公是相信黄老学说的(黄老就是指黄帝老子),主张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清静无

4、为,让老百姓过安定的生活。 曹参依了盖公的话,尽可能不多去打扰百姓。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所属的七十多座城都比较安定。 萧何一死,汉惠帝马上命令曹参进长安,接替做相国。曹参还是用盖公清静无为的办法,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 有些大臣看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的去找他,想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里,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总是把话岔开,弄得别人没法开口。最后客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什么也没有说。 汉惠帝看到曹相国这副样子,认为他是倚老卖老,瞧不起他,心里挺不踏实。 曹参的儿子曹窋(音zh),在皇宫里侍候惠帝。惠帝嘱咐他说:“你

5、回家的时候,找个机会问问你父亲:高祖归了天,皇上那么年轻,国家大事全靠相国来主持。可您天天喝酒,不管事,这么下去,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看你父亲怎么说。”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时候,就照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 曹参一听,就上火了,他骂着说:“你这种毛孩子懂得个什么,国家大事也轮到你来噜苏。”说着,竟叫仆人拿板子来,把曹窋打了一顿。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责打,非常委屈,回宫的时候当然向汉惠帝诉说了。汉惠帝也感到很不高兴。 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惠帝就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叫他说的,你打他干什么?” 曹参向惠帝请了罪,接着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一个更英明?” 汉惠帝说:“那还用

6、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 曹参说:“我跟萧相国比较,哪一个能干?” 汉惠帝不禁微微一笑,说:“好像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陛下说的话都对。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照着办,不要失职就是了。” 汉惠帝这才有点明白过来。 曹参用他的黄老学说,做了三年相国。由于那时候正在长期战争的动乱之后,百姓需要安定,他那套办法没有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有人编了歌谣称赞萧何和曹参。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萧规曹随”。 来源:中华上下五千年(曹余章 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及其评价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封建统

7、治秩序,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更适应汉武帝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数百人”,引起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公元前140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春秋“大

8、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政治法纪上的大一统,必须是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的建议立刻得到武帝的赏识并接受。汉武帝下令正式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儒学正式取代黄老,定为官方政治学说,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五经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博士除参与有关政治活动外,其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育。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学为教育内容的封建官学教育的开始。儒学教育进而扩展到私学、蒙学和家庭教育各个领域,并且通过选士制度将培养出

9、来的人才选拔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结束了战国时期各种学派互相争鸣的局面,儒学正式取代了黄老之学,儒学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因此,对维护上升时期的封建统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三、精选问题1、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什么是中国的文化名片?谁是

10、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于是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把孔子中国的作为文化形象符号代表。可是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代表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的思想。因此并不同意。请回答: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开始于哪个朝代?哪些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你对这一同学的观点怎么看?请加以辨析。西汉、汉武帝、董仲舒(3分)这一同学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能因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的思想就加以完全的否定。孔子可以被列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有以下依据:政治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教学原则:有教无类;教学思想:因材施教;教学方

11、法:实事求是、温习、学思结合;孔子思想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言之成理即可给分)(5分)2谈谈你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解题关键:看法方面:是西汉封建政治大一统局面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需要。影响方面:弘扬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发展,阻滞了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答案提示:看法: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

12、到了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非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其结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对后世的影响:下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